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血脉的巫族们见了,都心寒了,这样下去,迟早巫族会彻底灭族的,巫族便不再参与两者之间的大战了,不过蚩尤和手下八十一个巫人也很难抵挡。
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它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
冲出迷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来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来天上的“女魃”帮忙,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活捉蚩尤。
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然后处死他。因为害怕蚩尤死后作怪,将他的头和身子分别葬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蚩尤戴过的枷锁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枫林,每一片血红的枫叶,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迹。蚩尤死后,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也用来恐吓敢于和他作对的部落。后来,黄帝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支持,成为了人族共主,而因为是通天教主教导皇帝,故而没有像后世一样御女三千,只有嫫母一位妻子。
三皇之中,天皇给人族带来了文明,地皇给人族带来了丰裕,而人皇则给人族带来了力量,经历了三皇之后,人族气运已经大涨,五帝也只是锦上添花,基本上没有什么功德了,众位圣人也不再争夺了,黄帝在位九十八年后,寿终正寝,同样被接到了火云洞,而通天教主也因为皇帝获得了不小的功德,而且截教的气运也是大涨,盖过了人教和阐教。
黄帝身为三皇之末,也是五帝之首,起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黄帝之后,颛顼继位,姓姬,号高阳氏,居住河南濮阳县一带,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古书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可能这是八个氏族。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后来,有个部落的首领共工对颛顼非常不满。传说他愤怒地用头撞倒了不周山。顿时,撑着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绳子断了。于是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移动;地在东南洼陷,江河随之东流。颛顼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而在颛顼之后,帝喾继位,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父亲叫矮(jiao矮)极,颛顼是他的堂房伯父。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相传帝喾生于穷桑(西海之傧),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迹而生。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享寿百岁。死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只是尧帝在位之时,洪水滔滔,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
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确立了一条与他父亲的‘堵‘相反的方针,叫作‘导‘,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的通过。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定海神针,治水期间,有不少水中妖魔鬼怪阻挡大禹,但是任何妖魔都挡不住他的决心,而大禹身边,最大的功臣,却是一只浑身白色的猴子,这只猴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控水之能据说已经超过了当年的水神共工,大禹治水完成之后,赤尻马猴白智获得了其四成的功德,道行也是大涨,而自此,三皇五帝全都归位,人族大兴。
玉皇大帝有一个妹妹,名为瑶姬,天庭十分的冷清,瑶姬受不了天庭的冷清,便私自下凡间,而在人间,认识了学富五车的杨天业,两人一见钟情,不到一年,便谈婚论嫁,瑶姬也成为了杨天佑的妻子,甚至,为杨天佑生下了三个孩子,长子名为杨业,次子杨戬,最小的女儿杨莲,一家人本来过的很好,但是此事却被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的妹妹竟然和一个凡人成亲,实在是丢了仙界的脸面,
盛怒之下,玉皇大帝派出了天兵天将前往捉拿瑶姬,而远在东海的赵紫龙却是看向了天庭,赵紫龙自然听过杨戬劈桃山救母的故事,而能够救杨戬的玉鼎真人现在还是个凡人呢,不过玉皇大帝竟敢派兵干扰凡间秩序,看来这个玉皇大帝最近过的太消停点了,想着赵紫龙眼中露出一丝寒光,传音道:“公明,你前往灌江口,那里有一户人家,玉帝派人干扰凡间秩序,你去将那些人拿下,丢到南天门门口吧。”赵公明听了,点点头,道:“弟子遵命。”随即赵公明便离开了。。.。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