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当啷,叮咚当啷。。。”一声声拨浪鼓打破了有客村的宁静。
只见一个卖货郎,挑着沉甸甸的担子,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了村里。
他的身旁还跟着一位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妇人。
妇人身上着一件五彩晕锦织成的月华裙,发髻上插着一枚蝶形挑丝银簪,另又插了一枚蝴蝶钗。
耳上戴着金累丝耳坠,左手戴着素金镯,右手腕上戴着一枚玛瑙银圆镯。
孩子们听到拨浪鼓的声音,纷纷跑出门来,围在二人的周围。
眼里满是好奇和兴奋。
卖货郎微笑着打开单子,将琳琅满目的货品展现在孩子们眼前。
“咦,好像是卖货的来了!丫丫姐咱们一起去看看。”
三月说着便拉着抱着小十月的田二丫往村口跑。
待二人跑到村口,卖货郎已经被围个水泄不通了。
三月费了老大力气才挤到跟前。
货担里的东西还真是齐全,竹子编的小鸟笼、香包、风车、拨浪鼓、小灯笼、风筝、头油、针线等,应有尽有。
许久没去县城,十月的小老虎玩偶都被她咬坏了,三月给她挑了一个风车一个小拨浪鼓。
付完钱,才注意到那位站在一旁的打扮俏丽的妇人。
“丫丫姐,你看她身上五彩的布料可真好看!”三月对着田二丫小声说道。
虽是小声,但话还是落入了那妇人耳中,她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裳,这是她使了几天的性子,她男人才给她买的布料。
她一脸得意得扭过头,边拿出小扇子扇着风,边不耐烦得冲着那卖货郎抱怨道:“说了不来不来,偏要让我跟着来!你说说,就出来卖些破烂,让我跟着来干啥?走得我又热又累,腿都要断掉了!孙喜旺,你就是成心不让我好过!”
那个叫孙喜旺的货郎,一边招待着顾客,一边陪着笑对着媳妇说道:“金燕,你再忍忍,这不都到了你姐姐家村子吗?一会儿去了你姐姐家,就能休息了。”
“哼!在家中跟着你丢人便是了,还要丢人丢到我姐姐家!”
那妇人冷哼道。
孙喜旺是卧虎县的卖货郎,常年在外走村串巷卖些小玩意儿,他外出的时候,便留媳妇谢氏一人在家。
今年年初的时候,他从外地回家,隔壁婶子告诉他,他没在家的时候,他媳妇谢氏老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往镇上开酒楼的何掌柜家跑,有几回半夜还看见有人从他家出去。
他偷偷在家中翻找,找到几件从未见过的首饰,质问谢氏是从何而来,可她却只说是拿体己钱买的。
自那以后他卖货便不出卧虎县了,无奈最近几日生意不景气,谢氏整日唠叨个不停,他这才决定到临近的来仙县来,借口谢氏很久没见到嫁到来仙县的姐姐了,让她也跟着一块儿来,谢氏死活不肯答应,孙喜旺答应给她买上一套上好的胭脂水粉,她这才同意了一道前来。
待无人买货了,孙喜旺才对着围观的人问道:“敢问各位,村中是否有一户叫周财旺的?他娘子姓谢。”
“你找财旺?你们不是本地的吧?”
里正老伴儿听说卖货郎来了,也赶了过来,想给小孙女挑集几样玩具。
“我们不是本地的,我娘子的姐姐嫁给了本村的周财旺,这次我们顺道到有客村,正好了看看她姐姐。”孙喜旺赔笑道。
里正老伴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两人,这卖货郎看着老实,他那媳妇却打扮得像只花孔雀一般。
“周财旺家在前面,你沿着这条道进出,到那个岔路口朝东边拐进去,再往前走两家便看到她家院子了。”
谢过了里正老伴,孙喜旺挑着担子同谢氏一起进了村,按着里正老伴的指引,很快便找到了周财旺家院子。
财旺媳妇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听到拨浪鼓的声音,便走出院子来张望,远远得瞧见卖货郎挑着担子走过来,身旁还跟着个女子。
“阿姐!”那女子惊叫道、
财旺媳妇这才看清,来人竟是自己的小妹金燕和妹夫。
姐妹相见分外激动,二人抱在一起又蹦又跳,又是哭又是笑。
“金燕,你怎么来了?自从你嫁到卧虎县去,我们姐妹便再也没见过了。”
“孙喜旺他到来仙县来卖货,便让我跟着一道来,让我来看看你!”
“那可真是太好了,你这回来了,就在我这里多住几天,咱们姐妹二人好好说说体己话!”
财旺媳妇拉着妹妹往院子里走:“来,快进来,妹夫也进来。”
孙喜旺挑着担子往院子里走,却被谢氏拦了下来:“喜旺,你不是还要去卖货吗?既然我已经到了姐姐家了,你便先去卖货吧,我在姐姐家住几日,过几日你卖完货了再来接我。”
“哪有到了家门口不进去的道理?再怎么样,也要让妹夫喝口水,吃了午饭再去卖货吧?”
财旺媳妇埋怨道。
谢氏瞪了孙喜旺一眼:“你还愣着干什么?多少天没卖出去货了,还不赶紧去?”
孙喜旺讪笑道:“大姐,我便不进去了,这两天我先在附近村子转转,等货卖完了再来接金燕。”
“去吧去吧。”谢氏一扭身,拉着财旺媳妇便进了院子。
谢氏进了院子左右四处张望了一番:“阿姐,几年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