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李承乾和魏征说话时避开了人,但皇宫没有秘密,尤其对于它的主人而言,于是二人的话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耳朵里。
听到李承乾对魏征说的话,李世民心中极为爽快。
就是这样!魏征就是忘了初心!当初说好的要与他做明君贤臣,现在就剩在他身上挑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揪着不放,再继续这样下去,魏征能不能做贤臣不知道,反正他是做不下去这个明君了!
随后又是感动。承乾肯定是看不过他老是被魏征惹生气才跑去劝解的,宝贝儿子就是孝顺,知道心疼他这个父亲。那话说得也好,不愧是他家承乾,就是聪明。
然后又开始唏嘘,虽说魏征对他确实有些过分,但细细回想起来,他也不是全无错处的,魏征到底是为了他和大唐好,他有时候是有点太不领情了。
李世民反思了一下自己,颇为唏嘘地让人请魏征过来。二人抵足夜谈,不知道具体说了什么,反正第二天魏征从太极殿出来的时候眼眶都有点发红。李世民还指派太医去给魏征看腿,流水的好药送到他府里,殷切叮嘱魏征好好养病,表示朕和大唐不能没有魏卿云云。
臣子们看得一脸懵,心里有点毛毛的,猜测魏征是不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否则圣上怎么会说出这种话,他们不是相看两厌吗?
与此同时,李世民一大清早就把李承乾叫过去,兴奋地宣布:“魏征答应以后不在小事上为难我了!”
李承乾也很惊喜:“那太好了!”
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不知道后来李世民和魏征说了什么。
他问李世民,李世民轻咳一声:“就是就着你的话说了点,没什么要紧的,主要是你的功劳。”
其实昨天晚上他和魏征彻夜长谈,互相说了很多心里话,动情处二人又哭又笑,只是这些李世民不好意思让李承乾知道。
他转移话题,喜滋滋地搓搓手:“好久没有打猎了……”
李承乾:“……你如果敢去打猎,信不信魏伯父当场撕毁盟约?”
李世民哀叹一声,只能忍痛放弃打猎,打算先从小错犯起,一点点试探魏征的底线。
李承乾:“……”
好在魏征的底线足够高,保证李世民翻不出天去。
接下来一段时间,李世民活像是刚出五指山的孙猴子,蹦哒个没完。斗蛐蛐养猎鹰、跑马蹴鞠、还亲自排演舞乐,恨不得上天。
他拿捏着分寸,都是趁空闲时间玩,并没有耽误正事,才没有惹怒魏征。
李世民玩得高兴,其他臣子却精神恍惚。
一开始他们没有把李世民的玩闹当回事,只是心疼圣上又要被魏征骂一顿。还感叹圣上都快做祖父的人了,还是九五至尊,玩点小孩子玩意儿都得避着人,一不小心就要被骂,想起来还挺可怜的。
但随着李世民不断作死,且明目张胆毫不掩饰,而魏征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众人也逐渐回过神来。
感
情这两个人和解了啊!
然后他们就更迷惑了,这两个人也能有和解的一天吗?
还是那句话,皇宫里没有真正的秘密。李承乾和魏征的话没有传到外头去,但二人相见却是很多人都看到的,没过多久魏征就被叫去御书房,之后二人关系就缓和了,可见此事跟太子脱不了关系。
不少人心中感慨:还得是太子啊,魏征这样的刺头都能拿下!
*
“拿下刺头魏征”的太子殿下正在看一份奏表,这是边关守将送来的,说吐蕃遣使来唐,已经到了大唐境内,他们将会护送(同时也是监视)对方一行入长安。
这已经是十几天前的消息,使团脚程慢,大概再过月余可以入京。
长安没什么需要准备的,虽然异国来使算是大事,但大唐这些年接待过的使团不知凡几,已经见怪不怪了。倒是吐蕃这次来使有些奇怪。
李承乾:“他们去年冬天才来过,怎么不足一年又来了?”
按照大唐到吐蕃的距离算,上一批使臣回去没多久,这一批就出发了吧?
苏琛如今是正六品上的詹事丞,差事和从前差不多,还是协助李承乾处理政务。拖他的福,李世民和陆德明考核过李承乾的学问后,免了他每天去学堂读书。不过也没有闲着,除了坚持每天读书一个时辰外,他要处理的政务也变多了。
李承乾合理怀疑李世民是故意把政务推给他,好腾出自己的时间用来玩。
苏琛听见李承乾的话,想了想说:“许是吐蕃使臣见识了大唐繁盛,他们赞普想要归附吧。”
李承乾深觉有理。
不是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而是以大唐如今的富庶和武力,在这片土地上就是无敌,小国想投靠过来寻求庇护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吐蕃以国土面积看不算小国,但他们穷啊!
二人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苏琛又提起另外一件事:“昨天我休沐回家,王敬直来找我了。”
“找你了?”李承乾有些惊讶地问,“他想通过你见到我?”
苏琛点点头:“他是这么说的。”
“不用管。”李承乾低头继续看奏表,淡淡道,“听说他经常去三姐在宫外的府上求见,还写信给三姐,三姐一直没回应。怕是没有办法了才想求到我头上。”
苏琛:“这种事殿下还是不掺和为好。”
“若王敬直是个好的,我帮他和三姐劝和劝和也不是不行,可是王敬直此人……”
李承乾轻哼一声:“王敬直这人才貌家世倒不错,对阿姐也算有心,可他在家事上实在有些糊涂。当初王珪夫妇想让阿姐把公主府选在王家附近,王敬直竟就巴巴跑去和阿姐商量。这次王珪在婚礼上给阿姐难堪,他也不曾阻止。”
也可能是阻止了但没成功,但对李承乾来说都一样,只是无心和无能的区别罢了。
当然了,这些对三公主而言不是大问题,她是君,只要自己能立住,王家人便不敢欺到她头
上,这也是当初李承乾觉得不妥却没有阻拦的原因,身为皇室公主,三公主的人生容错率比普通女子大得多。
但如果三公主想要放下,李承乾当然会支持。王敬直又不是优秀得多出众,最大的优势不就是三公主对他的情意吗?
