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袁常在加入,神农采药的速度大大加快,对于灵药的辨认掌握极为迅速,才短短几年,就已经将袁常在身上的灵植一道的基础知识都学了去,并且还能推陈出新。
除此之外,神农于灵稻杂交的技术也掌握的非常娴熟,多次尝试之后,他先后杂交出了几种灵稻,袁常在将种子拿去实验田,农家的反响效果不错。
他们还经常下田干活,体会民间百姓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了多种疑难问题,也探索出了许多灵植解决之道,通过农家的影响力,惠及天下。
在采药,询问的过程中,神农又掌握了基本的医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多有记载,该用什么药,用多少剂量,都有记录。
为此,广成子又跑了一趟黄鹤楼,青照将医家老祖,张时景派了过去,传授神农系统的医学治病之法。
在随后的相处中,张时景发现,神农对于医道的领悟力极高,便时常会与他讨论疑难杂症的治理之道,同时开始系统的整理,药物病书,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药的剂量都有规定。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实践,同时为沿途百姓义诊,甚至开了外科手术之先河。神农的本事很快就得到流传,就连山水邸报都有所报道,他的名声,一时传播开来。
有医、农两家老祖的教导,神农已经完全将这两门知识掌握,同时推陈出新,由两家弟子不断实践,形成系统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神农本草经与医家的伤寒杂病论缓缓成形。
神农的名声大噪,也不乏医农两家弟子的宣扬,他们每推广一门技术时,都会报上神农的名号,青照也没有想到,神农的名声就这么起来了,甚至他还能给神灵看病,其望闻问切的本事,有时候就连张时景都自愧不如。
眨眼就是二十七年过去,神农已经是而立之年,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但目光之中仍怀有赤子之心,请教问题依旧是那么谦虚有礼,无论是对待谁。
在长期的劳作中,他观察自然,提出来二十四节气,指导人族的灵植工作,得到了四季之神的认可,司夏之神与他交流密切,人们传颂,是为神授。
经过近三十年的风雨,他们终于快要走到白玉京的大门,那个人族都梦寐以求,魂牵梦绕的地方。在这些年里,人族早就传遍了神农的事迹,根据二十四节气和八卦之法,推演而出的天文历法已经在人族扎根。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则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不断实践,创造出的许多灵植新种,灵米的产量翻了几倍,人族第一次拥有了一品的灵米。
在那一日,天降功德,整座山岳都被金色光芒点亮,神农手中的九节穗成了他的象征,万灵成了他的拥护者,灵教之中的许多人在一路上设下了重重难关,都被他一一化解,反而成就了他。
尽管神农的名气很大,但是很少人知道他的样貌,所以神农踏进白玉京的那一刻,就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倒是他身旁的两位百家中的老祖时常被人认出,只是他们是那样的随和。
白玉京中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也不是什么地上仙国,他就是自然而然的,人们的笑容可以反射出人族的现状,他们时常歌颂神农的功绩。
神农一路走走停停,直到黄河台,那座宏伟的高台是人族心中的圣地之一,但是他选择先去女娲庙与三清殿中上香祈福,好地方最后去,他曾多次在先生的口中听说黄河台的名字,所以充满了向往。
在进入黄河台的时候,他格外注重整理了仪态,天皇在这里证道,或许还有一些圣迹可以观摩,当他走向长廊的时候,身后的先生已经消失不见,他独自走向长廊。
太阳的光辉洒落,神鸟之羽飘浮下来,神农受到了先辈的指引,传承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进入他的脑海,一切只是刹那之间。
当他走进黄鹤楼的那一刻,眼睛都亮了,前面坐着的正是他心心念念的白也和宋辞,他曾见过画像。
“你不是那个写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女剑仙宋辞吗?你是那个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白也,我是你们粉丝,可以给我签个名吗?”
不等他们回话,二人面前就已经摆上纸笔了,一个是宋辞的词集,一个是白也的诗集,二人哑然失笑,原来是这样的神农。
收到两人签名,已经年过四十的神农笑的像个孩子。
“广成子师弟,这孩子被你养的,还是赤子之心,颇为难得。”
“都是他自己的造化,神农,还不拜见你大师伯。为师乃是玉虚门下,这位是三教大师兄,青照真君,易安剑仙与青莲剑仙都是他的山门供奉,特意叫来的。”
直到广成子出声,神农才注意到他,都怪偶像太耀眼了。
听到此话,神农规规矩矩的拜见,自小他就听过青照真君的传说了,听说三贤见了都得行跪拜大礼的恐怖存在。
“弟子神农,拜见大师伯。”
“不必多礼,你千里迢迢来到白玉京,着实辛苦,暂且休息几日,随后便去白玉京接任首执一位,如今的人族之中,可到处是你的传说。”
“神农领命。”
神农一直想成为像天皇伏羲一样的人,用自己的力量给人族带来安定与和平,给人族带来安康的生活,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绝对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