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嫂,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把自行车还给我老表然后再找苗二娃拿钱。”于兴才连忙道:“这是我老表和我大侄女大家都是熟人行个方便。”
“呵呵,于兴才,你才好耍呢,啥子叫还给你老表,这是我家的自行车,还给哪个?”
于兴才看向杜红英父子俩:“老表,这车确认是你们的?”
“那肯定啊,我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好多年了,自己的东西还是认得到。”
“我骑的是我三弟的自行车,也是买了好多年了,当然是我们的。”
杜红英没说的是,因为杜红卫怕小偷惦记,家里的三个自行车都做了印记,今天这个女人鸭子死了嘴壳硬是要付出代价的。
“黄三嫂,我老表和大侄女都认过了,确实是他们家的,你看……?”
“于兴才,你别以为你是尖子山村的村长我就给你面子,你算哪根葱,你给我滚远点,别影响我的生意。”
就在几人争执声中已经围了不少的村员看热闹。
“黄三嫂,我也认出来了这两个自行车就是他们的,是我二娃子偷来卖给你的吧,你还给他们吧,我回头让我二娃子把钱还给你。”
“苗大嫂,你怕是老颠东了哟,你说各人的儿子是小偷?”
“我二娃子是啥子人大家心里都清楚,我这张老脸早就没有了。”
村民们就议论开了。
纷纷说苗二娃确实手脚不干净,兔子不吃窝边草,他偏偏专门围着窝边搞。
代销店仗着有点关系简直了苗二娃联合起来搞了,什么都销到他这儿。
“苗大嫂,你走你走,你儿子是小偷关我什么事儿,别在我这儿来臊皮。”黄三嫂直接上手推苗大嫂:“你养了个手脚不干净的儿子关我什么事儿,还带着人到我这儿来闹事。”
“住手。”杜红英道:“这车是我们的,我再说一次,购买赃物也是犯罪。”
“放屁,哪儿来的哪儿去。”
“你……”于兴才着急上火:“黄三嫂,你莫要这样子。”
“表叔,麻烦你去报一下派出所。”
杜红英就不信了,自己的东西丢了就拿不回来了?
“黄三嫂,你莫要……”
“快报快报,不报老娘还要去报你们来抢东西了。”
于兴才气不过,转身就看到一个小伙子骑着自行车从镇上回来。
“赵卓,麻烦你骑到自行车给我跑一趟镇上派出所帮忙报个案,我老表的自行车掉了。”
“噢,好,我立即去。”
赵卓是个热心肠的小伙,立马就骑车去报案了。
半个小时后,杜红英等来两个骑自行车的公安。
“哪个报的案,咋个回事儿?”
“是我报的案。”杜天全走过去:“漆同志,兰同志,不好意思麻烦你们跑一趟了。”
“哎呀,是杜书记,杜书记,您这是?”
“我和我女儿去尖子山村走亲戚,自行车放在山下苗大嫂家,下山来时自行车跑到这家代销店来了,这家店主不还给我们,只好报警。”
“哟,两位同志和这位什么书记是认识的啊,那不用说,你们官官保护会包庇他们哟?”
众人……
“同志,不用包庇,这自行车是不是我们的只需要你们去看一眼就知道答案了。”杜红英这才说道:“我家自行车的座凳下面刻有字,一辆上写着这三个字,一辆上写着这三个字。”
杜红英从捧挎包里掏出钢笔和笔记本分别写上BTQBHW递给他们。
“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这……啥意思?”
两个公安同志不理解,连着杜天全都不知道这事儿。
不过,他们还是去看了。
“确实有。”两人走过来问:“杜书记,这是你们打了记号的啊?”
“啥子记号,那是车子的牌子。”黄三嫂到现在还不承认:“哪个自行车都有。”
“呵呵,赵卓,你的自行车有没有?”于兴才就知道绝对是这个女人在狡辩:“你快看看。”
“叔,看啥,自行车上有啥?”
“有这几个字,你看看你的有没有,我们也看看我们的有没有。”两个公安连忙去查自行车,结果,三辆自行车都没有。
“公安同志,赵同志,你们的不可能有,有也不可能是这几个字。”杜红英笑道:“这是我家三弟淘气,为了防止自行车被偷特意打的记号,BTQ是杜天全拼音的前三个字;BHW是杜红卫拼音的前三个字。”
此话一出,众人唏嘘不已,看着黄三嫂。
“骗人,那就是自行车的牌子。”
“这位同志,你如果不把自行车还给他们,我们就公事公办带你去派出所一趟。”两位公安已经不止一次来这个代销店办事了,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个代销店有点关系。
都知道买东西是在供销社买,而这个地方打着离镇上远的旗号办了一个代销店,这年头普通人家哪有这能耐把供销社的东西拿到这儿来卖。
人证物证俱在,黄三嫂最后没辙,只好让杜天全父女俩把车骑走。
于兴才送父女俩一段路。
“这家店有后台?”杜红英问。
“你咋个晓得?”于兴才惊讶了。
“没后台那两个公安就应该公事公办了。”
公事公办不应该这么简单。
“是有后台,听说他家有亲戚在县里面当官。”
正因为如此,于兴才才没将杜天全是公社书记的事说出来。
他怕黄三嫂找到他亲戚给杜天全放烂药。
“当什么官的?”杜红英却是不信邪。
当官的自己脚脚爪爪都不干净还想咋的?
“不清楚,反正听说是大官。”
“姓啥子晓得不?”
“不晓得。”
这就有点难办了。
大海里也捞不了一根针啊。
“算了,红英,我们的车子拿回来就好。”杜天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看来以后我不能把车放他家了。”
“千万莫放了。”于兴才道:“你可以再往前走一段路,骑不动扛也可以扛到桥那头,有三个娃儿的那家人靠谱,寄放的东西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杜红英一下就想起那三个娃娃,有两个都到了上学的年龄还没书读。
“表叔,那家人属于你们村不?”
“不属于,是山下村子的,不过都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