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皇宫,大正殿东暖阁里,皇太极正在批阅外面十王亭中,不断送进来的公文奏报。
内阁首辅安费扬古,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再也不像原先,进来就说话,而是进来,先跪地请安。
皇太极虚扶:“起来吧,有什么事吗?”
安费扬古恭敬回答:“启禀皇上,李永芳进京了。”
皇太极愣了一下:“李永芳无旨召见,他回来干什么?”
“他回来是有紧急军情禀报。”
皇太极再愣:“什么军情让他亲自来京?”
“他说,吕建接管东江镇了。”
这下,皇太极就不是一愣,而是大惊了:“什么?克星上门,瘟神堵家来啦?快快快,快召见李永芳。”
若论对朝堂礼仪,李永芳比范文程还熟悉。范文程只是个举人,他连看一眼紫禁城的资格都没有。
李永芳,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官员,上过金銮殿的。
进殿之后,面对高高在上的皇太极,甩手马蹄袖,那是舞拜如仪,做的是丝滑顺溜,舞拜中,李永芳恍然有一种再回从前的感觉。
皇太极坐在高高丹阙上的龙案后,伸手虚扶:“爱卿平身。”
李永芳再叩头:“奴才谢主隆恩。”
艰难的爬起来,肃然站立。
“爱卿,你怎么确定吕建扎根东江镇,怎么确定必攻镇江?”皇太极真的想听听李永芳的意见。
因为他也知道,打打杀杀方面,自己的满清无人能敌,但在算计方面,自己真不如汉臣。
于是,李永芳就将自己获得的准确情报,然后根据情报推演出的判断,原原本本的当皇太极汇报。
听到这样有理有据的分析,皇太极感觉,事情真的严重了。
最根本的严重在于,如果吕建真的想独自建国,那自己就将是他的首当其冲。
详细的听取了另一番的分析之后,皇太极下令,召范文程,十王和内阁五大臣聚议,商讨怎么样应对满清最大的敌人吕建。
范文程和十王和五大臣鱼贯而入。八个旗主兄弟,再也没有当年的飞扬跋扈和嚣张,而是变得和猫一样乖顺了。
这对满清皇太极来说,是个好事,便于统治了吗。
但他忽略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儒家文化的温顺,却也消磨了满族人的骑射勇猛。
将一群猛虎变成猫,这是儒家的根本,将豪侠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书虫,然后让一群书虫去教化敌国,这是儒家的真意。
敌国的刀是不是接受你的王道教化,还是需要用脑袋才能验证的。
其实皇太极压根就没有明白一件事,在亚洲这片,无论蛮族多么的强大,一旦进占中原,只要中原汉人哪怕只剩百万,最终,你蛮族最终还要被汉人同化,你的民族最终还是偏离了你的根本,最终消失不见。
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现在是要商量,怎样解决面前这个满清克星吕建的问题。
这家伙都打上门来了,成了自己的恶邻,而这个恶邻,大有鸠占鹊巢,抢自己地盘建国道野望,这必须得加以重视。
面对这突然发生的局面,整个满清朝廷也有些茫然失措。
朝堂之上,立刻分成了三派。
第一派,是以范文程为首的主战强硬派。
现在的范文程实际没有什么实际的职位,只是按照明朝制度,加大学士,备询参赞机物,内阁章京行走。
你说他有实权吧,他却没有分管任何部门。
但是你说他没实权吧,他在皇帝身边每日陪伴,隐形的权力却又大如天。
满清的每一个政策制定,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存在,皇太极对他简直是言听计从。所以他的建议,相当的举足轻重。
范文程面对皇太极,从来不自称奴才,而皇太极对他也一直以先生尊重,从这一点足可以看出,这君臣之间的关系。
“臣以为,吕建在大明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用离间挑拨的办法,分裂他和明朝皇帝的关系,最终再借助东林党人的势力,彻底的铲除吕建。但现在不行了。”
这个不用解释,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吕建在大明无论是在民间和朝堂,都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然而在这个封建时代,君权至上时期,在体制内,要想除掉他,其实只要略微动一下各方各面的势力,简直易如反掌。
很简单,天下所有人都明白,从以前几次的事件就足以证明,崇祯皇帝对吕建的所谓友谊,就是存在于虚幻之间,根本就不牢固,只要吕建有一点,威胁他的统治地位,崇祯都是毫不犹豫的想要杀了吕建的。
虽然吕建不断壮大,壮大到崇祯已经不敢杀他了,但提防打压,是崇祯皇帝对吕建的既定政策。这一点,没有人能够改变。
而同时,占满朝堂的东林党人,以他们的政治洁癖,更视吕建为异类。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利益交错,东林党人放弃了他们对政敌吕建,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原则,但对于吕建,他们依旧时刻想着将他驱逐出朝堂,让他到民间去,去经营那个巨大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