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十七章离炎国,千里灾荒
出炎国的时候,是中秋前,是恒朝以北的较寒冷的地方,收稻谷的时间。却因为连天的阴雨,导致了稻子和麦子全部泡在了水里,抢收进仓库里的粮食也因为不能得到阳光的曝晒而发芽。
这一切意味着,今年北方的人可能面临着颗粒无收场面,可能这一个冬天和明年的春天,都没有主食,而且输食和菜,也在水里大部分失收。一时间,整个恒朝以北一片惨淡,魏然多少有些为杜三担心。
民以食为天,如果今年粮食颗粒无收,只怕是民心不稳,朝政不平。
看着魏然成天为一路上看到的灾民难受,江归墨却觉得无法理解:“杜夫人,女人都是像你一样悲天悯人吗,还是你特别容易心软?”
江归墨也不能说不悲悯,开始,江归墨也是四处施赠,医药、粮食、衣物等等……只是在见多了以后,感觉也就渐渐淡了。
“天下百姓,皆我同胞,血浓于水啊。兔死狐还悲呢,何况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你看他们悲苦的样子,不一样曾经悲悯吗。”魏然略带着些悲伤地说着,看着路上来往的人,常常是叹息。
街道上的行人,大部分都是步伐匆匆,脸上无一例外的带着茫然的神情。人一旦失去了强大的支撑,就像是游走的孤魂野鬼,让人觉得苍凉与死寂。
偶尔有几个孩子在街道上,跑着叫着。就让魏然觉得这是生气所在。魏然不是菩萨心肠的人,也不是那样有大慈悲地人,只是身在这里,如果心里丝毫没有触动,那一定是个铁石心肠的人。
“天下百姓,皆我同胞,血浓于水。”江归墨喃喃地说着这句。怔怔地停下了脚步,望着魏然说:“我从来没想到过。一个女子竟然还有这般的胸襟气量,杜夫人,为了你这份气量,我等男儿怎么可以弃天下同胞不管。我去联络江湖朋友,江湖上也有不少古道热肠的人,我们就一起渡过难关吧。”
魏然看着江归墨点头,也笑了:“好。江先生,我们就一起为他们做些什么吧,尽我们的微薄之力,让他们渡过这个冬天。”
魏然先是写了信到鸣山,那里也按照插秧法种了水稻,鸣山有百余亩地,今年秋收应该有不少粮食多,顾奚山应该也有手腕:“江先生找人帮我送两封信吧。一封到鸣山,一封到采幽山给顾阁主。”
江归墨有些愕取得,但还是点头了:“你认识顾阁主?”
“拿这块玉佩,应该可以见到顾阁主,顺便告诉你,我是顾阁主的女儿。”
江归墨傻了。看着魏然的背影,半天没找到声音。
而与此同时,紫归城里却乱成了一团,北方地水灾,像厚厚的云一样笼罩在城池之上,也乱转在杜三地心上。
魏然下落不明已经让他心寂如灰,这朝堂之上的忧患,更让一个身为帝王的杜三,心力交瘁。
杜三这会儿看着手里的奏章,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眉纠拧成死死的结。另一只有撑着头,眼睛压根就没有落春奏章上。
“皇上。您先歇息会儿吧,您都两天没睡个安稳觉了,叫奴才怎么看得下去。”
杜三漠然地抬头扫了一眼,发现没有他想看的人,又重新低下头去:“得安,你先去睡吧,你年纪大了,熬不住。”
江得安抹了把眼睛,只觉得鼻子一阵发酸,眼前这皇帝,都已经这样了,竟然还得平稳注意着他:“皇上,老奴求您,歇息着吧,皇后娘娘若知道您这样糟蹋自己的身子,回来了可要找才奴拼命呀。”
拼命,杜三想到魏然拧着眼瞪江得安地样子,不由得笑出了声:“好了,朕去歇着,瑄皇子在紫宸殿吗?”
