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开始深深的自责,自己以前是如何的不通情达理,不懂得通融别人,把湖南和江西的官场搞得乌烟瘴气,人人视他为敌!
曾国藩越想越觉得自己太蠢,越想越后悔,越后悔觉得后怕。
慢慢的曾国藩悟出过去的种种为人处事的错误,了解人生的哲理。
明白出一个大道理。
想要办好事情,就不要轻易的动别人的利益。
而是以别人的利益为基础,和别人共同分享利益,在逐步的推动事情的发展!
曾国藩想到这里顿时大彻大悟,决定洗心革面,从头再来!
曾国藩在自己老家白羊坪,确实从这里开始脱胎换骨,从一个傲慢刚腹自用的人,变成了一个身段极其柔软的人。
性格方面仿佛像换了个人一样!
从此以后曾国藩的行事风格,与之前那种毫无理由的杀伐果断完全不一样!
我们后世都一直认为曾国藩是沉稳诚实,忠君,爱国,得伟大圣人!
那么本章我们到底来讲一讲曾国藩到底算不算半个圣人?
其实大量的书籍把曾国藩夸为半个圣人,说他救国救民于危难,立下的不世之功,其实这都是拔高了曾国藩。
过于拔高了曾国藩的自我变其实当时无论是为官处世,以及行军打仗,做人做事儿方面,曾国藩在出了自己老家之后,的确得到了质的变迁。
说穿了就是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一个金装翻版,他将胡林毅的一些优点进行了吸收运用,又将自己的一些优点进行反复磨合,才让日后的曾国藩在军界政界达到如鱼得水的境界!
不过曾国藩这种级别的反省和修为,在当时也只能算个人杰,算个有识之士,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牛逼的人物!
可曾国藩离圣人这个级别其实还差得很远!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繁荣
能称为圣人的就那么几个 比如 孔子,老子!
他们的思想是结合世界大潮,来开发出一套创新的理念,来带动社会思想的变革!
又有正确的实践能力来证明那套理念是对的!
而许多人是对前朝优缺点进行总结,寻找处理矛盾与与人相处的方面做得很好,都可以称有识之士。
用现在的话来讲叫牛逼人物,但是不能称为圣人!
可这种人每隔一二十年内都可以出来一个。
曾国藩只是在前人的总结下进行了自我总结,将前人的优点进行优化,灵活运用。
他的处事方法只是比当时朝廷里大部分的人都强,但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创新。
曾国藩只是让清廷缓了一下寿命而已,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焕然一新的新景象!
所以根本就不能称为圣人。
而只能称为有识之士!
但是后世又为什么那么多人将曾国藩称为圣人呢?
其实曾国藩被称为圣人,只是因为曾国藩在朝廷后期提拔的人多,门徒遍布天下,这些被曾国藩提拔的人,出于感激,于是就开始写文章,歌颂曾国藩的功绩,
就把曾国藩夸赞成一个圣人。
不过曾国藩的自我反省,以及后来所带来的成就,在太平天国与大清帝国相争这个乱世之中,就被彰显的格外有成就。
这种成就被自己的学生以及提拔过的人一顿夸赞,成就就被无限扩大!
一直到民国初期,人民群众中还流传着一句话
“”天下督抚,一半出于湘军”
所以从湘军里出来的子弟兵们,日后在朝廷担任大官,他们久而久之就将湘军大佬曾国藩给夸上了天,吹嘘成圣人也不足奇怪了。
几乎凭借一人之力平定唐代安史之乱的七朝元老郭子仪在对国家的贡献上,远远要比曾国藩高,都没有被称为圣人!
那曾国藩被称为圣人,其实是言过其实了。
不过这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勿喷。(不敢多想写,怕写多了会被“和谐”)
. . . . . .
我们把视线回到曾国藩这里来
曾国藩的幡然醒悟,老天从来不会冷落任何一个改过自新的人。
胡林翼时不时的给咸丰皇帝上奏折,说曾国藩是个大才,把他留在湖南乡下,实在是屈了才,请求咸丰皇帝将他拉出来,
他对咸丰皇帝在奏折中写道
“”曾国藩身为湘军创始人,那种威望还是在,还有号召力,叫他主持大局,对于剿灭长毛之乱,必定事半功倍”
咸丰心里还有气,收到胡林翼的奏折,鸟都没鸟他!
胡林毅又不知疲倦,继而再写,继续上奏!
咸丰依旧没理他,连奏折也没有回!
胡林翼每过10日就写一次奏折,请求咸丰皇帝,将曾国藩放出山。
咸丰皇上每隔10天就收到胡林毅的奏折,实在忍无可,在奏折中回道:
“你别再给我写奏折了,他曾国藩不是喜欢丁忧吗?我就让他叮嘱个够,他有种在湖南永远别出来!”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