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只是轻轻地拥着吕氏,眼神深邃中透露出一抹不忍。让吕氏成为太子妃,这决定是他做的,当时并未像父皇那般深思熟虑。
他饱读史书,甚至涉及各朝帝王的日常记录,深知后宫亦非安全之地。
如果吕氏仅是普通妃嫔,未来在后宫争斗中,她或许无法胜过任何人,没想到她竟也会为朱允炆动了其他念头。
朱标欲言又止,没告诉吕氏朱雄英尚在的事,他想,以后有的是时间说。不过,这样的秘密也藏不了太久,朱元璋已有意公开朱寿的身份,只待一个合适机会。
\“你先回去吧,去父皇那里请罪的事,我来办。\“
朱标把吕氏送回房间,轻柔地安抚了几句。
夜已深,宫中灯火摇曳,朱元璋正批阅着呈上来的奏折,年岁渐长,他已不复当年的精力充沛。
朱标走进殿内,老太监正欲唤醒朱元璋,朱标摆手示意不必,径直走入内室。这小小的细节,足以显现朱标作为太子的权力几乎等同于皇上了。
\“标儿来了啊。\“直到听到脚步声近,朱元璋才抬起头,轻声道。
\“父皇应该找翰林学士帮忙分担。\“
朱标熟练地分类那一堆如小山般的奏疏,这种事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夜已深,我已经让他们回去了。\“
只有他们父子二人时,朱元璋也不会刻意维持皇帝的威严。
\“至少让老太监来辅助您。\“看着朱元璋头上斑白的头发,朱标有些心疼。
\“这么急着想掌权?\“朱元璋批完手头的奏疏,笑着问。
\“父皇明察,我不是这个意思。\“
朱标轻叹一声,他父亲对权力的掌控欲太过强烈,不愿分权。对于朱寿的提议,朱元璋虽听进去了,却不改,朱标则在思考如何做出改变。
他既是传承也是开创,父皇的政策要延续,但交给朱寿的,必须要有变革的空间,朱寿那小子和父皇一样固执。
\“你打算怎么处理吕氏?\“朱元璋平静地问,锦衣卫的情报早已传来。
\“我不担心她,更担忧的是允炆。\“
朱标一边帮朱元璋磨墨,一边忧虑地说。毕竟血浓于水,朱允炆已被视为皇长孙培养多年,不少官员都寄希望于他。
\“废了吕氏的太子妃位,允炆就失去了嫡子的身份,可你偏不肯。\“
朱元璋略带不满,他当然能强行执行,但自从见过朱寿后,朱标像变了个人,变得果断。朱元璋欣赏儿子的变化,皇帝就该这样,只是这变化让朱标敢于直接反对他的意见。
仅仅回来的这些日子,父子间的争执和交流比过去一年还多。
\“直接做自然简单,但我还是想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
朱标平静地说,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归根结底,这只是自家的事。
\“若想不通,不如问问寿儿,\“朱元璋笑道,\“那小子鬼主意多。\“
\“他给我的感觉太成熟,完全不像十五岁的孩子。\“提起朱寿,朱标说。
\“贫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自然要成熟些。当年我为生计,也见识了不少人间冷暖。\“
朱元璋笑着回忆,正因为如此,他觉得朱寿和自己很像。
朱标只是摇头,那不只是成熟,更像是看透红尘,随时准备出家的样子。
\“今日五弟来找过我。\“
朱标勉强转换话题,五弟即周王朱橚,去年未经许可离开封地来到凤阳,惹得朱元璋大怒,本要将其贬至云南偏远之地,后来又改变主意留他在京,只是不得上朝。
\“他对新的宗亲俸禄也有意见?\“朱元璋问。
\“倒不是不满,五弟对医药很感兴趣,组织李恒等人编纂医书,书未完成,俸禄减少,恐难以维系。\“
朱标实话实说。
\“那还不是不满!那些没用的医学,值得花大价钱去搞吗?\“
提及中医,朱元璋就来气。
\“儿臣自作主张已给五弟拨了款。\“
\“你呀,算了!\“朱元璋本想责怪,但想到那些药哪比得上朱寿那儿的好,真不知费那劲干嘛。
\“也因此,五弟同意削藩。儿臣想着在宗人府设立一笔基金,宗亲中有著作或建树者,可予以资助,一旦发现欺诈,宗人府有权惩处。\“
朱标的想法并不超前,许多大家族内部也有类似的奖罚机制。他们朱家虽握有天下最高权柄,但在宗亲管理和约束上,还不如一些历史悠久的家族完善。
\“好主意。\“朱元璋此刻也意识到其中的好处。
\“不过,大多数宗亲仍不满意。\“
朱标感到无奈,他预料到了阻力,但没想到会这么大。藩王们手握实权,兵马田产皆有,削减俸禄意味着幕僚和士兵都将减少。
\“无碍,此事由朕承担。待朕的孙儿们齐聚京师,一切自会安定。\“
朱元璋让朱标放心,削藩本就是为了修正过去的错误。
派发削藩令的同时,也要求各藩王的嫡长子进京,为此,朱标才透露了朱高炽他们即将来京的信息给朱允炆。老朱这招不可谓不狠,既要求质子又行削藩,摆明了不容拒绝。
他明白,这事只能自己来做,恶人也得自己当。若等到下一代乃至下下代,恐怕就没这么容易处理了。
\“下次休息时,儿臣想陪父皇一起去看寿儿。\“朱标这才说出此行的主要目的。
朱元璋看着朱标,无奈而笑:\“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