*
一个月后,吐蕃使臣在大唐军队的护送下风尘仆仆来到长安。李世民设宴接待了他们。
宴席上,吐蕃使臣送上给大唐的礼物。都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但李世民很给面子,笑呵呵收下。
“吐蕃赞普有心了。”
和李承乾一样,李世民也认为吐蕃使臣此番前来是为了投靠大唐,毕竟不是第一次了。自从东突厥被灭,主动投靠大唐的国家不少,多吐蕃一个不算多。
他对吐蕃的态度还算满意,心中也认下了这个小弟,虽然穷了点,但李世民并不在乎,反正所有小国在大唐跟前都挺穷。
酒过三巡,吐蕃使臣端着酒杯站起来,朗声道:“久闻大唐与天可汗之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小臣敬天可汗一杯,望大唐与吐蕃友谊长存!”
李世民微笑着举杯,心道正题来了!
大臣和宗室们也如此想,纷纷坐直了身子,只等着见证吐蕃归附,大唐再添一属国的一幕。
吐蕃使臣:“为表吐蕃与大唐交好之意,我国赞普愿迎娶大唐公主为王后。”
话音落地,偌大的殿宇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沉默了,不知道吐蕃哪来的自信,居然敢要求公主下嫁。从前倒是有小国提过,但自从东突厥被灭,便没有人敢起这个心思了。
本以为以大唐的强盛,这辈子都不会再遇到这种事,没想到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国就这么提了出来,众人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片刻后,席间一个年轻官员站起来斥责吐蕃使臣:“放肆,小小吐蕃也敢求娶我大唐公主!”
吐蕃使臣见这官员言语中对吐蕃十分轻蔑,面上也显出恼怒之色,但很快又压了下去,带着几分傲然道:“吐蕃不比大唐地广物丰,人口也不如大唐多,但我们每一个儿郎都骁勇善战,上了战场都是以一敌五的好汉!”
听着使臣含着显摆和威胁的话,再看吐蕃使团的人个个与有荣焉,大唐众人都有点一言难尽。
这吐蕃办什么事前都不打听打听消息吗?没听过大唐对东突厥之战吗?大唐都开始用火炮了,他们怎么还在显摆兵力啊?
吐蕃自然知道火炮,只是没当回事而已,聪明人格外容易自以为是,尤其是松赞干布这种年少有为的英主,他顺风顺水地达成了吐蕃先人想都不敢想的成就,理所当然把自己当成世界中心,对超出理解的东西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就像现在的李世民,如果不是李承乾给他洗脑多年,听说宇宙飞船大概也会嗤之以鼻吧?
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东西?
但大唐是真的有火炮,所以李世民可以泰然坐在龙椅上,看着吐蕃使臣的小丑行为,心中一点多余的怒气也没
有,脸上的笑容都没变过。
吐蕃使臣:“我们赞普十几岁统一吐蕃,文治武功样样卓绝,与天可汗陛下同为当世英豪,今日结为亲戚,日后大唐便可与吐蕃守望相助。”
大唐众人:……
先不说松赞干布能不能与李世民相提并论,但若说吐蕃与大唐守望相助,这应该算是登月碰瓷吧?
年轻官员又想开口斥责,李世民却摆摆手让他退下。何必多费口舌,没得失了上国气度。
他微笑道:“吐蕃赞普的心意朕知道了,只是大唐公主不会和亲,此事不必再提了。”
这就是说不止不会嫁公主给吐蕃,以后也不会令公主和亲。自古以来和亲都是稳定边疆的重要手段,李世民此言也算古今少有。但在场之人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笑话,以大唐现在的国力,还需要安抚藩属国吗?
不安分就打一顿!
房玄龄笑呵呵接话:“吐蕃若想表示与我国交好之意,可以派人来大唐求学,大唐对待友邦向来不吝教诲,国子监便有各个属国的留学生。”
吐蕃使臣深感不悦,吐蕃兵强马壮,岂是那些小国可以相提并论的?他们实力不济,只能投靠大唐以求自保,吐蕃可不需要!
他还想要再说,李世民却已经扭过头和李承乾说话,没有再听了。
使臣只能坐了回去,决定之后找机会再提。
只要唐皇答应公主和亲,他们便会要求在嫁妆里加上种子和各种书籍,陪嫁人员里也要带上农人和匠人,听说大唐格物学很厉害,也要带上几个相关人才,有了这些,吐蕃便可以快速发展起来,不用过从前的苦日子了。
使臣想得很美,可惜之后几次想提起,都被其他人打岔子糊弄了过去,等到宴席结束也没能再说起这个话题。
不过使臣不慌,他们还要在大唐待一段时日,还有的是机会见到大唐皇帝。
但他们没想到,之后他们多番上表请见却都石沉大海,再也没能得到面见大唐皇帝的机会。
眼看着目的是达不到了,使臣也不能一直留在大唐,无奈之下只能启程返回吐蕃。
心中却暗恨不已,大唐皇帝对他们如此轻慢,显然是不将吐蕃放在眼里,回去后一定要好好与赞普说一说,届时重兵压到大唐边境,还不是要将公主嫁到吐蕃?!
千山不关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