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初,被闯军围困数月的襄阳城,被攻破。
李自成屠虐了城中百姓。
消息一经传出,举国震惊。
崇祯皇帝在太极殿急得团团转,痛骂李自成无道,责备地方武将无能。
尤其是那个左良玉,按兵不动。
朝廷几处催其出兵,左良玉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
一会儿说粮饷不足,一会儿说兵员不足,一会儿又说缺乏武器……总之,崇祯的圣旨,左良玉全当耳旁风。
到了十二月中旬,正是腊月寒冬,大雪纷飞。
淮安府境内早已被白雪覆盖,一路上走过的道路,不出一个时辰,马蹄脚印全部被大雪覆盖。
高文采率令五十名夜不收巡视在沭阳北边沂河旁。
经过周鉴的改革,夜不收和锦衣卫负责情报的部门合在一起,全部交给高文采掌管。
高文采等五十名夜捕手顶着漫天大雪,跋涉在沂河堤旁的小路上。
四周除了风雪,伴有沙沙之声,连鸟兽都见不到。
到了一处村堡外三里地,道路奇滑,一行人这才下马,手拉着缰绳,牵着马匹徒步在通往村堡的小路上。
走在高文采前面的是一个四十多岁模样的老兵,大家都叫他老洪,他眼神犀利,身材高大,头戴一顶白色毡帽。身穿厚厚的棉甲,外披白色披风。
所骑白色马匹很是肥壮,一定是平时养护的好。
他们这行人,每个人脚下都包裹着牛皮,包括马匹的蹄子都包裹着牛皮,走起路来,声音很小。
大雪吹过,战马不时的打着响鼻,伴随一团白雾从鼻子中喷出。
高文采说道:“大伙都冻坏了吧?前面有个村堡。大概有十来户人家,我们过去避避雪,去驱寒,顺便在吃点东西。”
老洪听到高文采说的话,随口说道:“我的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高文采说道:“路滑,大家小心点。”
一路上,他们夜不收五十来人,从淮安府一路巡视到清河,桃源,白洋河,宿迁,在到沭阳沂河北。
由于大雪,很难有什么重要发现。
大伙都希望鞑子迟点南下。但是根据其他夜不收发来的情报得知,已经有小股鞑子先头进去南直隶境内。
所以,无论大雪下的多大,每天的巡视几乎是不间断的。
这时,走在最前面的夜不收老洪突然说道:“不好,有情况!”
大家的神经突然紧绷起来。
“什么情况?”高文采问道。
“我听到了有马匹的声音。”
“是我们的马匹吧?”
“不是,这声音里面夹杂着铠甲的碰撞声。我们夜不收的马匹为了便于轻便是没有铠甲的。”
高文采立刻明白,是一伙鞑子在前面的村堡内。
高文采突然做出暂停的手势,身后所有夜不收纷纷停止走动,连呼吸声都能听见。
“听着,留下二十人看好我们的马匹。其余的跟着我悄悄进入村堡,看看是不是鞑子?”
高文采带领三十名夜不收,利用雪色与自身白色披风做掩护。
拱着身子,悄悄进了村堡。
高文采匍匐在村堡外的一个老树枝丫上,用单筒千里镜,观察村堡里的情况。
在前方不远处,有几具躺在雪地里的人,一动不动,似乎已经没了气息。
好几处的屋子外,有披着铁甲的战马,高高大大。
高文采心里有些低估,这村堡高有三丈,鞑子人数应该不多,他们是怎么进去的?
思来想去,也不奇怪,鞑子长年作战,攻下一座农民的村堡也不奇怪。
突然,一间屋子的门打开,一个赤裸的年轻女子,从屋里跑了出来,后面还追出了两个鞑子。
鞑子的脑门光秃秃的,扎着一根细细的小辫子。
那名赤裸的女子不堪其扰,一头跳进了井水里。
两个鞑子似乎在骂骂咧咧的。
随后,两个鞑子又进了另一间被锁着房屋,从里面将另外一名女子,用又单臂掐在腰间,夹了出来。
只听女子喊道:“救命啊!救命啊!放开我!放开我!”
身后追出一名驼着背的老人。
老人撕心裂肺的喊道:“放了她吧!她还是个十二岁的孩子。”
老人跪在那名鞑子的脚下,死死的抱着那名鞑子的腿,不让那名鞑子将女孩夹进屋去。
那名鞑子伸手,一把拧起那名老人的衣领,只是一个力道,便把那名老人扔到了一丈远。
那名鞑子笑呵呵,夹着女孩走到老人身旁。
一只手伸在女孩的衣服上,似乎要当着老人的面撕破女孩的上衣。
女孩拼命的挣扎,撕心裂肺的哭。
“草他妈的,老子看不下去了。”说完,一旁的老洪站在了树梢上。
侧身,马步,搭弓,拉箭。
老洪眼恶狠狠地看着那名鞑子,弓弦被老洪拉开发出“嘎嘎”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