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章节
-------------
鄂木斯克,一个身穿深蓝色军官服的中国空军上校站在俄罗斯国防军总司令高尔察克面前,用着熟练的俄语道:“将军,根据我空军的侦查结果,苏军至少五个师的部队已经运动到了鄂木斯克的东南一百公里以外地区,结合贵军近月来面临的压力大大较少,故我军参谋人员认为苏军极有可能绕过鄂木斯克截断铁路补给线,因此我军陈少将建议贵军能够适当的调遣一部分的部队回防斯兰塔克!”
高尔察克却不以为道:“李上校,多谢你们提供空中情报,这对于国防军而言极为重要,不过苏军想要抽调兵力袭击我军侧后,这也就同样代表着给予了我们正面突破的机会!”
李上校看着高尔察克的表情,心中再一次叹了口气后就是告退出去,心里喃喃着:“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鄂木斯克迟早会丢掉的,而我们部署在卡拉钦斯克机场的空军部队怕也是会受到威胁了。”
尽管心中有所叹气,但是李上校并没有能力改变事情的过程和结局,他的身份只是中国空军之第七联队驻鄂木斯克联络官,主要负责中国驻俄空军部队和俄军的联络事务,说白了就是个送信的。
中国在俄国部署了不少的飞机,为了应对俄国内战,中国空军甚至专门组建了空军第七联队,主要为中国驻俄陆军提供空中情报支援,但是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前线空中作战。鄂木斯克的空中战斗大多数由俄罗斯国防军自身的空军部队负责,
俄国国防军自身也有着一百多架的空军部队的,装备的乃是中国空军中现役的f1战斗机以及e1侦察机。
自从1917年末派兵进入俄国后,1918年中国再一次增派兵力,这两年来也先后轮换了部分参展部队,现在中国的驻俄部队高达十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以及一个空军联队,根据中国和协约国其他国家达成的协议,中国部队主要担任远东铁路的守备任务,镇压当地游击队,保障远东铁路的通常,保障俄罗斯国防军的补给线通畅。但是并没有直接投入到前线作战中,距离鄂木斯克最近的一支中国部队就是中国空军第七联队下属的第二十六侦查中队以及为这支空军侦查中队提供守备支援任务的中国陆军第十八师之第181团下辖的第1812步兵营。部队的数字编号已经细化到连,根据从后往前排列的原则的,最后一个数字为部队自身番号,倒数第二个数字就是上一次部队的编号,以第十八师第一团下属第二营第三连为例子,唯一数字编号为:18123连,即18师1团2营3连。而前面的师番号有可能是单位数,也有可能是十位数甚至以后的百位数,所以这数字番号是需要从后往前读的,并且是一定要带上步兵营或者步兵连、步兵团等称呼,不然也是分辨不出来的。
1919年6月,由于苏军抽调了鄂木斯克的部分主力部队,尽管高尔察克知道那些抽调走的苏军正在往自己的后方补给线而去,但是他除了命令东方数百公里的俄罗斯国防军两个师增援西进后,他指挥下的高达四十余万的大军却是没有进行回援,而是对正面的苏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来自中国的大量炮弹和子弹不管从俄罗斯国防军的火炮和子弹中射出,然后落在苏军阵地上,收割走了无数苏军,而另外一方,苏军中大量炮弹和子弹也是不断地落在众多喊着乌拉进行冲锋的俄罗斯国防军士兵的身上,鲜血洒遍了无尽的原野。
而在战线前方数位中国陆军将领正用着望远镜观看着俄罗斯国防军的冲锋,看着俄罗斯国防军的士兵们还在用着中国内战时代以及一战前期的密集队形冲锋时,陈仪皱起了眉头。
密集队形冲锋自从日俄战争辉煌了一把后,在中国的数年内战中以及一战前的数场欧洲巴尔干冲突战争中也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一战初期各国更是根据了以往十年的战争经验继续应用了密集队形冲锋的战术,然而一战中各国迅速增加装备的机枪数量使得密集队形的冲锋彻底成为了自杀行为,重机枪和铁丝网的出现导致了西线形成了战壕战,随即德国又是提出使用了渗透战术,英法等国也是迅速复制使用,等到了1917年的时候各国相继大量装备坦克,而这又是一项足以和重机枪相提并论的重要武器创新,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两年里依旧不甚成熟的步坦协同战术。
