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人声鼎沸,格外有烟火气。
除了买肉需要票外,其他蔬菜、鸡蛋之类的基本上都能交易了。
靠近长江,尤其是各种鱼类格外丰富,而且都蛮大的,一年四季从不缺鱼。
而虾、泥鳅、黄鳝、螃蟹,这些也很常见,只不过冬日里,比较少见。
这不叶晚晚正好碰到有人卖泥鳅,便买了两斤,花了不到六毛钱。
这个时候的虾、泥鳅、黄鳝与猪肉相比,这类是不值钱的,主要吃起来要用重油和佐料。
人们吃的简单,那肯多用油。
苏家回城了以后,日子也充裕起来,叶晚晚正好买回去改善口味。
虽然她自己不会做,但不妨碍她指导苏向钰炒了!
谁还不会吃呢!
来的不算早,肉铺早就没有了猪肉,但有猪肚和猪大肠,这不需要票,叶晚晚就买了将近五斤,花了一块两毛钱。
又买了四斤莲藕,还买了千张,豆干。
之后再准备买点卤料。
在过去卤料基本上是常用的中药材,后来渐渐演变成做菜的佐料。
常用的就是八角、桂皮、山奈、丁香、草果、小茴香、白扣、川砂仁、香叶、白芷、甘草、陈皮、姜、花椒、辣椒。
除此之外,还要加盐、白酒、糖之类辅助。
卤料这种还是叶晚晚在学校,参加一次系里组织的活动,不知道是谁分享的,叶晚晚就记下了,这不正好可以试一试。
在菜市场找到了一部分,后来叶晚晚又专门跑到周边的中药房,才找齐全。
买药的时候,人家问她干嘛,叶晚晚只好说自己是中医大一新生,买回去研究的。
无论如何,叶晚晚也不好意思说是买回去弄吃的。
等她回到家,都快十一点了!
谢英还带着乐乐特意在巷子,一边晒太阳玩耍,一边等她。
时不时有邻里上来和谢英聊天,就这一上午的功夫, 基本上周围邻里都知道了苏家儿媳妇是学医的,儿子在军校进修。
老大出国读书,说快回来了,而老三和媳妇也是大学生,这下子苏家不得了啊!
甚至有一些人听说叶晚晚是学中医的,针灸可厉害了,这些人听谢英说的一愣一愣的,心里颇好奇。
都希望有人去试一试,看看真假。
“诶呀,小叶买菜回来了!”
有人眼尖看到了叶晚晚,便笑着说道。
走近了,才发现谢英周围好几个年纪大的老太太,估计都是退休了,还在接替工作的人。
“各位婶子好!”
“小叶,几年不见,真是长得越来越漂亮了!”
老太太们也和气,纷纷笑脸夸道。
“是啊,真是女大十八变!如今都是大学生了!”
“听说是学医的,回头给我们这群老骨头看看啊!年纪大了,多少有点毛病!”
“你婆婆夸你老厉害了!”
原本还想说自己学了点皮毛,结果谢英这样夸她,一时不好拆台,只好尴尬地笑笑。
幸好谢英上前来解围,“晚晚,怎么去了这么久呀?”
“路上绕路了,就花了点时间!”
“三舅妈!”
小家伙笑的那个灿烂,奶萌奶萌的,让叶晚晚心都软了。
“乐乐真乖,一会回家舅妈给你做好吃的!”
“好呀!”乐乐笑脸如花,“外婆,回家!”
谢英牵着小家伙,叶晚晚提着篮子,告别各位婶子后,便慢慢走回家。
走出来没多远,就听到后面传来的议论声。
“这姑娘还真是大变样!”
“是啊,完全两个人!”
“真是出息了!”
.....
回到家,叶晚晚就准备做中饭,总共就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准备做的简单一点。
“妈,向钰中午不回来吃!中午下面条吧!”
“你决定就好!”
做饭时,专门给乐乐弄了一碗蒸鸡蛋,对孩子来说基本上是最基础的餐食。
然后炒了一份酸辣土豆丝,在出菜市场路边看到一位老头子卖的,就剩一些,全部给买下来了。
面条里放了一点白菜叶,又敲了个鸡蛋放进去,味道偏清淡。
年纪大的和小孩子,胃口都不宜过重。
白菜经历过霜打,带着一丝甜味,会很好吃。
家里有腌制的酱萝卜,弄了一小碟出来。
做好后,正要喊谢英吃饭,结果苏向瑞就从满头大汗地从外面回来了。
去换了衣服才来吃饭。
一大锅面条,婆媳俩加上乐乐吃的,还抵不上苏向瑞一个人的饭量。
这孩子也忒能吃了,吃了那么多,也没见长多少肉!
饭后,谢英就叮嘱苏向瑞,下午不许出去撒欢,待在家里老老实实做寒假作业。
没多久,屋外有人找谢英有事,谢英就让叶晚晚帮忙看着一个乐乐。
谢英走了,就留下三个人在屋里,相比于叶晚晚,乐乐更亲近苏向瑞。
“小瑞,你晚点再去做作业,先跟我一起陪他玩吧!”
“好啊,三嫂,咱们要玩什么?”
这问题让叶晚晚难住了,还真不知道这么大的孩子玩啥,只好询问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