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杨广已经提出了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案,那么就让临江城那边先尝试一下,如果他们成功了,那么对于其他地方来说也有一个很好的借鉴意义。
于是,在冷锋不知情的情况下,杨广竟然给他来了个神助攻。从朝廷专门下来一道旨意,特许冷锋可以在临江城大量收编流民,而且还特别指出,让冷锋可以将这些流民征招进入他的私人护卫队。
而就在这时,冷锋已经进入大洪山内部七天了。
进入大洪山之后,冷锋就和外界失去了联系。他并不清楚临江城这几天发生了许多事情,甚至有些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
对于临江城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冷锋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推演。包括杨广光等人会暗中使坏,破坏那些流民耕种的土地都在他的预料之内,同时他也做好了有针对性的计划。
杨广等人的反应不难算计,毕竟按照事情的发展情况来看,杨广等人所面临的选择不多。或者说,他们要走的路,都是被冷锋已经安排好的。
如果按照冷锋所计划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那么就是洪山庄出手的时候,可以趁此机会将这些流民组织起来。并且由洪山庄出面,在这些流民当中大肆招收工人。
洪山庄这边的确也是按照冷锋的计划在执行,但是冷锋却没有想到,杨广竟然会向朝廷上奏折,主动提出给他这边增加大量的人口编制。
如果冷锋知道杨广所想的话,那么肯定会给他点一个大大的赞,发自内心的称赞对方真的是一个好人。
杨广的计划无非就是采用火上浇油的做法,既然洪山庄的这把火他无法扑灭掉,那么就让它烧的更加疯狂一些。
这是一种消耗战,在无法利用这些流民冲击冷锋产业的情况下,换一种角度来拖垮冷锋。
这也是一招阳谋,就算冷锋想要拒绝也不可能。毕竟一旦这事通过了朝廷之后,就是属于强制性的摊派,冷锋想要回避都做不到。
甚至杨广还希望冷锋能够拒绝,那么到时候他就有理由针对冷锋出手了。
在杨广看来洪山庄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源,也正是建立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他才会选择动用这一招。毕竟这一招对于杨广来说,已经是有越界的嫌疑了。
本来他和冷锋之间的争斗,应该是仅仅限制于临江城的,但是现在他却上书朝廷。杨广虽然没有在明面上动用杨家的关系,但是以杨家的影响力,杨广这一纸奏折递上去,相关部门肯定不会等闲视之。
这相当于是两个孩子打架,一个有背景的孩子打输了之后,背地里去找关系打小报告。虽然不是家长亲自下场帮忙干架,但是会有人出面拉偏架。
京城之中关于杨广递上来的奏折也传到了皇帝的那里,毕竟北方的流民对于南方朝廷来说,也是一个大事件。
而杨广在折子中说他有一个可行的方案,如果成功的话,可以将这种方法推广普及。
杨广还在奏折中列举了这样做的好处,一来可以节省朝廷的开支,充分发挥地方的能力性。
二来就是地方上的人即使将这些流民收拢了,那还不是在朝廷的统治之下吗!最后只要朝廷给对方安排一个功名或者爵位,也就是等于花了地方的钱,为朝廷发展了势力。
而且冷锋的情况还比较特殊,毕竟皇帝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而且双方之间还有个一年之约。
在临江城还有皇帝安排的眼线,那两人一直没间断的向皇帝汇报着冷锋的情况。
对于冷锋在洪山庄搞出来的那些产业,皇帝也是有所耳闻。不过他掌握到的情况,和外界流传的差不多。他只知道冷锋的酒水和香皂生意很赚钱,至于冷锋在洪山庄中的其他布局,皇帝并不知道。
临江城中那两位大内密探现在虽然没有叛变,但是已经在冷锋这边情报人员的渗透之下,根本探查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而且他们还在冷锋这边情报人员有故意引导之下,经常向皇帝传递一些对冷锋有利的情报。
所以在皇帝的心中,冷锋还是那个积极上向的好少年。
对于杨广的奏折,皇帝也是赞同的,毕竟这种处理方案对于朝廷来说利大于弊。而且对方又是冷锋,冷锋的功名还是皇帝亲自赐予的,就算冷锋拥有数万兵马,朝廷也可以随时征调。
唯一比较担心的就是冷锋有没有那个能力,能够将如此多的流民收拢起来。
皇帝掌握到的情报和杨广差不多,他们都知道冷锋在洪山庄发展出来的这两样产业很赚钱,但是到底赚了多少钱他们也不清楚。
黄将军购买的那些粮食是秘密进行的,别人并不知道冷无涯也掺和了其中。而且粮食的目标太过明显,以那些粮食的规模来看,很多人对于那批粮食的真正流向都是心知肚明的。
就是南方朝廷也知道那批粮食的背后买主,不过他们故意装作不知道而已。毕竟北方的义军是在和异族战斗,有了他们的牵制,南方朝廷的压力也可以减轻很多。
而且这又是北方义军自己花钱购买的,根本不需要南方朝廷付出任何的代价。这对于南方朝廷来说,也是他们乐于看到的。
如果冷锋也能在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