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向秀,227年—272年时人。??字子期,河内怀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他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
景元四年(263年),经历了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的大悲大痛,向秀在惆怅和迷茫中大彻大悟,在苦闷和徘徊中大彻大悟,心境更加趋于淡泊宁静,用心阐庄子思想的精神。
向秀还著有《周易注》,传称“大义可观”,然“未若隐《庄》之绝伦”,二注今皆已佚。又有《难嵇叔夜养生论》一篇,收于《嵇中散集》中;《思旧赋》一篇存《文选》和《晋书》本传中。他到洛阳以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庄子思想的研究之中。闭门谢客,潜心作注。
关于向秀注《庄子》,还有个有趣的插曲。
向秀注释的时候,嵇康说,《庄子》中的玄言妙旨会被注释弄得僵滞,以前也没有一个较好的注,劝向秀不如不注。后来向秀注基本写就,拿出来给他看,他才知道:向注使《庄子》的玄理更加美妙。因此!对向秀的才识大为叹服。
向秀去世后,他的儿子还小,没有将父亲的注释光扬天下,被郭象将文稿拿走。
郭象“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以自己的名义大行天下。
此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因之。其后千百年来,世人一谈到《庄子》的注释,就将郭象奉为大家,而忽视了向秀。
《晋书卷五十?列传第二十》原文:
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州郡辟召,不就。常闲居,以文论自娱。后辟司徒掾,稍至黄门侍郎。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遂任职当权,熏灼内外,由是素论去之。永嘉末病卒,著碑论十二篇。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于旧注外而为解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惟《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象为人行薄,以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其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据《晋书?郭象传》记载,他“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
《世说新语?文学篇》说他“才甚丰赡”。
关于郭象“抄”向秀注《庄子》的事,更应该看两者内容之差异,不要完全相信“史记”。司马迁的《史记》那么严谨、认真,都有错误的记载,何况其他人的“史记”了。
所以!关于郭象“抄袭”的事,后人要理性看待,不要以讹传讹,抹黑一个人的学术功绩。
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公元249年(魏齐王嘉平元年),三国曹魏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人。
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老子指略》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四部。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
据《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博物记》和《博物志?人名考》、《王弼别传》等记载:东汉末年大乱中,弼祖父王凯与其族弟王粲避乱荆州,依附刘表,刘表重粲之才。欲以女妻之,而又嫌其形貌丑陋,非女婿才,将女嫁给王凯。凯有风貌。凯生子业,业生弼。弼为刘表之曾外孙。
何晏(?-249年),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大臣。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魏略》认为他可能是何进弟何苗之孙)。其父早逝,曹操纳其母尹氏为妾,何晏因而被收养,为曹操所宠爱。少年时以才秀知名,喜好老、庄之言,娶曹操女金乡公主。
主要作品:《论语集解》、《道德论》等。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政权更换快,篡弑频仍,故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加上外族入侵,造成生灵涂炭,人民生活艰苦。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找不到出路,乃寄心于宗教,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各种宗教均甚盛行,而佛教也就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
佛教是外来宗教,相传是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也许?可能比这更早。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宗教,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
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
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
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
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
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
汉末魏晋时期是我国道教展的重要时期。
东晋道家的著名学者葛洪的《抱朴子》,在道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认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对道家学派的展具有重要作用。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
主要作品:《肘后方》、《抱朴子》。主要成就:钻研道教、研究医学、创作著作、擅长针灸。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