具体表现为坦克强行突破敌军重机枪和铁丝网的障碍,为步兵打开前进通道,而这种战术被德国和英法美等国大规模采用,并直接导致了短短两年内参战国的坦克数量总数已经飙升到了好几千辆,德国一家拥有的坦克数量就已经高达千辆之多,而英法美三国联军的坦克数量更是高达三千余辆,要知道这可是他们现今保有的坦克数量,可不是这几年生产的总量。因为随着坦克的出新,反坦克兵器也是迅速出现,尤其是德国反坦克炮更是一战成名,去年也就是1918年的9月份英法美联军集中了两千余辆坦克、上万门中大口径火炮,将近两百万总兵力再一次发动了马恩河战役,试图一举击溃德国防线,奠定胜局。而在这一战当中,德军中集中使用了服役没有多久的pak18反坦克炮,再其他部分直射火力的配合下,在为其两个月的战役中,取得了击毁六百余辆协约国坦克的成绩,再加上其他武器的击毁数,德军在此役中击毁了至少近千辆协约国坦克。其pak18反坦克的杰出性能让协约国也是不得不承认,以至于连改动都没有直接仿制生产大量装备部队,这也是协约国和同盟国中唯一同时大量装备的武器了,哪怕是之前来之中国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是为了适应各自的情况而做出了改动,然而这pak18反坦克炮的优良性能却是让协约国连改动都不肯改动了。不但英法美三国大量仿制生产,就连中国从法国手中得到了十几门的样炮后,也是迅速丢弃了自身研发装备的40毫米反坦克炮转为直接仿制生产pak18反坦克炮,并给与了1919年式37毫米43倍反坦克炮的正式编号。
pak18反坦克炮的辉煌成给德军带来了极大的战场优势,此役中协约国在损失了上千辆坦克和五十余万兵力不得不停下进攻的步伐,转而休整补充兵力,好在现在的英法美三国军工生产能力强悍无比,短短三四个时间就是缓过气,坦克数量不减反增到了三千余辆,并且在1919年的上半年又开始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以求彻底击溃德国结束战争。
当欧洲战场出现了坦克和反坦克之间的战术时,中国陆军也是根据欧洲战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战术,中国身为协约国一员,虽然没有直接向欧洲派出军队但是却是派出了大量的观察人员,一大批被上头认定有升迁潜力的军官们被派往欧洲,作为军事观察人员学习体验现代战争,为此也给中国带回来了极为宝贵的战争经验。
陈仪中将在1918年的下半年就是中国军事观察代表团的团长抵达法国,率领高达两百多人的军官观察团加入到了英法美联军当中,可以说是全程参与了1918年下半年英法美三国联合发动的马恩河战役,那种数万门大炮和数千辆坦克以及纵横整片大地的战壕防御体系让陈仪大开眼界,一回国后就是根据他自身的经验和装甲科的方大山少将联合编写出了最新版的“步坦协同战术概要”。
随后陈仪中将在国内短暂在装备部就任了为其两个月的兵器总监指导国内新一代坦克以及装甲车的研发工作后,就是接替已经在俄国一年半的徐镜清中将任职第十军军长,同时也是兼任中国驻俄部队副司令,中国在俄国中一共有两个军的番号,一个部署在远东地区的第十军,而另外一个则是部署在外蒙古以北,鄂木斯克以东的第十二军,第十二军军长乃是当今中国陆军中的数大上将之一的徐离善上将,同时也是中国驻俄部队总司令。
陈仪的第十军虽然是部署在远东地区,距离鄂木斯克好几千公里之外但是这并不影响陈仪带着一群军官来前线观察战争的进程。
通过望远镜看着俄罗斯国防军和苏军还在用着一战前期的战术进行战争的时候,陈仪轻摇头:“他们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陈仪身边的是陈景飞少将,陈景飞这个时候也是放下了望远镜后道:“这样的战术对于,没有坦克的他们来说已经是相当标准的了!”
