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小悦这就要走,谁知梅姐儿吃得太多,这会儿伏在孙氏怀中睡着了,孙氏只得一个儿子,很是稀罕女儿,便说道:“要不让梅姐儿睡这儿,等会儿我关了铺子,给你送过去。”
池小悦很无奈,把梅姐儿留下了。
锦绣坊已非当年的规模,锦绣坊挨着的铺面都被财大气粗的四夫人买下了,转眼间这儿成了南边市场最大的批发档口。
里头的档口便有六十几处,每处不大,却是展示着各自的特长,六十几处里头,最好看的衣裳当数池氏这个牌子了,还有苗氏的布料。
这儿不仅卖衣裳布料还有各种各样的首饰批发以及手帕荷包之类的。
池小悦一过来,看到她的档口东家,纷纷起身向她问好,这些生意都是她带出来的,借着她的名气,这些卖首饰和小饰品的也跟着往南边市场批发,他们也赚了大钱。
但凡过来买布料和成衣的走商,都会忍不住顺带进些小饰品带走,反正也便宜,即使卖成衣时当礼物送,也不几个钱,尤其还不占地方,往那船舱一角堆放一下就顺带过去了。
池小悦的档口在最里头,也是想着来买他们家货的走商多走几步路,多看看锦绣坊里其他档口的货,万一有心动的,也算是带动了他们的生意。
终于在一声声问候中,池小悦到了自家的档口前,苗氏在里头忙得不可交,见她来了,将手中的定钱收下后,把事情交给了管事。
两人是整间锦绣坊的生意担当,自然胡四夫人不敢怠慢,这儿分出两间大起居室,外头成了招待客商的贵宾休息区,里间又有数张床供赶来的客商临时休息。
还别说,这样的安排方便了那些赶时间的客商,拿了货就要走,可一直在船上或者马车上的他们,难得能沾地,所以在里间休息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免得去客栈,正好乘着他们档口调货的时间休息。
两人在软榻中坐下,苗氏赶紧将胡四夫人从闽中进货的新茶泡了一壶送上,说道:“四夫人的茶,上一批的还没有喝完,这一批又送上了。”
“给钱她,她也不要,还说她这茶生意是托了咱们的福。”
苗氏一脸的无奈。
胡家最让人看不起的四房,如今成了整个胡家最有钱的,曾经几个儿子都动心的家主之位,四房却是看不上眼的。
成衣生意和茶叶生意,让胡四夫人赚了大钱,这锦绣坊收的档口租子,还只是塞牙缝的钱。
池小悦品了一口茶,随即点头,“味道的确不错,我想京城大户也就这待遇了,咱们档口还能当普通茶叶招待客商。”
说起这个,苗氏笑了起来,“昨个儿那位来订货的贵女,就问起这茶叶从何处而来,我们竟然用来待客,真是财大气粗。”
“不过我倒是不怕他们说咱们是暴发户,那也是对咱们生意的肯定,而且的确有钱了,众所周知。”
池小悦看着一脸开心的苗氏,也不忍打断她,最近来的客商,因为四夫人送得好茶,都坐这厅里不愿意走,看版的时间还没有喝茶的时间长。
好半晌池小悦才问起昨个儿那订货只有两千两银子却做自己衣裳款的贵女,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说起这人,苗氏说昨个儿正好厅里还有一个客商,正是从北地来的,可是他听说这位贵女是京城口音,而且长相极美,若是京城来的贵女,恐怕有些来头。
苗氏这么一想,又想到一个细节,“对了,我听到她丫鬟说公子要参加乡试,弄个彩头,就要了咱们铺里的红锦。”
说到红锦,池小悦就想到去贡院时马车上赶车的车夫腰间系着的红锦。
苗氏还在说着:“就她坐在这儿喝了一壶茶,便看到我们生意好得不得了,说是买咱们家的红锦,红火运气旺,似乎挺信这个的。”
“说起这个,也不知谁传出去的,就这贵女买走了几匹红锦后,又跑来一群书生,也都是来买红锦的。”
“合着我们档口生意望,倒给他们好彩头了。”
苗氏觉得他们好笑,既是读书郎,嫌弃他们商人身份低下,说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买起这红锦借铺子的运气,却是这般的不客气。
这么一说,池小悦又想起来了,难怪她今天看到有不少应考的书生,头上系着红锦带,原本也没有往深里想,眼下她倒是明悟,合着都是在她档口买的红锦缝制而成的系带。
看着这贵女似乎也没有奇他的举动,或许初来陵城,发现锦绣坊的生意比别处不同,来凑热闹的也说不定。
池小悦与苗氏聊了一会儿生意上的事,这就起身先回去。
傍晚时分,无心跟踪一日回来,这一下都摸清楚了,那马上系着红锦的车夫,接走了酒楼上的一位妙龄女子,然后去了城东的一处不起眼的府邸。
府上匾额写着“郑府”二字,无心打听了一下,这儿是郑家的祖宅,郑家也是官宅,而今这郑家有位后生回陵城来参加乡试,便有了主子,不然里头多是下人,这么些年了,一直空着。
说起回来参加考试的郑公子,无心又有些猜测,池小悦记起剧情里提到过的郑家,立即问道:“无心,你再去打听一下,这位回乡赴考的郑公子,可是礼问尚书郑大人的儿子。”
郑家离开陵城好些年,池小悦不是陵城贵圈的人,有些事她这些年更是不可能知道。
剧情里有提到过,六公主身边的跟班贵女中,有一位正是与六公主从小陪伴着长大,如同六公主丫鬟一样存在的郑家贵女,算着年纪,今年才十七岁。
而这位对六公主那叫一个忠心耿耿的。
无心很是错愕地看向大嫂,大嫂不是一直待在陵城么?她又是怎么知道京城里的郑家的,即使在陵城的人,知道的也不多,他今日打听的,可是费了些银钱,寻到的正是先前宅里退下的管事。
至于宅子周围的邻居,早已经换了,无人知道郑家的身份。
为了保险起见,无心决定走访一趟,只是他不明白,大嫂对郑公子如此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