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布局还是缺钱
对于这次集合竞价发售股份的结果,最高兴的莫过于贾景德和宋哲武等人。
这次采用集合竞价得到的资金,大大多于卖出的股份的票面价值,仅用一亿四千万的股份,就换来了三亿一千五百万的大洋。
扣除一亿四千万股份的票面价值,净剩一亿七千五百万,也就是说,太库铁路还没有开始动工,就已经盈利了一亿七千五百万。
这样的结果不仅让众人惊喜万分,就是宋哲武也一样,他虽然表面上很平静,可是心里那可是乐翻了天,这条极有军事、经济价值的动脉大铁路,竟然不用他花一分钱就能建成了,这如何能让他不高兴。
不过,宋哲武高兴了没多久,很快就又泛起愁来。
处理完太库铁路这件棘手的事,宋哲武本应该很高兴,原本以为需要拿出大把的银子,可是经贾景德、贾继英这么一鼓捣,竟然不用他多拿出一块大洋就办成了。
虽说最后贾继英还是和他商议后,掏出了1125万大洋。可那是买的股份。
十年,不,也许是七年后,这些股份的分红就会把本金赚回来,二十年后,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持有的,包括那骗来的日本人的6000万钢轨的钱,换来的这总计百分之二十一点六六的股份也许就会值个十几亿,这可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其实,贾继英很想再多拿出一些钱入股,毕竟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大好投资机会,只是宋哲武没有同意,这让贾继英很是遗憾了一阵子。
在第四路军身上,这些年宋哲武可是只有往里填钱的份,只有今天才是真正光明正大地往回赚钱。
按说宋哲武现在的确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宋哲武根本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还有很重要的事情没有解决,那就是他在为他的移民实边计划犯愁。
虽然近十几年来国内灾荒不断,灾民数量众多,饿殍不绝于道。可是,宋哲武是绝对安置不起两亿人的,更何况还要把绝大多数人安置到几千里之外北蒙。
按照宋哲武私下的计算,安置一人如果需要十块大洋的话,那两亿人就需要二十亿,现在要他拿出两个亿他都得勒紧裤腰带才行,要他拿出二十亿,那还不要了他的“老命”?
可是,实边一事又是势在必行,是绝对不能有任何拖延的,这不仅是救济灾民的问题,确切地说这是稳定边疆和巩固国防的百年大计。
这个时候内蒙仅有35万人,外蒙也仅有73万多人,两地蒙古族人口加到一起才刚过百万,而这两地的总面积却达近30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一个人,绝对是地广人稀。这也难怪北蒙被苏联一直不断觊觎。
如果北蒙在二战前拥有一亿汉族人口,那就相当于在富饶而广柔无垠的西伯利亚的南部,新出现了一个比德国和法国人口还要多的的国家,这样的结果,只要想一想就会让人兴奋的不得了
要知道德国在二战前,即使在它吞并了奥地利后,其总人口也从没有超过8000万。就是苏联,这时也仅有1亿7000万人口而已。日本则直到40年,也才仅有79133000人.
