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最心急的自然就是何太后了,何进和何苗身死,部曲全都被袁绍收编,她手中的势力只有被刘备和袁绍打得落花流水的一千羽林军,旁的便再也没有什么能够与这四大势力对抗的力量了。何太后也想过将羽林军补充完全,但是想到羽林军就算补充完全,也不过只有两千人,就算是跟目前力量最弱的董卓相比,也是无法抗衡的,于是何太后也就心灰意冷了。
经过了几天的思虑之后,何太后决定找刘备帮忙,在这四人中,董卓是外来的,而且素有野心,丁原虽然也算是颇为忠心,但也是外来的,何太后也信不过。对于袁绍,何太后更是寒心了,何进死后,袁绍的野心也渐渐显露出来,对何太后再也不如以前那般尊重了,已经初具了权臣的味道。因此,何太后只得将求救的双手伸向给刘备,这个曾经与她有过两次亲密接触的男人。
对于何太后的求救,刘备选择了应允,虽然他不想掺和到洛阳大权之争中,但现在却仍是卷了进来。在何太后向刘备出求救的时候,刘备却是不知道,董卓已经开始算计他了。
对于董卓,要想完全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就必须让城外的大军进入城内。让城外的大军进入城内,就必须要将洛阳的城门防守控制在手中,只有打开洛阳的其中一个城门,大军才能进得来。
皇宫大变之后,何太后为了均衡几方的势力,也用了一些脑筋,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并不给这几个人名分,例如,袁绍控制了北军五营的指挥权,但是何太后却不下旨封他为车骑将军,刘备掌控了京师禁卫军,却不是司隶校尉。
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刘备凭空丧失了京师禁卫军的指挥权,而且还只能是吃个哑巴亏。
董卓的算计,来自于李儒的计谋,计谋的目标,就在吴匡的身上。刘备之所以能够掌控京师禁卫军的指挥权,便是因为吴匡的投效,是以,只要能够制住吴匡,也就等于架空了刘备,掌控了京师禁卫军。
在一番打探之下,例如弄清了吴匡的基本情况,于是,董卓便在一个深夜造访了吴匡的家,将吴匡的家人全都请走了。妻子可以不要,但是父母高堂却是不能丢舍,无奈之下,吴匡只得答应董卓的条件,在一个深夜,打开了洛阳的北门,将董卓的十万大军全都放了进来。
当刘备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他不由长叹一声,便闭门不出,不再过问洛阳之事,并且准备过几天便离开洛阳去幽州。
当天,何太后也得到了这个消息,极度失望之下,搂着少帝痛哭一番,不得不接受董卓就要当政的现实。
现在,董卓无疑是洛阳城里最著名也最有权威的人物了。
七天的市价,“董卓”,几乎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议论这个名字,这个名字使人咬牙切齿,使抚掌称颂,使人皱眉摇头,也使人胆战心惊。
随着这个名字在洛阳城里的叫响,骁勇善战的西凉“铁甲军”几乎每天都会在洛阳城中绕上那么两圈,人和马头都搞搞扬着,显示出不可一世的神情,“明光铠”上铜的镜片随着马蹄的节奏一闪一闪,于是,这座由周代“洛邑”衍变而来的都城便忽明忽暗,忽晴忽阴。而且,自从大军进城以来,这些西凉铁骑的的马蹄上每天都有新鲜的血迹,马头下时常可以看到左右摇摆着的头颅,似是在炫耀着什么,又是在暗示着什么……
从荒凉的大漠与草原上杀入到京城的兵将,何曾见过如此繁华的街市、如此丰富的财物、如此美艳的女人呢?是以,他们是不可能老实本分地遵守军规军律,而且他们的领董大胖子更是默许和认可,于是,洛阳城以及四周的百姓只能容忍他们像黑熊闯入瓜园似地肆意践踏蹂躏,他们反抗不起,这支军队实在是太强大了。
如此一来,洛阳城中,许多反对董卓的人,还真是心怀忌惮而未敢有轻举妄动哦。最具说明力的就是袁绍了,骑都尉鲍信曾经建议他在董卓刚刚入京的时候突然下手,将之除去,但袁绍因为看到西凉骑兵的雄壮,加之担心会让刘备渔翁得利,而没有敢应口。后来,当袁绍知道了董卓策反了吴匡,使得十万西凉军进入洛阳城中,后悔也已经晚了,因为董卓的兵力又扩张了。
在李儒的谋划下,董卓轻易收编了司隶地区董重的部队,他的理由很简单,便是跟董太皇太后与董重同宗,之所以应召入京,实际上是要为太皇太后和董重将军报仇,如此一来,董重的部队竭诚拥戴董卓,十多万的司隶地区的军队,便全都掌握在董卓的手中,使得他的兵力一下子达到了三十万之盛。
而且,董卓更是用了对付刘备的方式来对付袁绍,轻易就将北军五营的几个将领控制住,北军五营也落在了董卓的手中,袁绍一下子掉进了深渊中。可以这样说,除了皇宫里的一千多御林军之外,便只有太尉杨彪的手中有点兵权了,但是若与董卓的三十万大军相较,无疑是以卵击石。
可以这样说,京畿一带,除了驻防在河内的丁原一部外,几乎鲜有人敢于抗拒董卓了。
军权在握之后,董卓便开始了对文士的拉拢,成为司空的第二天,董卓便采纳了刘备早年的建议,为陈蕃、窦武以及其党人平反冤狱,恢复期子孙的官爵,并归还其财产。此举立即在朝野引起了极好的反响。紧跟着,董卓又起用了大量的海内名士,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一代鸿儒蔡邕,曾因“诽谤朝廷”被灵帝流放在外十二年,董卓下令赦免之,并复其旧职,蔡邕来到京师后,一月之内连续三次升迁,由祭酒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这件事情使得董卓在“清流”界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蔡邕一月之间迁三职的故事,也成为东汉末年官场上的奇迹而流传后世。
[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