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小学背的诗。]
[嘿嘿,我幼儿园就已经会背了。]
[小时候背诗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想赶快背下来,现在长大了才明白诗的意思。]
[去年没回家过年,想想之前过年都是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那时候突然就明白“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了,虽然不是一个节日。]
一向保守沉默的贺知章听到这首诗,眼神变得渺远起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透过深深似海的宫门,他好像看到了那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自己,看到了村口那棵老槐树,枝叶都在随着春风簌簌摆动。
看到了那群围着他叽叽喳喳的稚儿,说着自己陌生且熟悉的乡音。
那里是他的家,而几十年后重新踏入故土的他却成了那里的客人。
“熙攘繁盛,万国来朝的长安,在此时此刻,竟比不过家乡那处小山坳。”
是啊,哪里能比得过家乡呢?
“王维……”
贺知章默念这个名字。
他虽不知道王维是谁,不知道他是何模样,但此刻,王维作这首诗的心境,他已经能感受到了。
贺知章长叹一口气。
虽未见这少年,但此刻,有这首诗,有这种互通的心意,便可当做是相识了。
李隆基虽然没有听到上一首诗的全文,但这首诗,天幕完完整整念出来了。
“好诗啊,极简单朴实的语言里藏的是思乡情谊,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胜在感情浓郁。”
李隆基又兴奋了起来。
这样的人才,是大唐的,大唐的人才,就是他的人才啊。
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这个王维了。
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能将少年的意气,和思乡的细腻结合到一起。
天幕还说他是“诗佛”,想来诗中应当自带禅意。
现在天幕说的这两手中,都还没流露出那种“诗佛”的意思,如果单凭这两首诗就能被后人冠以这样的尊号,那这名头也是有些不值一提了。
李隆基期待着天幕能说出王维比之前两句更胜一筹的诗句来。
王维看着天幕,总觉得天幕后两句话中,话中有话。
“可他却不知道,就在这氤氲整个盛世的长安,他会经历些什么。”
我会经历什么?
王维有几分不安的感觉。
他甚至踩了踩脚下的土地,命运就是从这里,已经铺开了吗?
【说到王维的仕途,就不得不说王维的第一个贵人,歧王李范。】
李隆基挑眉。
哦?四弟?四弟认识这个王维?
自从天幕讲到王维,就始终保持亢奋的歧王李范达到了激动的顶峰。
王维啊!颇有才华,自他来京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这个少年。
若天幕说的是真的,他是王维的贵人,那想来事情是办成了!
【歧王李范这一生都远离政治中心,过着饮酒赋诗的快乐
日子,他死后李隆基非常难过,封他为惠文太子。歧王喜欢结交文人,遇到有才华的,也会生惜才之心,帮上一把,王维就是他帮过的人之一。】()?()
李隆基彻底放心了。()?()
天幕说了,他因为歧王的去世非常难过,封他为太子。()?()
一生远离政治中心啊,说明他无意于皇位。
?想看九沓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吗?请记住[]的域名[(.)]???&?&??
()?()
李瑛攥着自己的衣角嘤嘤嘤。
“过着饮酒赋诗的快乐日子……”
他也想过这样的日子,能不能来个兄弟让他抱抱大腿啊,这个太子真的很不好当,他也想过这种潇洒快活的日子。
【歧王没什么政治能力,但是他会找有政治影响力的人帮忙呀,这个人就是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和李隆基是一个妈生的,我们之前说过,李隆基母亲早亡,所以李隆基很宠自己这个妹妹。】
【说到政治影响力,歧王不如玉真公主。这个公主也不是普通的公主,受唐朝风气的影响,玉真公主在年轻的时候就当了道士,有自己的法号和观,甚至想削去自己公主的头衔,不在占封地和公主府,不受天下百姓之租赋。李隆基宠爱这个妹妹,玉真公主求了多次他才同意。】
[玉真公主!原来她不仅提携过李白,还提携过王维啊。]
[说起来,王维和李白的交友圈子有很多重合,但是却没有他们认识的记载。]
[啊?不会是关系不好吧。]
[他俩诗都不是一个风格,不是好朋友应该很正常吧。]
[可能是聊不到一块去。]
此时长安城坊市的角落,一个胡子拉碴的男子手里拿着酒壶,与几个地痞流氓勾肩搭背,看起来醉醺醺的。
这人看起来倒是个奇人,与地痞交友却一身青莲之气,不修边幅的模样却穿着一身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