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珩跟着一起过来,除了见阿庆,他还要帮着赵湛办事。
不过阿庆刚崴了脚,又不能出门,李少珩这两天都抽出时间陪她。
他特意找工匠做了一台轮椅,这样阿庆出门也方便一些。
“我也用不了几天,其实不必特意做这个的。”
虽然话是这样说,不过阿庆还是很开心。
他为了自己能想到做这些事,可见有将她好好放在心上。
李少珩道:“我若没时间陪你,便叫丁鱼她们推出出去散心。”
阿庆笑着应下。
远在江南的花氏接到赵益要接他们去东都的消息,就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了。
赵益轻装上阵,马不停蹄在赶路,因此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在路上。
不到十天便赶回了金陵。
夫妻俩自然不免寒暄温存一番,躺在床上,赵益道:
“原本是想让你跟我一起回镐京,那边的事情处理完一家人再一起到东都的。不过既然儿媳妇也要一起走,那就只能委屈你陪她一起走水路了。”
之前赵益没有考虑到这一层。
这个年代路也不好,怀孕了的人哪儿能四处奔走。
他以为会等儿媳妇生完孩子之后,再叫儿子回来接她。
走水路倒也是一个办法,就是慢了一些。
不过兰雅浓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士,坐船也能少受些罪。
花氏嗔了他一眼,“什么叫委屈,放雅浓一个人在金陵那才叫委屈呢。”
赵益:“你从没坐过船,我这不是怕你晕船么。”
“应该不会,要是晕了我就睡觉。”
花氏虽然没坐过船,但也知道长途航行的船都很大,里面床铺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方便得很。
“我不能陪你们一起,我会把卢卓拨到你那边,到时候有什么事你就吩咐他。有他和永春在,你也不用太操心了。”
花氏道:“雅浓的母亲和哥哥会一起送她过去,即使路上漫长,倒也不算太闷。”
“兰家还真有心。”
花氏道:“这是自然,自己的亲人不疼还有谁疼。”
“对了,阿庆怎么没跟着一起回来?”
阿庆受伤也没跟花氏讲过。
这会儿都好得差不多了,赵益也不再隐瞒。
“腿受了点伤,不过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原先说要回来,结果姓李那小子一过去,她就改口说不回来了。”
花氏一听受伤了,心也紧了紧。
待确定伤势确实不严重,而且也差不多好了,她才放下心来。
“姑娘家身上可不能留疤,回头给她带一些玉颜膏去,再让乌嬷嬷给她好好调养一下。”
赵益冷哼一声,“你如今在她心里连姓李那小子都比不了,还为她考虑这么多干什么。”
“你这人真是,还吃上女婿的醋了?”
“不管她将谁放在第一位,她都是我的宝贝女儿,当娘的为女儿做点事,还求回报不成。”
“不过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要不尽快将他俩的婚事办了吧,她都二十岁了,剑鸣像她这么大的时候,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一听花氏要尽快将阿庆的婚事办了,赵益就不说话了。
好不容易一切都安定了,他还想多留女儿两年呢。
护送花氏和兰雅浓上船,处理完这边的政事,赵益转道去了镐京。
田氏和两个儿子还有老二一家都还在镐京,他们的政务机构也设在镐京,不安排好,短时间内还真不能一下迁到东都去。
田氏年纪大了,身体受不得颠簸,只能慢慢赶路。
赵益安排她和双胞胎儿子,还有老二一家先行上路。
他需要跟镐京得大臣们处理完这边遗留的事情,再启程东都。
原先在镐京的大臣家眷们,许多选择跟田氏她们先走一步。
毕竟早晚都要搬到东都,跟着明王的母亲,至少安全是不用担心的。
赵剑鸣和赵文茵姐妹也准备跟着他们一起启程。
赵剑鸣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她为于坦育了两子两女,如今在于家的地位稳固得很。
于夫人也早就将管家权交到她手里,自己退居二线含饴弄孙。
人的专注力有限,于坦与赵剑鸣感情淡了之后,乔姨娘倒是受宠不少。
如今乔姨娘也生了一个儿子,只是刚满月没多久而已。
得知她们要跟着明王家属先行去东都,原本因为生了孩子正春风得意的乔姨娘就急了。
她和孩子如今的情况都不适合长途跋涉赶路,她们要走,岂不是要将她和孩子留在西北?
她的丫鬟秋雨已经从别处打听消息回来。
“姨娘,老爷吩咐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