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还没有完全收拾好,两个妹妹坚决不让文舒起来,她们自己收拾。
但文舒却觉得她没什么大碍,只看着两小只收拾哪里过意得去。
文舒撑起身体,先检查了番她们从东北带回来的东西。
这些东西吧,在路上的时候看着大包小包,实则并没有啥,主要就是全家的旧衣服,一些书籍。
文舒有些费劲把一个藤箱搬上桌子,打开,从里面一件比较厚的衣服夹层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木匣子。
木匣子上了锁,她回忆了一下,从脖子上挂的一个小包包里拿出一把小小的钥匙。
打开木匣子,里面是一些钱和一些全国通用票。
不得不说文舒真会放东西,可也因为这样,两个妹妹因为自己身上没有钱,不得不把她从医院接回来。
文舒看着这些面额不大的票子头有些痛。
她数了数,包括身上的零钱在内,三姐妹的全部家当就只有八十七元两毛三分。
这点儿钱能做什么?
文舒捏着一张五元“大钞”小小叹了口气,以后可艰难咯。
现在她是妥妥待业青年——在东北,父母去世后她顶替了一个名额,在农场小学当这数学老师,回到京城可没有工作指标。
现在的工作可不好找,如果是要等居委会安排,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这点钱居然还能在京城维持半年开销。”
文舒仔细回忆了下时间,现在是八零年,八十七元还很值钱,购买力非常强。
当然,能维持半年开销的前提,是只保证三姐妹能勉强吃饱,其他的就不要多想了。
“大妹才十六岁,她得好好读书;小妹才二年级,这个家现在就只能指望我咯。”
文舒小心把钱收好,又把藤箱放回去。
哎,这个家真的很逼仄。
小小的地方,除了三姐妹睡的上下铺,就只有一张桌子,一个衣柜。
三姐妹要是同时站在屋里,转个身都很难。
文舒心里也清楚,她们回来还能安排这样一处栖身之地,已经算是她们幸运。
很多能回城的人,比她惨的多了去了。
做人呢,要知足,要在知足中寻求更好的追求。
所以,文舒也只是感慨了一会儿,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的想着要怎么活下去,怎么样活得更好。
八零年,这是一个春回大地的好时代呀!
就凭她比别人多的先知,还有她会的知识,还怕会没饭吃?
她来这里之前,可是28岁的金融精英,英文八级,法语和日语也能流利对话。
手握5个多亿的投资基金,每一年都有30%的稳健收益。
更何况,她闲暇时还喜欢看书,从文学名著到网文,只要是感兴趣的她都看。
文舒想及此,微微弯了弯唇:这些都是她的资本!
可惜了她在魔都构建的温馨小窝,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易主——算啦,现在还想这个做什么呢?
还有,她还有一个神奇的空间……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大房子也会有的。”
文舒回床上躺着,闭上眼睛开始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