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吕建和武之望的上书,在朝堂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明争暗斗,厉害权衡之后,上俞下来了:着山西,陕西两巡抚,三边总督,钦差吕建,及朝廷派三法司,督御史,会审神木事变事。
这已经足够说明重视了。
但谁在朝堂没有人?当然,除了吕建之外。
山西巡抚武之望,在观察了官场风向之后,官场老油条,似乎对这事也不怎么上心了。他没有亲自到场,只是派来了一个属下。
结果,陕西巡抚岳和生做了主审。三法司都察院做旁审。
三边总督也不纱,观察了风向之后,三边总督府派出参政,督粮道洪承畴,三司等各有其人。
因为已经入夏,吕建无事,再加上,他想做最后的努力,将那群混蛋,钉在耻辱柱上,让他们为自己死难的兄弟吕谋,还有几十名护矿队的兄弟报仇。所以没有派人代替,自己亲自临会。
三边总督,可是明朝实权大人物,他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
虽然与山西巡抚权力上有所重叠,但也有区别,他主要是主管边军对蒙古,西域事,也就是九边一部分。不管当地民政。
合计掌控的兵力,最鼎盛时候是手握九十万重兵,现在,也有四十万。
现在的三边总督是杨鹤。
杨鹤当初只是个籍籍无名的给事中,但他有个儿子,却大大的有名,那就是杨嗣昌。
之所以成为三边总督,是因为他的大嘴巴吃牛。
因为前任三边总督李汶病逝,而其他人,又不愿意到这个连年战乱,两面蛮夷包夹的穷苦地方任职。
为此,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只要你提谁,这个人保证立刻病倒。
其中一个宣大总督被提拔,他几次称病,当时魏忠贤就急了,你称病还能在宣大任上?
结果这位也是倔强,直接自己从马上掉下来。一次不行,两次,最终达到了目的,摔断了大腿。然后也不回朝,直接打道回老家了。
结果重要的三边总督位置,竟然空了四年。
也合该杨鹤上位。给事中的活就是每日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算是有名的清贵流。
一天,面对西北天灾人祸,不断汹涌的流寇杆子,杨鹤在他的办公室内,跟他的同僚又发表了他的高谈阔论,而且还给自己的高谈阔论,总结了一个理论——合气理论。
大概的意思就是,天下万物总归合气,百姓也是合气之一,过于镇压有伤天地气之本。而外族,也不是一无是处,是拱卫中原正气的外气,两面相辅相成,才有大明兴旺发达。
像先总督李汶那样,对青海蒙古部落永邵卜,对阿赤兔和海部,在延绥围剿流寇一味用兵,督边十二年,历经大小战役一百多次。虽然都取得胜利,但都是战败的敌人而后再反,如此反复,弄的天怒人怨,而且靡费军饷无数,得不偿失。还大大的伤了内外之气。
关键点来了:“若我都督三边,我就用合气理论,进行安抚。只有以德服人,才能一次解决所有问题,才能为大明养气。”
这时候,正巧魏忠贤从房门外经过,一听,这个办法好啊,以德服人,和气之行,不但减少军费,而且还将养了百姓。一次解决问题,三边总督,就你了。
魏忠贤和东林斗,但在人才方面,他还是不管什么门户的,比如现在大明重要的几个位置,都是他推荐的,比如熊廷弼,孙承宗,武之望,耿如杞,袁可立,方振儒,袁崇焕等等。
杨鹤上任三边总督之后,大力推行他的合气理论,其实核心就是安抚诏安。
对青海各部给钱给粮安抚,给西域各部给粮给钱安抚,给蒙古各部也是如此。
对内,对流寇和杆子,也是给粮给钱招安。
结果他这大撒币的政策,却苦了一个人,那就是三边总督衙门,钱粮参政洪承畴。
洪承畴是个传奇人物,原先在两浙做提学,因为选拔的人,都是才俊,颇有识人之能,被朝廷器重,选为浙江布政使参政,后来西北不宁,又被选为三边总督杨鹤的副手,做督粮参政。
可是能力再强,所凑集的粮草物资,也架不住杨鹤胡来啊,而且,杨鹤的手段单一,招安了流寇,给了钱粮,却没有土地给予安置。结果流寇吃光了给的钱粮,就再次陷入走投无路生活无望的境地。
怎么办,再反。如此就好比杨鹤在养肥流寇了。
如此反复,杨鹤和流寇乐此不疲,洪承畴可就难以招架了。
为此,洪承畴就采取了和杨鹤截然不同的手段。
对外,我够不到,我拿你没办法,但对内,他采取了招安后,趁机将所有流寇首脑,全部斩杀的手段,所以,现在洪承畴有洪屠夫的美名。
这样一来,洪承畴和上司杨鹤,就矛盾深厚了。所以才被踢来掺合这趟浑水。
吕建对会审神木案过程,已经没有了兴趣,就钉死一个目标,其他的,他只不过是做为参与者必须的到堂。但对于整个审理过程,除了坚持之外,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