战争打得不仅是经济和武器装备,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人口资源。
后世有一个说法,就是任何和中国、美国、苏联开战的国家,胜算的希望都不大,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因为他们都是国土广大,人口众多,战斗意识强烈的民族,即使是侵略一方最后战胜了,那也将会是一场伤亡极其惨重的胜利,经此一战,战胜国不仅仅是伤筋动骨,而是大伤元气,以后国力也许就会从此一蹶不振,就此衰落下去。
人口数量的优势,因为科技高度发达,几十年以后也许不会成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可是在二战前后的这段时间里,这就是决定胜负的真理。
据说苏联在二战期间死亡4600多万人,其中军人死亡2400万,这当中有400万战俘是被枪杀的。如果苏联没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使有美国支援武器物资,死亡如此之多的人,它也不会再有兵员组建足够的军队,更不要奢谈使用美国的武器继续进行二战了。,
如果北蒙真的实现一亿人实边,苏联人不仅永远不可能夺走北蒙,相反,他还要随时防备宋哲武要抢他的西伯利亚呢。
其实宋哲武的胃口确实很大,只是宋哲武现在是不会跟任何人说的。不过到宋哲武需要的时候,如果他没有足够多的人口可以利用,宋哲武的目的要想实现起来,那将会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宋哲武是充分认识到了实边的意义,也绝对认识到在北蒙他有大量可以使用的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他现在唯一发愁的就是移民实边的资金问题。
所谓民国期间的这两亿灾民,其实是从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末二十年间出现的。宋哲武估计在整个三十年代,灾民大概能有一亿左右。这一亿灾民自然不会全部愿意移民到北蒙,因为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极重,有一些人宁肯要饭大概也不愿意去北蒙那个苦寒之地。
因此,虽然有一亿灾民,可是实际上在40年以前,能有七到八千万人移民到北蒙,那就非常不错了。
可就是八千万人口实边,这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也绝不是宋哲武随便就承受得起的。
不过,好在这些灾民不是在一年内集中出现的,而是在几年内逐步出现的,还有就是这些肯移民的灾民们要求不高,只要是能活命,条件暂时艰苦一些也无所谓,也就是说,要安置这些灾民,宋哲武一年最多拿出一个亿也就差不多了。
而眼前的31年,马上就会发生长江洪灾,在宋哲武的记忆中,其实今年不仅是长江会出现洪灾,其实全国许多流域都出现了洪水泛滥,灾民众多,只不过长江和淮河流域的洪水造成的危害更大一些。
现在,安置这些灾民到北蒙实边倒是很是时候,太库铁路建设和北蒙道路、城市建设,开垦农田、修建水利设施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些灾民并不需要宋哲武全部真金白银地拿出钱来赈济,只要给他们安排相应的工作,并把他们的家属逐步安置到北蒙就行了,他们有了工作,就自然可以自己养活家人了。
不过这些灾民的长途迁移和在北蒙的住房建设是必须要宋哲武掏钱的,仅运送灾民和大量的水泥等建筑材料前往北蒙,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在铁路没有建成之前,向北蒙运送人员和物资是必须要用卡车的,而且还是大量的卡车。
要知道,这可是需要穿越戈壁荒漠的几千里的路程,用大车运输不仅时间长,人吃马嚼的费用也会更高。
而最关键的是,大车的运力太小,即使不用运送建筑材料,仅是运送人员,运送1000万人,就需要200万辆,就是把全山西和南北蒙的大车都集中起来,最多也就有10来万辆,宋哲武是绝对找不到200万辆大车的。
没有办法,太原的汽车厂还没有正式投产,宋哲武只好又拿出了几百万,用于购买卡车和建筑材料,这些事都是要在洪灾发生前准备好的。
可是剩下的资金也是要筹集的,贾继英主持的北方投资发展银行虽然还有钱,可是那些钱宋哲武不能轻易动用的,那些可是他的家底,也是他在为抗战积攒起来的本钱。
思来想去,只能再想办法弄钱,而且还是大量的钱。
要钱,只能还把目光落在兴华身上。
其实宋哲武在赚钱方面准备了许多手段,只不过许多办法要见效,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远水不解近渴啊。
宋哲武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将尼龙这个超级宝贝提前拿出来了。
早在涞源时,王明扬在宋哲武的“悉心”指导下就已经研制出了尼龙这个宝贝,不过研制出和生产出是两码事,要想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工业化生产设备和具体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这可不是像前世看穿越小说里的猪脚们那样,立刻就能像变戏法一样,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东西就源源不断的出来了。
摸索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工艺,研制生产设备,这件事足足让王明扬搞了整整一年。
这件事如果放在欧美,估计有半年时间就可以做完,因为那里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力量。而且这件事,现在已经得到了部分证明。
和杜邦公司合资兴建的,在美国专为生产尼龙的兴华.杜邦化工联合股份公司的生产设备,就是以王明扬等人设计的生产线为蓝图的,不过杜邦的工程师们在看过这套设备的图纸之后,很快就提出了改进计划,据说改进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会使生产能力和效率都会大幅度提高。
感谢“70生人”和“2541”书友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