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李北川又看向了蒯良蒯越等人。
李北川走下将台,对众人深施一礼,随机开口道,
“刘表此人不堪重任,坐拥荆襄九郡却不敢向曹操用兵,让天子蒙难,我主汉王不才想当初只有兄弟几人而已,现在坐拥江东各地,声势日渐浩大,不日便会向北方用兵。
我主汉王求贤若渴,你二人乃是当世大才之人,怎肯屈膝在刘表这等碌碌无为之人手下,何时能出头?
你二人何不就此归降我主,助徐庶提领荆州,治理地州出谋划策,以为荆州九郡数百万百姓谋福?”
蒯良蒯越纷纷跪倒在地,“我二人愿为汉王效力,愿为大司马效力,共保荆州,以抗曹操!!”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二位快快请起。”
李北川得荆州九郡,斩杀蔡氏一族,将刘表举家送至会稽,得蒯良蒯越相助,荆州大半文武贤臣皆归降汉王,在徐庶手下为事。
李北川派人遣送刘表家人至江东之时,便有信附上,毕竟自己刚得荆州各地,以防刘备责备,必然写信告知汉王,之前刘备是多次劝阻自己不许进兵荆州。
如此一来,荆州各地除南阳宛城等地,均已在李北川手中掌控。
襄阳蔡氏被屠杀之后,荆州各地算是彻底清除干净。
不过徐庶依然是那个十分好奇的,
“先生,荆襄蔡氏和蒯氏都是当地大族,为何先生对蔡氏有这么大的意见,要满族屠杀,而对蒯氏一族予以重任,莫非是因为蔡氏与刘表之间的关系?”
李北川面对徐庶是一脸无奈,每次攻城夺寨之后徐庶总是要跑来问上几个问题,
“元直,你现在这个习惯一点都不好。”
徐庶也是一脸懵,没错。按照徐庶的做法,若是大军想在荆州快速稳定下来,必须要巴结当地士族大家,而这个蔡氏就是襄阳当地最大的士族,若是得到了蔡氏的支持,其他世族大家必然纷纷相投。
此时斩杀蔡氏一族无疑是埋下祸患,李北川大军进荆州,今天敢杀蔡氏一族,明日就会对其他士族动手。
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之前在江东之时,李北川就全然不同,江东四大家族李北川一一前去拉拢,除了孙氏之外,没有屠杀过任何士族。
就连当初的江东大都督,李北川也仅仅是监禁而已,就算周瑜和孙氏多有关联,李北川也没有下令屠杀周瑜家族,为何到了荆州就不一样了呢?
“先生为何说元直习惯不好,元直只是想不明白,若是先生在荆州有了蔡氏一族的相投,整个荆襄就没有人会对先生有异心,便会纷纷依附。
就算蔡氏曾在刘表在任时专权,多次企图夺下荆州之主的位置,但是那只是对刘表而已。他又怎么会是先生的对手。他。。”
“停!!!”
李北川挠了挠脑袋,对于熟记历史的李北川来讲,刘表死后,蔡氏直接投降于曹操,尽管给自己家族带来了短暂的安全,与荣华富贵,但是刘琮不日便被曹操害死,蔡氏一族也跟着倒霉。
但是最重要的是,李北川记得很清楚,蔡瑁降曹不降刘的原因,一是刘备屈身在刘表之下的时候,刘备参与了刘氏立嗣之事,蔡氏一心离刘表次子刘琮为荆襄之主。
刘备却主张自古立长不立幼,便引起了蔡瑁等蔡氏势力的不满,所以对刘备一路追杀,甚至最后降曹。
但是蔡瑁自小便与曹操相识,刘表死后,刘备势弱,而曹操刚统一北方,势头正盛,而且若不是之后赤壁之战的那场大火,曹操就已经一统天下了,蔡氏若是想壮大自己家族,投身曹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没什么,你要记得一件事,蔡氏是可以左右荆州之主的人,手上权利极大,若是留下蔡氏在襄阳,我想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在西川收到徐庶身死的消息。
但是蒯良不同,他们只是刘表的臣子,无法参与荆州权力的问题,所以蒯氏一族可留。
元直你要记住,但凡跟权利沾边的事情,一定要杀伐决断,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江东主张汉王将孙氏屠杀殆尽,哪怕是远在天边的孙氏宗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孙氏灭尽,江东人人自危,尤其是这些名门世族,所以那时就算我不出面,他们也会自己找上汉王,依附汉王。”
“元直受教!!”
“我们现在的目的是统一天下,我可不希望我在前线攻伐,后院起火。”
李北川说完看徐庶低头沉思,继续说道,“元直,现在虽然荆州各地已尽归汉王,但是各地太守我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换上,这段时间你要在荆州挑选人才,尽早将各地太守换成自己人。
我在西川的攻伐之路可能没那么顺利,所以你要在最短时间内将荆州稳定下来,西川谋臣高士众多,西川必定是一场苦战,但是连年苦战,我早已疲惫不堪。
说不定哪天就会卸任大司马之职,回乡下种地,你要早日成长。孔明在江东辅佐汉王,士元在蓟春防守曹昂,而你要在荆州抵抗曹操大军,切记不能懈怠。”
“元直都一一记下了!!”
“如此便好,带兵打仗还真是累人,早知如此我就回乡下种地了。”
“哈哈,先生说笑了,值此天下大乱之际,像先生这等大才之人,在乡下种地,岂不是埋没了人才。”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