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开疆拓土(五)
赵旉记忆中那些穿越小说(尤其是历史背景明朝以后的)里海军的耗费都是天文数字,经常会弄出财政危机来,但那大多是因为当时西方海军已经强盛起来,所以海军舰船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着硬性的要求,而且海战的次数也多,战舰损失自然巨大(明穿的还好,当时开花弹还未普及,海战中一般舰船也就受创,沉没的很少,而清朝以后的海战中沉船率就已经相当高了。),这开销不高才怪了。
而现在还是南宋初年,黑衣大食日渐衰弱(由于路途遥远、消息闭塞,这时的赵旉还并不知道由于当初塞尔柱苏丹意外地被岳云他们打死,中东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的走向也变得混沌不明起来。),欧洲尚未崛起,在海上力量方面,大宋可谓是一家独大。因此,虽然赵旉一直没有放松对新型海船的研发,但对新式船舶的建造却并不着急,旧船能用的都继续用着,反正一样足以碾压世界各国的舰船了,这样一来便省下了不知多少开支。
而且,赵旉将海军必备的那些知识与技能分成了航海与战斗两部分,这战斗方面他是不会省钱的,除了偶尔才有的实战机会之外,他还会定期和不定期地安排一些演习。但航海方面,就大有文章可作了,赵旉让海军各支舰队分批为经营远洋贸易的那些大型商船队护航,既能积累航海经验,又能收取不菲的护航费,运气好(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认为)的时候还能碰上海盗,意外地获得一些海战经验。这样一来,海军便具备了不俗的盈利能力,只要不急着对现役舰船更新换代,不但不用向海军拨款,反而每年还得多少获得一点额外的收入......
在陆军方面,由于卫军的特殊体制,屯田与工兵等二线部队一直都是不但不需要花钱,而且还能有巨额的收入(扣除开支后其实也不是很多,但是人多啊,累计下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虽然比不上税收,但也称得上是卫王府财政的支柱之一。其实这很正常,别说卫军那些以近现代体制建立起来的军垦农场了,自古以来屯田就是大利之举,收益大得很。)的。这样一算,卫军百万之众里面,真正需要花钱维持的只有三十多万战斗部队而已。
而有了那两支能够挣钱的大军,卫军目前只要战斗部队的人数不超过二十万(这也是正常状况下,卫藩现在常备军的数目,之所以增兵到三十多万,是为了准备将来的“北伐”,更是为了重回中枢后弹压那些反对他的势力。),同时没有大面积更换装备的要求,就根本不需要从财政拨出军费来。也就是说,赵旉只需要从财政里挤出能够供应十多万精兵需用的军费,就足够了,他治下的人口毕竟已经有两千多万,虽然建设规模一直不小,科技研发与教育方面的拨款也省不得,但挤出钱来养活十多万军队还是没问题的。
之所以军队几乎能够自给自足,是因为赵旉违反了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提倡的“不与民争利”原则,将国家大部分的剩余财富都集中于政府手中,养兵自然就不会有多大的负担了。历史上朱元璋也曾这么干过,明初的卫所制度号称“不费国家半点钱粮,却能养百万精兵。”。但朱元璋虽然堪称数百年不遇的一代雄主,却由于出身低下,有些方面见识短浅(但是在军事政治方面,老朱却无疑是天才中的天才。),犯了不少低级失误(注1),明代的制度自然也有不少漏洞。
朱元璋治国的思路,是打压中间阶层,将社会上的剩余财富集中于官府(也许说朝廷更合适,明朝地方官府其实是很穷的,如果地方官不违法截留的话。)手中,这样便不用担心没钱赈灾与远征域外了,明初他甚至还从国库里掏钱善养天下的孤寡老人(这一制度一直没有废除,但是朱元璋一死,明朝的吏治便迅速**起来,户部自然就再也出不起这钱了。),朝廷财力之雄厚可见一斑。只是这种过于极端的政策,对于一国之君(才望兼备的权臣也行,如诸葛亮、张居正等等。)的领导能力与当时的吏治却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旦皇帝(权臣)无能(德)或是吏治腐化,后果将比传统的“不与民争利”路线更加糟糕。
其实,所谓的“不与民争利”,指的并不是不与那些升斗小民争利(下层平民在任何时候都是被压迫剥削的对象),而是要保护士绅(含中下层官吏及其亲友)之类中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历朝历代以来,这些人都是朝廷赖以维持的根基。而且,虽然“层层盘剥”被用来形容下层百姓所受剥削之重,但当吏治**时,多层次的社会体系却对这些不同于自然灾害的隐性负面因素具有更强的缓冲能力。
而朱元璋的政策却是打压中间阶层,将这部分财富省下来,就能在保证他老朱家享福的同时,让底层百姓的日子也过得好一点。这在明初吏治清明的时候还好,虽然士绅等中间阶层非常不满,但底层百姓过得不错,他们没有多少炮灰可用,实在闹不起来。可后来明朝吏治一旦**下来,士绅阶层的实力不足以作为缓冲(注2),底层平民就受到了直接冲击。这些贫苦百姓本就没有多少家产、处境一旦恶劣起来就没有活路可走,只能铤而走险;而中间阶层又因为对利益分配不满的缘故而缺乏忠诚(其实就是再满意,他们也未必有多忠诚,宋代读书人的表现也只是比明末稍好一点罢了......),历史上明朝灭亡是天灾**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面就有这个原因在内。
注1:如修筑南京城时,朱元璋让全国各地捐献砖石等建筑材料,这建材费是一点没花,可运输费却多了好几倍(很多砖头居然是从云南运过来的,以当时的运输条件,运费可想而知)。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了避免增加百姓负担,才让全天下的州县分担这一重大工程的花费,但结果却增加了他们的负担。直接收银子到南京周边买建材,才是最佳的选择,不过就国家财政来说,确实是省钱了,因为运费不是朝廷出的。不过若非洪武年间吏治清廉,只怕又会是一次“花石纲”......
注2:明朝中后期的士大夫阶层的权威一度凌驾于皇帝之上(只是形式上如此,正德一句话,就将那些托孤重臣都打倒了,只是一般来说明朝的皇帝没清代的那样狠辣,下不去手罢了。),但和其他朝代(短命皇朝不论)相比,作为中间阶层的他们还是太弱了,至少在财富分配上占不到大头。
汉代豪强地主均有私兵,总兵力比朝廷的官军还多(所以王莽才会那么快倒台,而东汉末年虽然天下大乱,四邻的异族却也没能讨到半点便宜,就是因为地方上实力雄厚。),其实力之强可见一斑;唐代士族势力虽然渐渐衰弱,但宦官与藩镇又继之而起,皇权一直不够巩固;宋代就别说了,文官政治的顶峰,士大夫的势力也空前绝后;元清两朝地方自治程度高,自然也非两极分化(财富集中于朝廷与底层百姓这两大头,中间阶层所占比例较小,画出示意图来呈沙漏状。)的明代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