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行至豫北连桐山南峰。
虽然天色已经不早,但是留恋瑰丽湖光山色的慈宣并没有着急,似慢实快地穿行于山林小路。刚拐过山角,就发现前方高崖下似有座庙宇,高翘的飞檐在夕阳的映射下金光隐现。
为了追踪度化一只妖猴,连日来一直奔行在山中,睡无安寝,食无果腹,看来今晚终于可以好好地安歇了。慈宣不由大喜,合十低宣声佛号。
行到近前,才看清高大的山门上书玉佛寺三个金字。
庙宇依山而建,院内古柏森森,层叠掩映中仍可见殿角飞檐隐现,前后三进院落,隐约传出晚课禅唱声声。慈宣连忙整理好身上的袈裟,掸去浮尘,拾阶而上轻轻叩门。
知客沙弥接引慈宣和尚落座禅堂,奉上清茶,垂首合十道:“请大师傅在此稍事休息,待晚课后开斋时再来相请。”
慈宣和尚连忙回礼道:“有劳师兄。斋饭后可否容小僧拜见主持大师?”
知客沙弥闻言不禁面有难色,低宣声佛号道:“鄙寺主持正在闭关,恐让大师傅失望了。”
大凡佛家或道门中人闭关潜修很是平常,而自己拜见主持大师也仅仅是为了礼貌而已,所以慈宣和尚点了点头,并未多说什么。
知客沙弥暗嘘口气,再次躬身合十,急忙转身退出禅堂。
斋饭后,慈宣和尚坐在安排给自己的客房里,望着告退而出的知客沙弥背影不禁有点犯疑。虽然斋饭时,寺内僧众鱼贯而入低头用斋,显得极严的规矩和颇高的素养,但是斋堂内总是有一种令人感觉压抑的气氛,目光动处并未见到寺院中稍有地位的僧侣。
再则,自己有意观察之下,竟然发现几乎所有的僧人眉宇间都不甚开朗。按理说大凡住寺的僧侣每日心无旁鹜,专心苦修,怎么会显得内心如此起伏不定呢?况且又是晚课刚毕,此情此景实在反常。
纵观玉佛寺,寺庙布局合理,知客沙弥恭敬谦和,这些都足以说明该寺主持是位深具智慧、功德的大成就禅师。
莫非是关系到寺庙的存亡安危亦或是主持大师发生了什么意外变故?
慈宣和尚又联想起之前在知客禅堂里自己求见主持方丈的情景,明明见到知客沙弥是面带难色的,这也颇显不太正常,难道竟然是主持大师发生了意外不成?
既然大家同为佛门一脉,自己恰逢其会,怎么也不能袖手旁观。想到这儿,慈宣和尚起身推门来到廊前,抬眼望去,只见夜无星月,院里一片漆黑。
令他大感意外的是,斋饭才刚刚结束,院内竟然没有灯火,难道众僧如此快就熄灯就寝了?低头稍一思量,他回身带好房门,顺着回廊侧身走向后院。
玉佛寺依山而建,故此占地不是很大,前后三进,僧舍客房都在二进的东耳跨院,到第三进就已经是尽头了。
慈宣和尚闪身进院,贴墙而立,放眼环视四周,只见院内几棵松柏下随意安放着几个石桌石凳,旁边的花坛里竹影浮疏,显得简洁出尘。
而东西偏院也是一片漆黑,看似了无人迹。
三进院中洁白的石子路通向正房,房里人影晃动,似乎有不少人在里面谈话,隐约中还传出几声低沉的争论。
慈宣和尚稍移身形,把自己完全隐入阴影,微垂双帘,默运天耳天眼神通密法,逐渐进入天地合一之境,院内正房里的情景顿时清晰地出现在慈宣和尚的脑海里。
正中蒲团上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僧,双手相扣,低垂闭目,他两边各坐了四位年纪不一的和尚。而在屋子中央的空地上站着一位年轻的僧人,双唇紧闭,昂然而立。他旁边还有位面目粗豪的中年和尚,躇眉抱拳来回走动,嘴里不停地低声嘟囔着什么。
良久,左侧一位枯瘦的老和尚目注年轻僧人道:“依老衲看来,法成师侄的方法也未尝不可。”他身旁一位较胖的僧人赞同地微微点了点头,但是并未说话,只是满含担忧地看着中间端坐而闭目无语的老僧。
粗豪僧人法海倏然站定,转身盯着枯瘦老和尚,沉声问道:“源修师叔,可是法成师弟的办法费时太久,来回之间,岂不是耽搁了救治方丈的良机?!”
“阿弥托佛!”右侧首位的白面老僧开口缓缓说道:“老衲愚见,还是将两个方法合二为一吧。”
说音刚落,中间站立的法成和尚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深注白面老僧,屋里所有僧众也把目光看过去,想是听听白面老僧说个明白。
白面老僧环视一下众人,缓缓说道:“方丈师兄已经五日未醒,自从上次法海师侄带人前去交涉未果,对方至今没见一点动静。老衲以为,咱们还是分头而行为妥。法成师侄先去天坛山济源寺求助。”又把目光直视微胖的僧人接着说道:“而源仁师弟呢,就带法海师侄及寺内十八护寺罗汉再去一趟连桐山北峰,这次一定要弄清他们的真实意图,尽快返回,大家好商议出一个妥当救治方丈师兄的办法。”
微胖的源仁和尚起身合十,与法海、法成和尚齐声说道:“放心吧,源过师兄(师叔)。”
源过和尚点了点头,侧头对枯瘦的源修和尚道:“还是请源修师弟和法性师侄两位继续辛苦守护着方丈师兄,轮班休息。老衲在前院主持事务,你们哪路有消息传来尽快通报于老衲。”
源修与身旁的法性连忙合十躬身遵命。
各路分配完毕,除去枯瘦的源修和尚,其余众僧鱼贯而出,分头散去。
慈宣隐身在院中暗处,缓缓收回神通。他听了半天,只是略知大概,果然是方丈大师出了变故,只是可惜自己的修为还无法随意使用隐心他心通大法。
稍稍深思了一下,决定明天借机跟随源仁老和尚一起去看个究竟,再做道理吧。
第二天一早斋饭后,天刚蒙蒙亮,源仁和尚等二十人轻装简行,手提兵刃,出山门转寺后越岭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