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虽说实力雄厚,但也不敢公然与姜盛开战,于是化整为零,让所属兵马分批进入右北平郡,田豫探得动向之后,不予理会,只是把往来辽东的要道封锁来,公孙度派往右北平的兵马被堵在了右北平郡。
公孙度急忙调集兵马试图接应这批兵马,却被田豫军杀退,于是公孙度向姜盛求和。
姜盛现在不便多树敌,于是令田豫放开道路,让右北平郡境内的辽东兵马得以撤回。
北方战事看起来毫无悬念了,姜盛即率玄骑营、青州营、陷阵营进入青州。
到了青州治所所在地临淄之后,姜盛从玄骑营、青州营、陷阵营中各抽调三千人,加上越女营的几百人组成州牧卫队,而赵云玄骑营进驻昌国,青州营驻东安平,陷阵营留在临淄城外拱卫临淄城。
姜盛入城之后,见城中破败不堪,真不知道田楷是怎么治理的?于是派人把张述请了过来。
张述是大发明家张衡的曾孙,颇为精通机关建筑之术,被姜盛带到冀州的时候,也真的是无所事事,现在终于有活干了。
张述对临淄城的建设重新设计,规模也有所扩大,城内官、兵、商、民等各个群体都有分界明确的地方,城头的防御设施也是错落有致,互为犄角。
姜盛对这个设计图很满意,于是下令招募民工,进行临淄城的建设。
周仓作为亲兵卫队的一把手,负责民工的审查监视工作,管亥下落不明,姜盛还要防着管亥的人混入民工队伍,而对临淄城不利。
这个混编卫队中有三千人的青州兵,对于管亥麾下的将士多有熟悉,很快就辨别出数百人的细作,管亥将他们全都格杀,悬首级于城门楼上。
姜盛入主青州,对于管亥来说是个坏消息。姜盛对于黄巾军来说,简直就是恶魔杀神,从184年至今,死在姜盛部队刀下的黄巾军数以万计,姜盛在青州,他管亥可就混不下去了。
管亥上次死里逃生,回乡后又秘密聚集其十万大军,当然了,青州连年征战,青壮年已经极为稀缺,管亥这军中不乏老幼,战斗力明显减弱。
姜盛初入青州,很多事都要理顺,所以没有顾得上清剿黄巾军的事,管亥按耐不住,向临淄东北的北海国发起了进攻。
北海国相孔融本就是文官,不通军事,管亥还未发起进攻,孔融就开始四处求救。
孔融治理北海国期间勤政爱民,深得百姓信任,在管亥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各县军民自发动员起来,抵御管亥军的进攻。
姜盛兵强马壮,孔融第一个就想到让姜盛出兵剿贼,姜盛作为青州牧,剿贼也是分内之事。
“使君大人,小的奉北海相孔大人之令,来向大人求援,黄巾贼酋管亥挥军十万,围攻北海,北海各县危在旦夕,请大人速速发兵!”
姜盛见此人英气逼人,生了爱才之心,就道:“你在军中是何职务?”
那人道:“小的乃是白身。”
“可曾组织过战斗?”
“在乡下时,曾带领同乡打退过五千黄巾贼的进攻。”
“战果如何?”
“侥幸取胜!”
“我拨给你五千骑兵,你可敢带兵去救北海?”
随姜盛来青州的荀攸连忙劝阻,“主公,此人身份不明,不可轻易许诺。”
姜盛笑道:“你看着小子英气逼人,一脸正气,岂是不良之辈?以乡民青壮而退五千黄巾,此等能耐也必能领军。”
那人道:“谢大人信任!但兵争之事不是儿戏,还请大人派一良将支援北海。”
姜盛道:“你叫什么名字?祖籍何方?”
那人道:“小的复姓太史,单名一个慈字,乃是东莱郡黄县人士。”
“太史慈?”姜盛又惊又喜,这可是宝贝人才啊,笑道:“好,我已经知道你的身份了,你尽管带兵回去,记得得胜之后,要给我把兵带回来啊!”
太史慈躬身一礼,道:“谢大人信任!在下定当得胜归来!”
姜盛即手书一封,令张郃从青州营中拨出轻骑兵五千,交给太史慈,让太史慈率军回援北海。又令张郃率青州营随后跟进,必要时提供援助。
太史慈这名不见经传的人一跃而成为统帅五千骑兵的一方将领,自己觉得是天降大运,至于姜盛为什么一见面就如此信任,这就百思不得其解了,不过姜盛既然信任有加,太史慈说什么也要表现一下。
回到北海郡辖地后,太史慈令全军隐匿于山林之中,休整三日,然后直奔管亥军的后方,那些留守的老弱病残哪是太史慈精锐骑兵的对手,很快就被杀败,管亥屯于高密和夷安之间的粮草被太史慈军寻得,在补充了自己之后,一把火烧了。
侥幸逃得性命的黄巾兵连忙去禀报管亥,管亥大惊,令半数兵马在北海治所在地剧县虚张声势,作出攻城的样子,而自率半数兵马火速回援夷安。
太史慈知道以管亥的脾气,定会率军来攻,于是事先暗伏兵马于必经之道上,带管亥率军杀来的时候,五千精骑突然杀出。
太史慈张弓搭箭,七珠连发,专挑黄巾军中的官长,这种三石硬弓也只有太史慈能拉满,青州营中也不乏善射之人,但跟太史慈相比,简直就难登大雅之堂。
骑兵对步兵,本就占优势,又有太史慈这样的良将指挥,战斗基本没有悬念。
两军厮杀一阵之后,管亥见得不偿失,于是率军返回剧县外围的大营,太史慈率军衔尾追击而去,到了距离管亥军大营二十里的地方后,安下营寨,又趁夜送信给孔融,约定了夹攻管亥军的事项。
孔融根本就没有发现太史慈的本事,所以太史慈仅仅是他身边的卫士,见太史慈说挥军四千余人攻讨管亥,心中疑惑,就派人过去确认,太史慈说了姜盛任他为校尉的事,孔融暗暗后悔,这么一个人才怎么自己就没发现?姜盛用人不疑,太史慈必受感动,现在也肯定是姜盛的人了,孔融是有苦说不出啊。
不管怎样,战斗还要继续,孔融也是姜盛治下的国相,又岂能怪罪姜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