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仪式结束,崇祯下旨“非朕不尊先皇遗诏,善待魏忠贤,非朕食言而肥,实乃魏忠贤做这十恶不赦大逆不道之事,但朕依旧感念他对先皇之情,着,魏忠贤赐死,客氏杖毙。其他参与者交给有司严办。”
大家没有异议,还心中念了一句:“小皇上行啊,很有人情味吗。”
“祭天之后,责令有司,以黄矿老爱卿组成专班,严查阉党逆案。还大明朗朗乾坤。”
由于种种经过,魏忠贤的阴谋被提前揭露,阉党逆案没有拖半年,而是立刻展开,崇祯向天下,证明了他的杀伐果断,证明了他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天下为阉党覆灭癫狂狂呼,阉党无不人人自危。
然后就是论功行赏。
“吕建保住皇家血脉,正统,有功,本兼各职不变,加太子太保,位列九卿,封忠义侯。吕氏老夫人,教子有方,封太君,赏赐龙头杖,面君不拜。其妻子张妍洪秀清,保护先皇后有功,以及在家稳定后方的王语嫣有功,一起封公主。”
这是吕建该得到的。
再蹬庙堂的黄矿黄道周,却站出来:“当初西门,吕建无王命杀官十几人,死罪,血染皇宫,死罪,惊扰先帝灵柩,死罪,太和殿外咆哮大典,死罪,殴打群臣,流放。皇上新立,当赏罚分明,请治吕建死罪。”
什么意思?你黄矿还坚持你对吕建的评价,大奸大恶吗?
东林党人见党魁如此说,那不需要什么意思,一起奏请吕建死罪。
结果这次朱由检直言:“吕建杀官,事急从权,同时,他虽无王命,但当时他手中的,是先帝所赏尚方剑,如先帝亲临,无罪有功。血染皇宫,惊扰先帝灵柩,是为护驾,有功;太和殿外咆哮大典,殴打群臣,是为维护正统,有功。赏穿紫袍玉带。面君不跪。”
这个大明谁说了算,我皇上。我说谁有功就有功,我说谁无罪,就是谁无罪。天子威严不可侵犯。
这不行,这次打倒吕建,是东林站上朝堂,直面崇祯的第一次交锋。胜利了,打压了皇权,巩固臣权,树立了东林不可反驳的基础。失败了,君子之言之行,是绝对正确滴,怎么可能失败?
针锋相对,杠上了。
于是,怪异的事情发生了,新朝一开,不是什么应该的,册封皇后贵妃,不是什么铲除阉党,不是什么治国理政,反而是揪住吕建,这种在外人看来,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大有当初万历年争国本,天启年争三大案的气势。那是不打倒吕建,不让崇祯就范,就坚决不收场的意思。
而年轻气盛,正幻想着一日登基,就乾纲独断,唯我独尊的崇祯,也起了偏激固执的性子,吕建可生可死,但我的尊严面子必须保。要不然,天下会说我大杀功臣呢,这对我的名声不好。于是,就一直死扛不松口。
君臣一上来,就有一杠到底多趋势了。
这不是吕建想要的。
好在,刚开始东林党要杀要剐,也不过是为造个声势,给大家留下了都退一步妥协的余地。尤其他们还知道,大家手中可赚着吕建给大家的盐场干股,养廉的分红;可都有四海商行的股份。吕建不但是朝廷的臣子,更是大家的财神爷,散财童子。那北京里的财神庙里,他的泥胎前面,香火盛着呢。
大家还需要他为大家赚钱呢。吕建是可以被打压,但是不能被打死。这是公认的底线。
其实黄矿和黄道周是一个心思,这次,不过是用这个,给已经有了权臣苗头,能左右皇上思想的家伙一个打压,也不想让吕建死的。
于是,吕建出于对崇祯的感情,不想他一上来,就跟东林弄僵。
只要这给崇祯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东林党,万众一心的可怕能量就足够了。
这么闹下去,刚刚的君臣关系就彻底的闹僵了,后面的事情就没法干了。
打倒东林这群真正覆灭大明的力量,是必须的,但还要徐徐图之。
于是,吕建主动站出来,请辞一切职务,交还封爵,致仕。安安心心做好自己财神爷,兼职散财童子的本职工作去。
崇祯不许。
再请辞去太子太保职务,退回紫袍玉带,请免面君不拜,遵守君臣礼仪如故。
崇祯认为,撤掉太子太保,还是可以的,毕竟还没太子呢不是。等有了,再封他还来得及。
撤销太子太保,以抵消西门杀官事。
至于那些虚的,本来就是用来和东林讨价还价的,免就免了吧。
吕建请病假养病。什么病?浑身上下脚后跟疼。
崇祯认为,吕建一直不愿意彻底的打倒阉党,这个和自己的想法相左。回家养病去也好,省得在自己面前为阉党求情,听着烦,准了。
东林也知道吕建对阉党一直保持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