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人纷纷望来,一日之前,张世显亲口揭示仙凡朝廷之内蕴含剧变,援军不会再至。且此刻竟突下决断,全力以赴地发动攻势……
张世显并未回应,仅烦躁地挥动手臂:“离去吧,以表我楚军之诚心,可率先锋部队,与秦军左右呼应,分化兵力,直捣黄龙。”
“遵命!”
诸多将领齐齐躬身退下,唯有那位始终端坐一侧的老将军纹丝未动。待众人脚步声渐行渐远,他方才长叹一声,低声询问:“将军莫非已有归国之意?”
张世显苦笑,对于老将军的洞察力,他早已有所预料,遂沉默片刻,释放灵识道:“我亦难料,暂观其变。若形势无法逆转,则需急速返回,唯愿尚能赶得上;若局面尚可控,则必一举攻克御北仙域!”
大军行动难以隐匿,一旦撤退,必将遭镇北仙军追击,故需秦军牵制御北城之敌军。
老将军双眸骤缩:“竟然已至如此境地?”
张世显并未直接答复,反而自言自语般发问:“吾是否决策失误,在此时发兵出征?”
多年来,他渴望与镇北仙军一较高下,布设十载之局,屡次请缨,却皆被满朝仙官阻挡。他们皆言时机未到,其中种种内幕,他虽知一二,但在不久前...
楚帝身染重疾,忽然下令全军进发,征讨大魏仙朝!
接旨之时,张世显曾面见楚帝,虽隔着凤舞屏风,手中却握住了象征无上权力的虎符与圣旨。他思量着,数座仙城兵马同时行动,御北仙域必定猝不及防,一役便可见胜负。
最多三月之内,大军便可凯旋,更别提他还为太子留下了一道护身灵符。
老将军沉吟半晌,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大将军心境已乱,此战已成定局,无论当年决策正确与否,大军此刻已在疆场之上。如今,唯有尽人力,听天命了!”
张世显的秘密情报比秦军败兵的消息先一步送达邯城主将手中。主将秦启反复研读信笺,直至确认麾下九万精锐确实损失殆尽。
“莫非是天神震怒?”秦启愤然拍案,“即便是天神,那也是属于大魏的天神,我秦军有何惧哉!”
副将拾起密信再次审视一遍,随后递予他人传阅,小心翼翼地提议:“将军,末将以为楚军此举疑点重重,我军遭受伏击之处距离其并不遥远。此前楚军还表达了欲联手之意,为何张世显却不施援手呢?”
顿时有人反驳:“若换作将军您,是否会派兵救援?镇北王擅长运用各种奇异法术。楚军或许正盼望着这样的观察良机,即便名义上是合作,最终仍需凭借自身实力争斗。削弱我军兵力,便是间接增强了楚军的实力。依末将之见,不妨与其合作。
张世显既已允诺打头阵,那么就让他们冲锋陷阵吧!”
最后一位偏将看完密信,犹豫片刻后说道:“当前首要之事,应妥善安置那些败退回师的将士们。”
“没错。”秦启轻轻点头:“你亲自前去,令他们在十里之外设立营寨,并告知他们这些都是镇北王施展的幻象...”
若这些人心境沉淀,便尽数带回,令其亲口述说,然而……”
密函虽能暂时隐瞒,然楚卒必言,邯城与安阳城过于相近,魏人大声言语之间,秦军将士皆可闻之清晰。
一旦逃亡之卒归返,宣扬天道神威,军心必将动荡不安。秦启向偏将示意了个眼色。
偏将立刻领会,躬身应诺:“大将军放心,末将必当向他们详尽解释,倘若冥顽不灵,末将自会亲自监督,在此大战终结之前,不让一人返回境内!”
秦启闻此才微微宽慰,命人备齐笔墨纸砚,亲自书写奏折,递呈上层。
表面上他们仅派遣了二十万大军,现今已损失近半,但要满足张世显所提,并非难事。
附近数座城池均在调配兵力,手中握有虎符,秦启可直接调动。
密函中所述无非是解释战败之事,并恳求增援。在攻克北方之地之前,楚秦两国仍可继续联合。
一旦挥师直入,肆虐大魏疆土之际……
秦启目光凝注于魏国皇城,张世显曾言,卧榻之侧岂容楚人鼾睡!
此刻,在御北城大营之中。
陈平案头堆满了各式情报,报告纷至沓来,朱三一边筛选重点信息,一边拣选紧急情报上报。
“秦国已然允诺联手,具体时日尚未确定,但从粮草筹备状况推测,应在三日内。探子回报,张世显的密函已送出三封!”
秦军兵马分批抵达邯城,城小不足以承载如此众多兵马的吃马嚼用,故各部皆携带有十日粮草前行。陈平此前推断,十日应为秦国最为保险的集军时限。
然而不过半日光景,陈平便下令后续部队携带五日粮草出发。这一指令之前,秦启已然收悉张世显的密信。随后,秦启更改为只需携带三日军粮即可!
陈平指尖笃笃敲击桌面,微眯双目询问:“楚国皇城依旧毫无动静?”
情报自然是有的,不仅暗地里联络朝廷重臣,连过往商贾也纷纷被动员起来。
朱三深知陈平心中挂念的是何事:“皇后仍是无法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