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在工业区转了1圈之后,天已经要黑了。按计划到了他离开的时候。
他在工业区的码头上直接登上了“复兴号”巡航舰。
等待吃晚饭的过程中,他跟彭玉麟1起交流了巡视的感受。
彭玉麟的感受要更深1些,他还是第1次到广州来。
以前就知道广州有十3行,这里的人会做生意,粤商与其他地方商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会直接跟洋人做生意。
很多粤商甚至自己走出去,将生意做到了南洋。
但是他也知道广州很乱。华族之前,广州3天两头被外敌入侵。
洋人的炮舰动不动就开进珠江,到广州城外轰几炮。
清军在江口设置的炮台根本就挡不住人家。
但是现在的广州百姓却生活在安定祥和的环境中。
洋人的商船只能到港岛上交易。他们要到广州落地必须要有人担保,交1笔保证金,还要办理繁琐的手续。
与广州城池1江之隔的海珠岛上,1座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不要看现在还只是1些工厂。
在岛屿的内6,配套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很快就会建立起来。
哪怕是官府不出面,那些商人自己也会出钱去将那些功能区给建立起来。
因为工人们不可能每天乘坐渡船来工厂上班。
华族的几座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将工业区建立在新的地址上,就是为了带动新城的建设。
新城也会采用新的模式,没有城墙,街道笔直,还有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这就是1张白纸上好作画了。
从福州到厦门再到广州,彭玉麟对华族的治理模式渐渐熟悉起来。
华族并没有像很多朝代1般,在王朝初期的时候采用无为而治,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地方治理中去。
在乡村进行土地改革,建立生产队,将土地合理地承包给农民。选派大队长管理农村,在农村建立民兵,消除去地方士绅对农村地区的控制。
生产队长和民兵队长,1个管理民政税收,1个管理治安,基本上杜绝了某些家族1家独大的局面。
在城市,则大搞工业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发动地方上商人和市民的建设积极性,还利用官府手中掌握的资源自行投资。
以前的官府要去做生意总是被士大夫骂作与民争利,但是华族有专门管理官办工厂、商行的商部。
这是华族官府中最重要的官府部门之1,每个行省还有自己的商业厅,管理省属的企业。
而这些企业很多还都经营得不错,没有因为是官办而变得效率低下。
满清朝廷手中其实也有1些工坊、厂矿,大都在内务府的手中,有些工坊由皇帝亲自派遣的太监监管。
但是这些工坊很多都经营不善,赚钱全靠垄断和对商人的盘剥。
华族却能够通过1套严密的制度,让这些官办的工坊与商行与民办的1般地位,平等交易。
还能避免大部分因为管理产生的弊病。
这大概就是董良所说的以律法和制度来管理国家。官员只是制度的执行者,他们甚至连解释律法、制度的权力都没有。
“雪琴,你在广州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董良问道。
彭玉麟摇头道:“属下觉得广州的发展很好,这里非常有活力,在商业方面甚至超过了福州。”
彭玉麟确实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他也不会为了否定而否定,去鸡蛋里面挑骨头。
“广州的商人比其他行省的更加活跃,他们有百分之9十都加入了复兴会,有5人进入了省复兴会理事会。”董良道。
彭玉麟还没有琢磨出其中的问题,董良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突然觉得这似乎也不是1件坏事儿。
站在元首的位置上,他觉得这是1种潜在的威胁。但是站在1个穿越者的角度,这事儿似乎让他的重生经历更加有意思了。
“算了,不说这个事情了。雪琴,你赴任交州之后,要继续发掘那里的商业潜力了,我们可以将交州廉州和海南岛西部看作是1个经济圈,海南有铁矿,你们有煤矿,交州还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依托石碌铁矿再打造1个煤铁共同体来。短期内,我们的钢铁还有缺口。”
“另外,交州的水利资源丰富,元江(红河)和沱江(黑水河)的上游可以修建水坝。这虽然是大工程,但是能够很好地改善交州经常洪水泛滥的问题。治理了洪水,这里又将成为我华族的另外1个大粮仓。”
元江3角洲在后世就是重要的粮仓,这里和湄公河3角洲养活了安南上亿人口。
但是此时元江还没有被治服,经常泛滥成灾,修建水坝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以后华族的水电技术成熟了,还可以在上游修建水电站。
“是的,元首,民以食为天,咱们的粮食现在需要大量进口,这不是长久之计。属下也觉得,粮食自给自足才是最稳妥的。”彭玉麟道。
他知道华族每年需要用大量的资金从南洋地区进口粮食。很多南洋的华商因此大发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