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要让自己加入赈灾放粮的事,李恪觉得这可能只是秦琼的主观猜测。
凭借着在流觞诗会上的一首词,李恪觉得可能让李世民对他印象有些改观,很有可能,但让其刮目相看,就有些太过异想天开了。
因为灯下黑的原因,他并没有想到,唐太宗李世民,除了是一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外,也是一位诗人。
魏王李泰之所以能够成为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宠冠诸王,除了他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次子外。
李泰的才华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毕竟哪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家的孩子有出息。
更何况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还主编名着《括地志》。
所以,在流觞诗会结束的第二天,当李恪在诗会上的所作的《青玉案·元夕》传到李世民的耳中的时候。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就不曾下去,当着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一众大佬的面,一脸骄傲的说道。
“诸位没有想到啊!我老李家也终于出了一个读书种子了...”
棋馆内,当秦琼与李恪透露了这个消息之后,李恪下棋的时候,明显就有些心不在焉。
以往仗着前世积累的各种棋局和经验,与秦琼等人对弈,从中得到一丝乐趣的他,今天他注定要失手。
秦琼似乎也看出了他心中有事,所以在下完一局之后,便没有再要求继续。
一局棋下来,李恪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心境不对,朝着秦琼拱手致歉。
秦琼见状,摆了摆手,不以为意。
或许是因为李恪年纪尚小,孩子心性,贸然间从他这里得到一个可以好好在圣人面前,好好表现一把的机会,有些失态,倒也能够理解。
可惜李恪不会读心术,若是让他知晓秦琼心中所想,定然会对此嗤之以鼻。
谁想要好好表现谁去,反正我是不会去的。
做一个万众瞩目的皇子,哪有现在当一个躺平的蜀王爽。
他不需要做任何事,什么也不需要自己承担,自己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谁不用指望他能有什么成就,甚至李恪只要表现的势弱一些,就连李世民也要关照他。
这样的生活,脑子被偷了的人才想要被改变。
上辈子忙忙碌碌什么都没有握紧,现在好不容易可以躺平了。
这样的日子才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世界没有毁灭之前,闲散王爷这个身份就是他的标签。
他心中如此想,也决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如果李世民真的让他去赈灾,那么他就只能选择果断拒绝了。
随后,李恪又和秦琼聊了几句,商量着什么时候,去“醉仙楼”聊一下有关入股新式家具铺子的事后,便珊珊离去了。
回去的路上,李恪脑海中思绪还在起起伏伏,搅动个不停。
其实,在李恪从水池中救起晋阳公主李明达,得到李世民嘉奖,获得了长安灞桥毗邻的蓝田,进宫谢恩的时候。
看见李世民心情还算不错,小心的试探了一下李世民,询问李世民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赏赐。
大概是看在李恪对李明达的救护之情上,李世民并没有表现出不满,甚至还产生了一丝兴趣。
唤起跪在地上的李恪,好奇的问了一句:“不知我儿想要换一个什么赏赐?”
毕竟眼前这个儿子,在商贾一道之上,颇有天赋,现在在长安城中混的风生水起。
一般的钱财,或许对其他的宗室弟子而言,可能会缺上一些,但对李恪而言,则完全不是问题。
事实上,在李世民想要奖赏李恪的时候,确实也颇费了一番脑筋。
因为按照惯例,一般都是赏赐一些钱财,以资鼓励。
如果是为了朝堂和社稷立下功勋,还可以进爵封赐土地。
但李恪这次拯救妹妹兕子的行为,并不是为朝廷立功。
严格的说起来,并不足以让李世民封赐土地。
只是,一个人缺少什么,就比较渴望什么。
李恪不顾生死营救李明达的行为,让弑兄杀弟,逼迫父亲退位,缺乏亲情的李世民,感到非常的欣慰。
在他看来,李恪友爱兄长,疼惜妹妹,需要好好嘉奖鼓励一番,这样也能起到榜样的作用。
所以,这才从属于皇族的产业中,将离着长安不远的蓝田县,赐给了李恪。
不过,当他问李恪想要什么赏赐时,却见三儿子李恪仰头望着他,目光清亮,带着一丝下定决心的坚定。
“阿耶,我能不能提前去封地之官。”
这句话说完之后,就让李世民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为什么李恪年纪尚小,不想留在繁华的长安,反而想要去偏僻的封地。
有心想要询问一下,但是在看了一眼李恪之后,神色复杂地说道,让他考虑考虑。
说完,他便摆了摆手,示意李恪离开...
在李世民挥手让他离去的时候,李恪也清楚的明白,这件事算是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