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尚和道士的世界观检查结束之后,沉渊子将视线转移到了封启的身上。
他对于封启这个年轻人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很熟悉,沉渊子对于封启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越了宿清海和徐勒这两个五处六处处长候选人。
这样的事实宣扬出去一定会有人觉得很奇怪,哪怕封启是对于整个学生团体影响力最大的学生自治会的会长,也不至于让沉渊子如此看重,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在沉渊子没有找到余夏之前,一直都想把院长的位置交给他。
不为别的,封启是一个和沉渊子极其相似的人。
封启的出身很差,比起一般人更差。
有人觉得,奴隶这样的出身应该是最差的,还有人觉得在金矿里劳作到死才是最差的。
封启想,那他们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出身。
封启睁开眼睛,看到了久违的华丽吊顶。一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回到了永远也不可能回到的家里。
他和王治河不同,王治河是有家不愿回,他是想回家,却已经无家可回。
封启来自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的风起帝国,传说中风的故乡。哪里充满了劲厉的风暴,也练就了国人不屈不挠的性格,随着一条绵延十里的宝石矿脉被发现,向来沉默寡言与世无争的风起帝国成为了珥散的目标。
风起帝国是典型的小国寡民,虽然国民沉默寡言逆来顺受且不屈不挠,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在几万铁骑的刀锋下化为一片焦土。
整个风起帝国如今只剩下了这么一支,也可以说就只剩下了这么一个人。
封启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有这么一天能回到这早已经不属于自己的皇宫,有些不知所措。对于这样松软到能把脑袋陷到床单以下,打三个滚才能下床的至尊大床,封启想都不敢想。
“殿下,您怎么自己下床了?”一个相貌清丽的侍女惊呼道。
封启吓坏了,难道自己都不能下床?
“我自己不能下床吗?”
“殿下一岁就会起床了!”侍女惊呼。
封启心想怪不得那床那么大那么软,自己三岁的时候还正在被自己的老爹抱着自处逃亡呢,连床都没怎么睡过,更何况高端席梦思。
“我儿子能起床会说话啦!”国王陛下和皇后娘娘兴奋地跑进来,抱起自己的儿子,争着抢着红光满面地一阵乱亲。
从来没有被老爸亲过的封启在恶心之余居然觉得有些享受。在老爹把自己恋恋不舍地放下之后,封启终于可以说话了:“老爸老妈咱们今天上哪玩去啊?”
“我儿子会说话了!”
国王陛下和皇后娘娘再次把自己的儿子抱起来一阵狂亲。
王子殿下在一年不会说话突然会说相声的灵异事件瞬间传遍了全国上下。举国人民纷纷夸赞王子殿下真乃神人也。
王子殿下不光聪明而且热爱学习,十几岁就考中了状元,当时有人怀疑王子殿下是使了诈,但是经过十几位大师集体公开考核,从几千个题目中现场抽取,结果王子殿下技压群雄,又成为了众望所归的第一才子。
王子殿下文韬武略样样第一,十几岁帮着父亲处理朝政,风起帝国越发强大,悄然之间发展起一股巨大的军事力量,凭借着王子殿下找到的天赐宝石矿脉,风起帝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足以和其他两大帝国对等说话的一个新的大陆霸主。
上天赐予的宝石矿脉,引来了无数的觊觎,珥散的进攻在原本的十年后发生,却和原本十年前的那场进攻结果截然不同,风起帝国愣是拿钱砸服了珥散,珥散的十万铁骑被打得七零八落,王子殿下的声誉达到了顶峰。
国王陛下想把皇位传给他,但是封启王子执意不从,说爸爸你千年万年活下去,啥事咱爷俩一起干。我不想当皇上,压力太大。
国王陛下非常地长寿,直到封启王子五十多岁才继承王位,那时,他们家已经四世同堂。
封启大帝威名远扬,带着自己的军队南征北战,让风起帝国摆脱了原本的大风之地。进入了中原地区,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帝国,而原本的珥散与闶阆,被挤到了边远地区,风起称霸天下,万邦来朝。
天下海晏河清,歌舞升平,封启娇妻美妾,好不快活。
他的儿子和他一样聪明甚至犹有过之,封起一度怀疑是不是谁的魂魄附身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他儿子比他还聪明,国家越发稳固,在他退位之后,他的儿子将目光放到了大陆之外,无尽的海洋也成为了他必须征服的疆土。
风起之处,必有风起。
数不清的船只出海,将风起名声传到了四面八方,名声远扬国外,更多的东西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风起帝国,世界越发美好,啊活着真好。
封启在无数人的唏嘘声中闭上了眼睛,他的遗像被挂在城门楼子上,每一个走过城门的人都不免要竖起一根大拇指,说这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帝王。他的灵位和开国的帝王并排放置,风起以封启为荣。
封启从梦中醒来,沉渊子觉得这一个梦做得太短了也太平凡了一些。
但其实平凡的生活,就是封启这个不平凡的人向往的生活。
“你这个梦真的很平常。”
封启眼角带泪,单膝跪地,像沉渊子虔诚地行礼:
“多谢院长,完成了我毕生的愿望,哪怕这只是一个梦,也未免太美好了一些。”
沉渊子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乖,摸摸头。”
“我本来数意你为下一任的院长,可是下一代的沉渊子却已经出现了,委屈了你,这件事是我对不住你。”
“能被您照顾本来就是我的荣幸,如今您碰到了如意的弟子,我自然要为他让路,我会尽力帮他。”封启很懂事,毕竟沉渊子对他有恩,他也非常地感激。
“那倒不必了,我送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死了之后,还有别的事情需要你来做,但绝不是帮他。”
“晚辈谨记,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