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商贸越来越发达繁荣,东江镇在镇江鸭绿江南岸,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座新兴的城镇。虽然现在规模还不大,但未来的兴旺发达已经可期。
而在这里,就有一个东江镇接待站,接待那些从辽东逃过来的百姓。
一个汉子,手臂上还流淌着血,但他满眼兴奋的上交了一颗人头。
吕建命令人帮这个汉子包扎伤口,然后点验这颗人头。
这时候的满清,还没有实行严格的剃发令。所以是满族人蒙古人还是汉人,就从那个金钱鼠尾,就能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真正的满族人。
吕建拿出来了一锭十足的五两银子,亲手交给了这个汉子:“我感谢你为国出力杀贼。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这个汉子就直接跪倒在地:“多谢侯爷。这赏赐不赏赐的倒是小的,这次小人偷偷逃过江来,主要就是和我的一家父母妻儿团聚。这颗人头算作小人的投名状,证明小人不是满清派来的奸细。还请侯爷让我们一家团聚。”
吕建就拉起他来:“我相信你的忠诚,但这笔你该得的钱,你还是要拿着的。至于你和一家人团聚,我满足你。你报出你家人的姓名就可以找到他。”
这个汉子,就报出了自己父母的姓名。
凡是从辽东过来的汉民,有登记的安置点。在这个接待站里,就有他们的住址记录。
书办急匆匆的到库房去查找,不久的时间,就拿着一本账册回来:“回侯爷,这个兄弟的父母妻子儿女,被安置在东安府平兴县的杨各庄。”
吕建就随口问了一句:“他们现在的生活如何?”
没想到,这里竟然有难民安置跟踪卡,是由那些村长们,随时向上面汇报过来的。
这个书办看了一眼之后回答:“这个兄弟的老父亲,身体还行,所以安置了他三亩土地耕作。他的妻子,在咱们的一个纺织厂里上班。他的孩子还小,所以家里养了两窝兔子,和奶奶伺候着。现在他们家吃饱穿暖不成问题。”
吕建就将地址交给这个汉子:“按照地址去寻找家人吧。然后想着出来做工,到时候你是去矿山还是去工厂,你选择一个,咱们的官府会安排的。”
这个汉子闻听,感情过来,还包分配,立刻再次跪倒磕头感谢,然后攥着五两银子,急匆匆的寻找家人去了。
吕建很欣慰,一切都按照自己当初设想的在进行。
这时候负责情报收集的赵梓,急匆匆追了过来:“侯爷,属下有重要军情禀报。”
吕建见赵梓亲自跑来,那一定是重要的军情了。于是就吩咐这里的管事:“请给我一间密室。”
这个当然有。
吕建带着赵梓进了密室,门外护卫严密把守,不让任何人靠近10步之内。
吕建坐下,询问:“是什么样的军情,让你直接跑过来?就不能等我回去吗?”
赵梓严肃的回答:“这是十万火急的军情,片刻耽误不得。所以属下亲自跑来了,也可以为侯爷参谋一下,好做决断。”
这小子腹黑,当初在山西攻打运城的时候,他就想利用百姓来攻城,虽然见吕建坚决不愿意,就顺风转舵,掩盖了他那心黑的计划。但这个人对吕健却是忠心耿耿。
当初勤王胜利,吕建是保举他一个知府的,他也欢喜地去上了任。结果听说自己的侯爷被贬到东江镇,这家伙就直接挂冠,一路追过来了。
现在让他当东江镇的总情报官,自己的参军,相当的称职。
“那你说说是什么样的紧急军情吧。”
赵梓就汇报了第1件:“在咱们食盐的贸易之中,李永芳获得了巨额的利润,然而他并没有像原先那样的贪婪,却一反常态的,拿着这笔巨额的利润,招兵买马。他的计划是,将他的儿子损失的汉军正黄旗,补充齐装满员达到4万;然后将他手中的汉军,补充到6万。可谓是锋芒有所指,雄心勃勃。”
对于这样的军情,吕建只是淡淡一笑:“这小子还算聪明,还知道一堆金钱在手,没有打手保镖,那就是早晚人家的东西,不错嘛。
但他用10万大军就能保住他的金银吗?在我看来未必。但我很痛心,因为他浪费掉了我一直定性为那是我的钱。”
面对东家的这么轻松坦然,赵梓却严肃道:“如果侯爷听到第2个军情报告,我想侯爷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第2个军情报告是什么?”
“据可靠消息,皇太极在我们上次的打击下,虽然损失惨重,但还没有伤筋动骨。而接着就是我们的经济战争,让他感觉到了财政和士气的压力。为了扭转这种对他们不利的局面。皇太极已经决定,准备发动第2次对大明京畿的抢掠。
如果他们发动那场战争,那么扩军到10万的李永芳,就成了我们像当初东江镇肩负的责任那样,牵制皇太极对京畿的劫掠行动。所以属下认为,我们应该重视李永芳的扩军行动。”
这个消息一出,赵梓本以为自己家的东家,应该大吃一惊。
然而他看到的,并不是自己东家的大吃一惊,反倒是处变不惊。这让他的心中有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