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终于到了万众瞩目的日子,来自天下十七路的学子们开始汇聚于皇城脚下。一千二百多名学子,几乎代表了南宋朝廷新一代的中坚力量。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选拔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就算有少数走后门的,但是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可以说,皇帝的这一次突发奇想还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确能够选出一批有用之才。
今天冷锋也早早的就离开了客栈,不过他发现还有很多人比他更早。一路上到处都是一脸严肃的书生,这时候很少看到有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交谈,大家全部都是目不斜视昂首挺胸。
在这一刻,每个人都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虽然还没有见到皇帝陛下,但是这一路上的姿态必须摆正。这就是态度,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四周是否会有朝廷的密探在观察他们。
毕竟这次是皇帝陛下亲自主持的选拔测试,不仅仅关乎是否能够改变自己命运,还要保证不能犯错。这不是正常的科举考试,出现差错最多就是被取消考试资格,但是在皇帝面前出差错,那是有人头落地的风险。
冷锋也走在其中,他发现平时那些见到自己都会远远的点头示意的人,现在一个个即使走到他的面前,也都视若罔闻。
冷锋也能理解这些人的心情,毕竟他们几乎都是平民出身,不要说皇帝了,就是大一点的官老爷平时都很难见到。今天就可以一睹当今天子的真容,内心当中怎能不紧张激动呢!
不过冷锋还是和以前一样,迈着正常的步伐走入了皇城之中。
太学本身就在皇城之内,不过距离皇帝办公的地方有些距离,之前冷锋进皇城的时候,最多就是进出太学,并没有在其他地逛过。所以他对于皇城还是很陌生的,不过好在不需要个人单独前往皇帝老儿的金銮殿,大家先在太学集合,然后再由专人带领前往皇帝那边。
一千两百多名书生虽然人数不少,但是看上去也不算壮观。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是都是书生,而且全部都是还未加冠的少年。
如果放在现代社会,妥妥的都是一个个的半大小子。不过这个时代的成年标准和冷锋当初生活的那个时代不一样,这时候的男子加冠之后就算成年了,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所以,冷锋这些人基本上已经快要达到了成年人的标准。现加上这个时代推崇少年天才,连九岁县令都有过,何况他们这些已经快要达到加冠之年的人。
这些书都穿着儒生长衫,年龄服饰再加上读书人的气质,虽然每个人故意做出一副老成庄重的样子,但是依然摆脱不了那种稚气未干的形象。
而且这个时代的书生可没有什么集体荣誉观念,注重的都是个人形象。所以一千多名书生虽然全部都保持着风度翩翩,但是整个场面合到一起,还是给人一种凌乱的感。如果要是换成军人的话,肯定就是不同状态了。
太学只是相当于一个中转站,等所有人到齐之后,在礼部和司礼监太监的带领之下,一千多名学子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皇家宫殿的方向走去。
南宋朝廷的都城不算太大,加之太学本身就在皇城之内,一炷香多一点的时间众人便走到了皇宫大殿的外面。
虽然这里是皇宫,但是在气势和规模比起北宋的皇宫可要差远了。
从南宋朝廷定都这里之后,他们还没有忘记当年大宋朝的荣耀。关于这一点,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近百年来,南宋朝廷的历代皇帝都将这里叫作临安,其意思也是临时安定的意思,并未将这里当作真正的国都。
每一代皇帝,都还在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回到曾经的京都汴梁。当今皇帝就是这样的人,而且这个念头比以往几代皇帝还要强烈。
现在皇帝陛下以为这个机会就要到来了,所以开始准备复兴之路。这一次的面圣选拔人才,就是其中的举措之一。
所以,对于此事皇帝还是很重视的。在他的案头之上,已经堆放了好几叠纸张,其上记录着的都是这批学子最近在京都的表现。皇帝现在也没看这些,只是将它摆放在这里,等选拔过后,再将那些脱颖而出的人记录翻出来查看就行了。
不然的话,这一千多份记录,你让皇帝翻到什么时候。
此时皇帝正坐在龙椅之上,下面站着一百多位文武大臣,还有一些专门从太学里面宣召而来的皇家教习。
这次的选拔,由皇帝亲自操刀,内阁众臣都很老实,没人在这事上提出不同意见。
此时外面的一众书生已经开始进宫,从进入宫门起,这么多天训练的礼仪就一一用上了。
虽然是面圣,但是并不是真正的让皇帝看看他们长什么样子,而是还要经过再次选拔的。这就相当于科举考试当中的殿试,依然由皇帝殿下亲自主持,所有的士子完成考核之后,大部分人是没有机会和皇帝对话的。
当然在考核之前,皇帝也会亲自出面进行考前演讲。对于这一千多名学子来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这是第一次见皇上,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一千多人中只有极少数人,才会有机会接受皇帝亲自考验。
当然,即使没有通过这次面试的选拔,但是其名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