说道这里,陈景飞道:“别说他们了,。就连我们自己也没有多少坦克啊!”
陈景飞虽然没有参与到去年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欧洲坦克大战,他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才轮到去法国,和其他将领一样待了半年后回国,上个月才回国的他一回国后就是任命第十二军的副参谋长。
陈仪道:“现在我军的坦克只有三百辆不到,和世界各国的差距太大了,必须要加大坦克的数量。而且也不知道参谋部那群人怎么想的,竟然把所有坦克都集中到了一个装甲师和几个摩步师里头,这到了战时如何支援步兵作战。现在欧洲英法德美几个国家里头,有那个是这样做的?”
陈仪对把坦克集中起来使用是严重不满,如果说集中起来训练也就算了,偏偏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坦克部队一直都是集中部署在一个师,而且丝毫没有分出来增援各个步兵师的迹象,陈仪回国后数次提交的要求在各师增加配属一个坦克营的建议都是被参谋部无情的批驳。
这也是他回国后就任兵器总监做的很不爽的原因,他对新式坦克的和对坦克使用的理念和方大山以及参谋部作战次长左玉刚等人是严重不重,方大山和左玉刚对坦克的理念深受陈敬云的印象,从建立坦克部队的那一刻起就是抱着集中使用坦克的理念了,而这种理念来之于陈敬云后世的一些所见所闻,反正陈敬云所认为的、的二战以及二战以后的坦克都是集中使用的,分散使用那是一战时期的落后战术。然而不得不说这种理念有些超前,现在世界各国的坦克发展要远超历史上的一战时期,而由于战壕的存在就是的了坦克分散使用突破用以突破战壕为步兵提供掩护和支援的步坦协同战术发挥到了极致。而陈仪等部分参加了欧洲军事观察团的军官们就深受这种理念的影响。
虽然都赞同大力发展坦克,但是要怎么发展坦克,怎么使用坦克却是有着太大的分歧,陈仪就任兵器总监时主张设计厚装甲坦克,主要用来强行突破敌军防线,而这也是欧洲战场上的主流坦克发展方向,1918年德国的pak18反坦克炮大放异彩的时候,英法两国的坦克设计一下子就转向了厚装甲,三十余吨,甚至超过四十吨,装备多门大口径火炮,速度只有十公里左右的重型坦克成为设计的主流。
而中国的坦克前后已经发展了三代,从t1、t2型的第一代,再到t3、t4、t5姓为代表的第二代坦克,以及到了1919年才定型的t6式中型坦克、t7式重型坦克为代表的第三代坦克,其发展思路都是相当明确的,那就是确保火力、速度和防护的平衡性,并且至始至终都坚持了单旋转炮塔、倾斜装甲等设计。已经开始少量投产的t6式中型坦克为表达,其速度已经高达三十公里,防护也是提升到了25毫米的水平,并装备了一门新式的57l40坦克炮。而t7式重型坦克的防护有着五十毫米,装备了一门75毫米坦克炮,防护和火力上去的同时也没有落下速度,其最高速度达到了二十公里,这可是欧洲主流坦克十五公里以下的一倍以上,当然欧洲的主流重型坦克那装甲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六十到七十毫米,比中国的重型坦克厚了一截。
而从坦克的设计上也可以看出来各国对坦克使用的不同,在陈敬云的心中,坦克从来都不是步兵支援武器,而是用来当做拳头使用的主力部队,一支装备了坦克、装甲车、摩托车、汽车所组成的混成装甲部队足以成为一支可以迅速推进并短时间内突破敌军防线插入敌军心脏的战略部队。至于当成步兵支援武器,等中国的坦克年产量达到好几万辆多的用不完的时候才会考虑给普通步兵配属支援坦克。
