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江远志和几位考官虽然是轻声议论,但是周围的人也能听到一些,他们此时已经明白了,原来冷锋真的写出了锦绣文章。
这时已经有其他的文章也写完了,不过他们之中最快的那位,也比冷锋慢了将近两炷香的时间。而且看观其文章,也远远不如冷锋所写的文章精彩,其中的精髓更不是一个级别的。
这让学道看向山长等人的目光都充满了疑惑,那意思是这么优秀的人才,你们有必要花这么大的代价走人情吗?
作为一府这学道,他当然明白这次选拔的前因后果,也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他们甚至可以对圣上的命令阳奉阴违,但是却还是要顾及一点天下人的感受。他们可以将这十个名额内定五个,也可以在剩下的五个之中拿出一两个给自己谋利,但是必须要留下两三个名额给那些有真正有才学的人。
以他们观看冷锋的文章,可以确定这冷锋凭此过秦论一文,就可以力压诸多书生成魁首。那么这个名额,根本不需要借助外力,就非他莫属。
不过这在学道大人江远志来看,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就卖了冷锋一个人情。虽然他是收了冷锋的好处不假,但是人家冷锋是凭真才实学获得这个名额的。
而且一开始,给冷锋走关系的人只是希望能获得一个功名就行了,至于前十的面圣机会,那是提都没提。
这样一来,让学道江远志甚是满意,甚至觉得这冷锋就是想要巴结他,加入他这一派系。所以,在确定排名时,他毫不犹豫的就将冷锋定为榜首。
中午时分,所有人都完成了选拔测试的答卷。
其实真正全部答完的,连一半都没有达到,就是答完的那些人,也有一部分写的连他们自己都觉得看不下去。
不过由于学道大人和其他考官与众位书生之间有一道屏风隔开,考官们能够看到众位考生,但是考生却无法看清考官在干什么。所以,这些考生只是知道冷锋是第一个完成答卷的,而且是远超第二人。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些考官看到冷锋答卷后的表现。所以大多数书生都认为冷锋这般行为是自暴自弃,心里没有把冷锋当回事。
就算冷锋有家财万贯又如何,还不是白丁一个。如果他们能够有幸成为十位面圣之一,就是退而求其次,能够有功名加身,在社会地位上也是不是冷锋所能相比的。
抱着这样想法的人不少,就是杜张两人,此时也有这种想法。在他们看来,自己虽然刚才被冷锋捧了一顿,但是如果能在这次选拔测试中成为幸运儿,以后就不会再看冷锋脸色行事。就是今天被冷锋所羞辱,以后也能找回来场子。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经过了一个中午的休整之后,各位书生们终于迎来他们命运的转折时刻。
这次选拔测试虽然不像科举考试那般严格,但是今天的临江书院也是许进不许出。当然,能够进入临江书院的人也是必须提前获得资格,一旦进入这里之后,无论是谁,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是不能离开的。
经过学道大人和几位考官的共同批阅之后,所有书生的成绩都已经出来的。
其实以这种形式的选拔测试,要想确定名额是很容易的。毕竟在所有人都不会提前知道测试内容的前提下,要求考生在一个半时辰内完成答题是很困难的。
在这个时代,这些书生们大都习惯了科举考试的那种流程。正常的科举考试,时间是很充足的,就是一场乡试,都有好几天的时间。而这次的选拔测试,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命题作文写作,对于这些书生来说还是不习惯的。
这就导致了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答。同样的,这些没有完成作答的书生,他们的答卷是直接被判定为不各格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几位考官的工作量,只要在不到半数已经完成作答的考卷中选拔就可以了。
而且这些已经完成作答的试卷之中,有一些文章明显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缺陷。
所以,虽然看似有一百多份答卷,但是真正的工作量也不大。主要就是围绕那二三十份答卷展开讨论。
在这二三十份答卷之中,有一份答卷是没有争议的,当之无愧的被评为甲上。这份答卷就是冷锋所写的过秦论,无论是从书写还是内容上看,都让人挑不出毛病。
哪怕就是和学道大人同行的书生,也没有一个能够写出比肩过秦论的文章。
学道大人带来的那五人,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只不过由于他们是属于那些派系的弟子,如果不加入地方的书院,是没有资格进入这种选拔的。这些人都是出身名门,无论是见识或是才学,都远超各个郡县的书生。
对于他们来说,加入各个郡县的书院只是走个形式,几乎都会进入各郡县的选拔名额。而且他们的排名都会靠前,甚至是包揽各个地区选拔的前几名。
这也是那些派系之所以同意当今天子的这个计划的原因,因为他们有信心让这个计划为自己做嫁衣。不说他们占据五成的选拔名额,就是那些平民子弟的书生,就算被天子选中之后,他们也有信心让这些平民书生投靠到自己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