“回皇上,瑄皇子在恒恩殿里,吵着嚷着要睡在皇后娘娘榻上才肯安歇着,宫女们劝不动,也就随了瑄皇子的意愿。”
杜三叹息后说道:“抬了辇来,去恒恩殿吧。”
辇子抬来了以后,杜三被江得安扶着上了车辇,****一软几乎就要落在地上,江得安惊呼了一声,赶紧扶了一把,才不至让杜三磕碰着:“皇上,您保重龙体要紧啊。”
“说那么多,朕难道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杜三话虽然这么说,却也是随着叹息,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仗着武功底子在死撑着。
车辇到了恒恩殿,杜瑄才刚睡下,听到外面的响动,又眨着眼睛醒了过来:“娘,是不是娘回来了。”
杜三听了杜瑄的话,身子一颤,扶着门槛的手指半点血色也没有了,跟在后面的江得安赶紧上去扶了一把:“皇上……”
杜三摇头示意他没事,迈步走进恒恩殿,清雅安淡地竹叶气息扑面而来,像是魏然天天在这里晃一样:“瑄,不是娘,是爹。”
“爹,娘呢,我刚才做梦,梦到娘回来了,娘呢?”杜瑄揉着眼睛,脸上还挂着泪。
杜三抱起杜瑄,坐在床榻上,向着杜瑄说道:“瑄想娘了,爹也想,可是爹还没有娘的消息,瑄说爹是不是很失败,连自己的娘子都找不到。”
杜瑄再小也明白,这时候应该说什么话:“爹,娘一定不会有事的,对不对。小楼叔叔和沈叔叔还有外公,都去找娘了,娘一定会很快回来。”
于是两父子抱在一起,互相安慰,看得旁边的宫人和内侍个个心酸落泪,尤其以江得安和飞絮最甚,两人和魏然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于帝后之间地感情,看得更真切,也就更容易受感染。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黎明时分,殿门外咚咚地传来声响,杜三将杜瑄轻放在床榻上,招来宫女看着,他则走出殿门去。
门外,寒青正站在那,手里捧着急奏站在门外:“皇上,北边传来急日报,各地涝灾,粮食失收的面积越来越大,各地上来的争奏也早堆成了山,行文院把奏章整理好了,臣给皇上送来。”
杜三叹息,接过奏章,还没打开眉头已经拧成了结,看着看着不觉轻念出声:“岑东,琮城,淮安,渭溪等十六郡县,大雨累月,河水高涨百年不遇,各地粮食失收……”
杜三合上奏章,下面的几行字,看得他呼吸的的急促:“寒青,去发公文给各地的王爷,顺便带上我的亲笔书信,让他们能帮的互帮着些,已经无力顾及地也要把自己地封地管好。”
“是,皇上。”
寒青走后,杜三一个人呆站在殿门前,看着一点点升起的太阳,多日地阴云似乎一下子散开了,可再看头顶,依旧还是很厚的云层。
“皇上,该更衣上朝了。”江得安带着宫女、内侍们候在一旁良久,才敢出声叫唤。
“得安,你家人也在岑东一带吧,此番大涝,你家可还有什么人需要照顾?”杜三只是看着江得安,这么问了一句。
江得安立刻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声音颤抖地说:“皇上,蒙皇上惦记,老奴家里已经没人了,前些年老姐姐去世后,唯一的外甥也病去了。”
“朕还想让你去岑东看看亲人,看来是不必要了。得安啊,你是没有亲人在,可朕却有千千万万子民在岑东等地受苦受难啊。”杜三本就是个心怀天下,受着皇帝养成教育长大的男儿,这番大涝,让他觉得即愧疚,又无力,除了四处调粮、调物资,宫里也减了支出之外,他甚至不能亲自去看一眼,那些正在受着苦难的百姓。
江得安听得杜三这么说,颤颤巍巍地又跪了下去,说话间已经带着哭腔:“皇上,咱恒朝有您这样的明群,是天下子民的大幸,便是受苦受难,也终会过去。”
“会过去吗?”杜三一边穿着朝服,一边喃喃自问:“是会过去的,只是百姓终究还是遭受了苦难。“
在朝堂上,果然像预料中的那样,除了各地报灾的奏章,没有其它,而且涝灾有日趋严重的趋势。
忽然行文阁执笔前郭相的儿子,郭逸南站了出来,举着本鲜红的奏章递上来:“禀皇上,渭溪、淮安一带,灾民已初得安抚,许多江湖人士,纷纷从各地运粮,民心见稳。”
杜三一愣,然后反应过来,江湖人士,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些人,更甚者怎么没能想到鸣山和温汤一带,改良了稻谷种植后,各富户农家都存了不少粮食:“郭逸南听旨,朕命你去鸣山和温汤一带,收购民间粮食,一斤粮多二钱银子,由你亲自督办,以自愿为主,不得强加于民。”
郭逸南跪地领旨:“臣定不辱圣命,为吾皇分忧,为我恒朝解困。”
杜三总算是安下些心来,散朝后,脸上也多少有了些轻松的表情:“得安,你还是去岑东看看吧,没有亲人,看看左右邻居,朕给你五十车粮食,到了岑东就替朕安抚当地一番。虽然不多,但现在于朕而言也是杯水车薪了。”
“皇上,老奴替岑东百姓谢皇上隆恩。”江得安今天跪得格外多,而且泪也特别多。
“那是朕的子民,朕自当为他们着想,你即日启程,一路上加紧些。”杜三要是知道,魏然现在已经到了岑东,不知道会不会仍旧让江得安去……
杜三不知道,所以带着稍轻松些的步伐,去了恒恩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