陈仪因为这些理念上的不同,在兵器总监这个位置上郁闷了两个月后就是透露了不想当这个兵器总监了,虽然陈仪对于坦克上的理念和自己有所不同,但是陈敬云知道这个人是有才的,陈仪的瘸腿将军的外号在中国部队里可是响当当的名号,所以就把陈仪调到了俄国任职第十军军长。
“看样子,过短时间我还得给总统写封信,不管坦克怎么用,但是总是越多越好的!”陈仪如此道的时候也是再想着,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和列强一样拥有上千辆的坦克。
陈仪和陈景飞等人并没有鄂木斯克停留太久,待了三天时间后就是回到了俄国后方。然而他们刚一走后,鄂木斯克那边就是传来危急的消息,高尔察克的四十余万大军在进攻正面三十万不到的苏军同时,苏军的另外一支高达五万余人的部队绕过了鄂木斯克,击溃了俄罗斯国防军的两个师阻拦后,迅速向卡拉钦斯克进军,而卡拉钦斯克作为鄂木斯克的大后方,扼守着远东铁路,而原本驻防卡拉钦斯克的两个俄罗斯国防军师已经在之前出击迎战中被苏军击溃,现在只逃回了只有七八千人而已。
除了这七千多俄罗斯国防军溃军外,卡拉钦斯克还有着中国陆军之第十八师的1812步兵营以及中国空军第七联队的第26侦查中队。
苏军绕行了数百公里后袭击位于后方的卡拉钦斯克让俄罗斯国防军陷入了被动,而这种被动在两个俄罗斯国防军师被击溃了后演变为了大危机。
几乎是得到消息的那一天,中国空军的第26侦查中队就是开始准备往后方转移走人,中国部队可没有和苏军硬拼的责任,而且中国部署在卡拉钦斯克的部队空军和陆军加在一起也不过千把人,根本就不可能对这场数以十万计兵力规模的会战起到什么作用。
然而中国想要走的时候,苏军却是来的太快,还没有等中国部队登上火车后撤的时候,一个苏军骑兵师就已经截断了铁路,不得已之下中国陆军之1812步兵营不得不准备战备的同时向第十八师的师部求援。
而第十八师接到求援电报后迅速出兵,同时又是把消息上传到了第十二军军部,这一层层传了上来后,没有多久一个步兵营和一个侦查中队被围困在卡拉钦斯克的消息就是出现在了南京参谋部里头,而面对这一情况就连是沈纲也是大感棘手。
因为距离卡拉钦斯克最近的一支中国部队是两百公里外的鞑靼斯克的1811步兵营,而181团部和剩下个一个1813营则是在四百公里外的巴拉宾斯克。而第十八师的主力还在好几千公里之外的新西伯利亚呢。简而言之第十八师担任的是镇压当地游击队和守备铁路沿线的任务,几乎散布在上千公里的前路沿线里,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集中大量的主力部队去参战或者救援,实际上中国的陆军之前根本就没有打算过要和苏军正面作战,苏军如果打过来了那么控制着铁路的中国陆军就陆续后撤。
然而现在却是有着一个步兵营将近上千万给包围了,这事一发生,沈纲就知道这事已经不单单是军方自己的事情了,当即就是紧急回报了陈敬云并通道了外交部,另外一方面严令第十八师集中兵力快速奔赴卡拉钦斯克求援被围困的1812步兵营。
1919年6月28号,苏军对卡拉钦斯克内的俄军和中国军队开始了大规模进攻,前线的苏军指挥官林贝斯中将是个固执的社工党分子,认为中国都已经全面支持俄罗斯国防军了,那么自然也就是和苏军开战,所以在没有通知莫斯科的情况下就拒绝了中国1812步兵营撤离请求。
1812步兵营的洪祥志少校被迫指挥部队进行防御作战,并向后方请求紧急支援!
中国军队进入俄国一年多后,终于是不可避免的和苏军进行了正式大规模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