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袁崇焕巨额的索要,崇祯皱眉道:“办事情不能总要想着节流,还要想着开源吗。这么一大笔款子,的确是太多了。”
兵部主事就试探道:“那是不是削减一下袁督师的要求呢?”
“不,绝对不能。”崇祯坚决的给予了否定:“袁督师五年复辽,这是国朝大政方针,绝对不能动摇。所以我们就要在后方给他全力的支持。为此,朕决定重开天启朝的平头捐。”
平头捐,是魏忠贤在历朝历代的人头税基础上,基于现在大明的百姓,已经倾家荡产,土地高度兼并,弄出来的一种捐税,也就是针对士绅不纳粮的制度,变相的向他们收取土地赋税。他规定只要拥有五十亩土地以上的人家,就要缴纳这笔捐税。在这个捐税实行的时候,也遭到了天下所有士绅的反对。
但是当时的魏忠贤,权倾天下,掌握着如狼似虎的东厂和锦衣卫。凡是抗拒这个捐税的,立刻收罗罪名,直接给予抓捕,直到你同意为止。
当时那些地主士绅豪强,真的是敢怒不敢言。最终被强迫执行。
到了天启4年的时候,单单这一笔捐税,一年就给国库增加了二百多万两的银子。
然后魏忠贤倒台,众正盈朝君子治国,对这种严重违背历朝历代规矩,严重损害地主豪强士绅利益的恶政,理所当然的被打倒了。
当时的崇祯也是双手赞成的,为此而被士绅高呼尧舜。当然就是比那尧舜还是差那么一点点,他还要继续努力。
不过不久,崇祯就发现了这个要命的问题,那就是财政锐减,让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
这次袁崇焕,又拿出了近千万两银子一年的军费逼迫,这才让他不得不再次面对东林,提出恢复平头捐的事情了。
他当然知道,自己提出这个事儿,就一定招到所有官员的反对,他会再次陷入独木难支被迫顺从的局面。
但这一次他必须把这事办成,否则袁崇焕那里,就真的没有钱供应了。
为此他再次找来了自己的枪,已经满朝堂公认的吕怼怼,帮他冲锋陷阵,杀开一条血路实现这个政策。
当然,到时候吕建,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天下士绅的公敌。
但在崇祯认为,吕建成为天下公敌,那又有什么呢?一个臣子为皇上献身,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现在已经对什么,都采取一份怀疑态度的吕建,转眼间就看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
于是在心中冷笑:这事是绝对通不过的,我也绝对不会帮你,就因为袁崇焕把这事儿办成,我成为了天下公敌,他袁崇焕却坐收渔利。
如果你崇祯和袁崇焕,要是真能坐收渔利实现目的也行,我这个忠君爱国的人,也认了。
但那就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任务,那我为什么还费力不讨好呢?
不过出头还是要出头的,但不是为了实现你的目的,而是为了实现我的目的。
既然早晚我要成为天下公敌,那我就为自己的利益成为天下公敌,才合算。
让你和袁崇焕,不能实现你的春秋大梦,让袁崇焕没有台阶可下,坏了你们两个的大事,其实我是为你崇祯好。
果不其然,崇祯刚刚提出来这件事,满大殿的群臣立刻群情激奋,纷纷站出来替天下士绅哭穷。那一桩桩摆事实讲道理的事件,那真是一个个沾血带泪,让闻者心惊让听者落泪。
在他们说来,感情这天下最穷苦的人,不是那些街头乞丐,不是那些饿死在沟渠的流民,更不是那苦难深重的百姓,而是这大明统治的基础,地主士绅啊。
当时把崇祯怼的是哑口无言,连连后退,毫无招架之力,不得不用可怜巴巴的求援目光再次看向了吕建;到你了,你倒是站出来呀,你倒是怼他们啊,你还等着什么?
吕建站出来了,抱着他那加长加大的牙笏,晃晃悠悠的走到了大殿中间,猛然间喊了一声:“诸位听我说。”
就这一声,当时下的群臣不由得一激灵。所有的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他的身上。怎么看那个加长加大的牙笏,阴森森的杀气腾腾,一个个立刻如临大敌。
然而再端详一下自己手中的牙笏,无论是从长度上厚度上,都不可能在决斗中,和他捉对厮杀。
于是大家互相对望眼神交流,那意思已经非常明显,这次实在不行,我们群殴圈踢吧。
黄矿体恤的看了眼太仆寺卿,你老年迈了,你就不要上阵做非战斗减员了,你就退后一点,小心一会儿溅你一身血。
结果这个70多岁的老人家,却是一梗脖子,大有为除国贼,拼了老命也要维护士绅利益的架势。
于是在大殿之中,不知不觉间,一股同仇敌忾的绝死气氛,弥漫开来。
崇祯却是松了一口气,你总算是站出来了:“爱卿对恢复平头捐有何想法?”
“臣以为,不能恢复平头捐的根本原因,在于天下士绅,太苦啦。”
一听这话,崇祯一皱眉,群臣就一起松了一口气。小子今天怎么上路了?
吕建笑了:“但是诸位只不过是空泛而谈,没有一个能拿出真凭实据。但下官却有真凭实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