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伦死后,大权旁落司马囧,司马颖和司马颙也都被分派了要职。
卢志向司马颖进言道:“此次司马囧能够入京,您居功至伟,理应得到封赏。但若他邀请您一同辅政却是万万不能答应,因为一山不容二虎。您应以家中妻子生病为借口请求离开,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将来与他在利益上的冲突,还能赢得四海人心!”司马颖同意了,写信向司马囧拜别。
由于司马颖是皇帝司马衷的亲弟弟,司马囧对他一向小心尊重,看到书信后立刻出城相送,骑马追了很久才追到,最终二人挥泪告别。谁知不久后,他便和司马囧撕破了脸。
据史书记载,司马颖虽然外形俊美,但是办事糊涂,不爱读书,不过性情敦厚,愿意信任他人,将政事全都交给卢志打理,这为他赢得了美名。等他返回邺城(河北)后,按照卢志的建议先行推辞了朝廷赏于自己的特权,反而为他人请功,然后又恳求开仓赈济黄河以北的饥民,还特意打造了八千具棺木来安葬战死的将士,收获了众多赞誉和威望。
司马囧眼见朝野内外对司马颖越来越尊崇,司马衷又没有子嗣,如果将来改朝换代的话,身为至亲的司马颖必是众望所归。为了能一直独揽大权,司马囧强行册立司马衷的侄子为皇太子,自己则担任太子太师,此举引来了司马颖的愤怒。
得志之后的司马囧开始变得铺张浪费,大兴土木,为了建造华丽的府第破坏了很多房屋。还沉迷饮宴游乐,经常不上朝处理政事,安卧于家中等百官前来。朝野内外都对他十分失望,一些敢于直言之人偶尔上奏立数他的过失,司马囧也还算虚心,每次都谦虚地接受批评,然后坚决不改。
司马囧手下有个官员名叫张翰,本是吴国人,眼见司马囧已有灭亡之相,担心牵连于己,又看到秋风吹起,便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三味小吃:菰(gu)菜、莼()羹、鲈鱼脍(kuài)。这个菰菜,就是咱们现在吃的茭白,口感清新鲜脆的一种蔬菜。而这个莼羹,则是用水生的莼菜来煮制的汤羹,口感细腻爽滑,有道西湖莼菜羹十分闻名。至于这个鲈鱼脍,就是活鱼生吃,以保留鱼肉原本的新鲜之味,此吃法春秋时便有,一直传到唐朝被日本人学去,才有了如今的生鱼片。
想到这些美味,张翰这个吃货不禁又流口水又想家,不禁叹道:“人生贵在能顺从自己的心意,要富贵何用?”于是就去找司马囧辞官离开了,展现了中国文人独有的洒脱与浪漫。
张翰离开后没多久,司马囧便成了众矢之的。原来,司马颙本来依附司马伦,因实力不足才不得已又投靠了司马囧。司马囧嫌他是墙头草,总是排斥疏远。司马颙内心不安,于是暗自集结了十万兵马,交给张方统领杀向洛阳,还派遣使者叫上司马颖。卢志苦劝司马颖不要前去,但他没有听从。
一同联合的还有长沙王司马乂(yi),他也是个墙头草,之前帮助司马囧讨伐司马伦,如今又要反叛司马囧。他表面装作忠诚,然后趁司马囧和张方在前线对阵时突然带领手下闯入宫中,关闭各个大门后,逼迫司马衷下诏捉拿司马囧。
当天夜晚,司马乂便和司马囧在城中混战,飞箭如雨,火光冲天,被波及而死的大臣尸体有如山丘一般高高堆起,就连司马衷也几次差点被箭雨射到。
双方交战了三天,最终司马囧兵败被俘。司马衷可怜他,想要放他一命,但是司马乂又怎会留下他这个威胁,命人砍下头颅后传视三军。
和其他叛臣相比,司马囧着实有点冤,他的所作所为并未伤天害理,只是成了其他几位亲王贪图权力荣华的牺牲品。
司马颙和司马颖本想除掉司马囧而自立,结果被司马乂捡了个便宜,内心愤愤不平,于是又开始谋划除掉司马乂。卢志劝司马颖道:“您之前已为社稷立下大功,得到天下归心,如今更不能急于争权。应该细水长流,坐观他人争斗,才是成就帝王霸业的上计。”事实也证明了卢志此议的高明,西晋末期的这场动乱确实是谁后动手谁得利,只可惜当时一心想要争权夺利的司马颖根本听不进去。
于是司马颙和司马颖联合上书,直指司马乂独断专权。之后,司马颙任命张方为将,率军七万东出函谷关(河南)攻向洛阳,司马颖也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从北面协同进攻。
张方连战连捷,很快就势如破竹地攻入洛阳。结果就在进攻皇宫时,张方的将士远远看到司马衷的车驾后突然慌乱,很多人都放下武器不愿进攻,反被司马乂打得溃不成军,不得不退出洛阳。
众将领十分恐惧,恨不得连夜逃跑,张方却谈笑自若:“胜败乃兵家常事,善于带兵之人往往能反败为胜。司马乂眼见我们败退定然放松防备,可以出奇制胜。”于是张方佯装退兵,趁夜色潜行到洛阳城外偷偷高筑堡垒,将城中层层围困,转而不再与司马乂正面交锋,改打消耗战。
司马乂自从取胜后就骄傲自大起来,根本没把张方放在眼里,等他反应过来,对方的防御工事已经建成。之后司马乂数次带兵想要冲出城围,却都被张方打退,只能坐视城中补给越来越少,军队士气越来越低,而司马颖的援军也越来越近。
眼见二王军队合兵一处,锐不可当,无奈的司马乂只能写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