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背后有官府背景,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国企。只要县令满意了,那么望江楼这边就没有多大的问题。
当然冷锋供给望江楼的价格也不是像他说的那样,而是只要了八两银子一坛,至于剩下的那二两的差价,就看林升安自己如何安排了。
垄断的生意可以做,但是吃独食和生意却不可以做。独食吃久了,自然也就会没有朋友。
当然,这样一来望江楼卖出去的价格肯定不止十两银子一坛。
能够来望江楼吃饭的客人也都是不差钱的主,花上一二十两银子买一坛酒,也不是负担不起。毕竟比起那些去青楼喝花酒的人来说,这个价格就不算贵了。
临江城有两个地方是高消费的,一个就是望江楼,另一个就是迎春阁。望江楼主要以酒菜消费为主,迎春阁主要消费的是姑娘们。
两者各有千秋,不过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酒水消费大户。
望江楼这边的生意谈妥了,冷锋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找迎春阁。迎春阁的名声毕竟不如望江楼这么正统,而且冷锋现在能够提供的酒水产量只够望江楼这一家消化。经过望江楼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临江仙酿的名声自然会在有钱人的圈子当中传开。
临江仙酿就是冷锋为这酒起的名字。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是不对的,必须要将名气打出来,才能让人知道东西的好坏。与望江楼的合作,既能赚钱又能起到推广的作用,这在冷锋看来是最好的选择。
这几天柴伯已经和小乞丐南下购买酒水,等他们这次找好供货商家之后,以后就会有酒水源源不断的运过来。到时候临江仙酿就会增大产量,就是财源广进的之时。
冷锋前世生活的那个世界,酒水这行业就是暴利,毛利润都是高的离谱。在这个时代,比前世的利润点还要高。毕竟这个时代不怎么讲究包装,以及广告营销,这两项大额开支完全可以节省不少成本。
这个时代三五十文钱就能够买到一斤上等酒,如果是劣等的浊酒只要十来文就能够买到一斤。
以三斤浊酒生产一斤白酒的价格来算,成本价格在一百文钱左右。
这个时代的货币一贯钱等价是一两银子,一贯钱等于一千文钱,这样算下来一两银子的成本可以生产出十多斤白酒。而冷锋对外的售价是十两银子一坛,可见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
而且这还是靠外购酒来进行生产,如果要是自己酿酒的话,这个成本还要下降很多。当然,到后期冷锋也不可能将酒水的价格定的这么高,要分出好几种不同的档次。
和林生安的这次见面之后,等于是将白酒产业的事情定了下来。每天给望江楼提供十坛白酒,后期根据情况再逐渐增加供货量。这还是一天只提供一二十坛的量,一个月下来就是几千两银子的进账,看来果然还是垄断生意暴利。
冷锋虽然将冷二爷的地窖搬空了,获得了二百多万两银子。但是这些银子花一两少一两,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以后要是干大事的话,也支撑不了长时间。只有开辟出源源不断的生钱门路,才能够支撑他的事业继续发展。
好在冷家以前就是经商的,不缺少这里面的门路。特别是柴伯当年跟随冷大财主南北经商,掌握的资源还是很多的,以后都可以用得上。
冷锋这几天很忙,很多事情都要在前往临安之前安排好,毕竟他也拿不准自己会在临安呆多长时间。如果回来的迟了,会错过关键的时间节点,耽误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机会。
特别是洪山庄,现在还有大量荒废的土地。一来是因为人手不够的原因,二来还是生产力严重跟不上。光靠人工来种田,一个人顶多能够耕种两三亩地。而如果有耕牛,那么一个人耕种一二十亩地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冷锋已经拿出一批银子,通过柴伯的关系托人去从北边引进一批耕牛了。
除此之外,冷锋还拿出一大批的银子,安排人去南方去采购粮食。由于临江城有现成的水路运输渠道,只要价钱出到位了,粮食应该很快就能够到达。
冷锋之所以要订购大批的粮食,主要原因并不是洪山庄处于青黄不接之际严重缺粮,而是要应对接下来的危机。因为他知道北方经过蒙古人和金人的这场战争之后,很多地方的粮食几乎绝产了,这势必会对接下来的粮价形成一波巨大的冲击。
更关键的是,根据历史记载,这一年南方也会有天灾,粮食肯定会减产。
手中有粮,才能够做到心中不慌。所以这一次冷锋购粮是大手笔的,直接拿出了五十万两银子,在南方疯狂的囤粮。
当然,冷锋的这一切做的很隐蔽。特别是购买粮食这一块,并没有动用柴伯以前和冷大财主经商时候搭建的关系。
毕竟他要瞒着冷二爷和冷三爷,那些关系他们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如果是私下搞些小动作他们未必会发现,但是这么大的动静肯定瞒不过他们。
冷锋动用的依然还是丐帮的关系,丐帮弟子遍布天下,这个时候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每个人购买几十上百石,要不了多少人就可以分批次的将粮食购买齐全。而且这样操作也是好处,就是不会引起粮价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