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观众都知道,所谓的《天龙八部》,其八部指的的是八种怪物,其中以天众和龙众为首,故称为天龙八部。”
张远开场,并未直接进入故事,而是从小说和电视剧的名称聊起。
正所谓“书文戏理”,简单来将,那就是说书的要海纳百川,文以载道,因为在古代识字率很低,说书先生甚至承担了一部分万民教化的责任。
而唱戏则要“讲理”,所谓的讲理,就是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每一个情绪,都得在故事剧情内。
这个宗旨放到拍电视剧电影这事上,道理也相通。
所以说书先生,特别是说书大角儿,基本都爱念闲白,这些先生们从故事中引申出的内容和观点才是观众的热爱所在。
挤在摄制组中的电台主持人大鹏深谙此道。
“不慌不忙,不疾不徐,倒是有几分大家风范。”
看到张远的表现,原本对演员跨界说书一事抱有猜疑的他,现在也来了兴趣。
“一般说书学员或者外行因为紧张和心虚,会直入主题,以故事吸引人。”
“而真正的大角儿则都会娓娓道来,我看这小子悠闲的很嘛。”
他不知道,大胡子给张远加到了一万块钱一集,在这儿人均工资都不到一千的时代,动动嘴皮子就有这么多钱,能不悠闲吗?
“八部分别为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金老原本的打算,是想写八段单独的单元,但人物和背景,事件互相交织,最终形成一张泼天巨网。”
“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无奈放弃,形成了如今大家所见到的,以三位主角为首的故事。”
“听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金老这本书,写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射雕英雄传》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神雕侠侣》则为‘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到了《天龙八部》,他的故事内核在我看来,其实就一个字‘命’!”
“整个故事的底色是‘命’,而精彩之处,则是这些人物的“抗命”。”
“每个人都遭受着命运的捉弄,但每个人却又与命运极力抗争着。”
“乔峰身为契丹心在汉。”
“虚竹一心向佛却屡屡破戒。”
“段誉痴情无比却爱而不得。”
“慕容复一心复国却频频受挫。”
“反倒是惹出一切祸端的慕容博和萧远山最终被度化,遁入空门落得善终。”
“这种命运玩笑式的故事,便是《天龙八部》的精彩所在。”
“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而最伟大的勇气,便是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说道这里,张远稍加停顿,在场的“听众”们也多有感触。
华夏有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也有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所以真正的大英雄,是那些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人。
大鹏觉得台上这位年轻演员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不光言之有物,对故事的理解也也远超常人,看透了金老的创作思路。
其实想要明白这故事,得从作者身上寻找端倪,毕竟任何故事都和创作者本身分不开。
张远就是从金老的人生经历上瞧出来的。
10岁生日那年,金老的父亲送给他一本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作为礼物。
那可是1934年!
当时华夏的文盲率高达80%以上,他却能收到外国名著作为礼物。
所以金庸和一般传统华夏作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双料的底子。
华夏文学和西方文学,他都精通。
而乔峰这个人物的设计和故事,其实与华夏传统文学中的男性英雄大相径庭。
倒是很符合西方文学中,传统悲剧故事的形象模板。
就比如著名的大悲剧《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在出生后,父亲因为收到神谕,说这孩子将来会杀父娶母,便将其抛弃。
一位善心的仆人将其送给牧羊人抚养,后又被无子的柯林斯城邦国王收养。
但这段身世,不就和乔峰如出一辙嘛,从父母跳崖,到被乔家夫妇收养,再到进入丐帮。
这还没完呢,长大后的俄狄浦斯与得知了那条自己会“杀父娶母”的神谕,所以他被背井离乡,离开柯林斯城邦。
哪知道这一走,就往自己出生地去了,路上还杀死了微服私访的忒拜国国王,而这位国王正是他的亲身父亲。
之后这位一路过关斩将,击杀了在忒拜国作乱的斯芬克斯,被立为新王,娶了老国王的妻子为王后,也就是他妈。
最终得知一切真相的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流放以此谢罪。
乔峰,阿朱,阿紫这三个人物的遭遇,都能在《俄狄浦斯王》这个故事中找到对应线索。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抄的好不好,金老当然属于抄的顶好的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