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就从鼓励农户饲养耕牛,到鼓励百姓开荒。
因为接触过农司的人,自然了解养耕牛所需的青储料。
但天齐国会做青储料的人并不多,他也没能找过来。
化远三十年算是他正式调任的第一个任期。
到如今的化远三十三年,已经的第一个任期的最后一年。
从临时调拨到现在,已经快五年时间。
正荣县的百户耕牛数量,终于增长到他来时的三倍。
可这样的扶持还是太过脆弱。
前年的病牛让县令很是忧心,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培养兽医,这才稳住局面。
现在听说青储料的出现,更是对养殖耕牛有好处。
这样看来,他的这几年做的事没有白费。
今年年底,就会有人过来接任,在下一任来之前,这些事肯定要处理好。
所以县令才会有此一问。
县丞是县令的属官,是县令带来的“班底”,自然明白县令大人在担心什么。
“大人,咱们都在加紧处理公务了,一定会之前做完的事给完成了。”
“青储料那事,有纪元在办,多半不会出什么差错。”
所以衙门上下都很忙。
之前留下尾巴的事,彻底做好才是,否则后来要是理念不合,很多东西就要半途而废。
还有各部的账册名目等等,都要在年底准备好。
虽说明年三月才离开,可现在已经是化远三十三年的八月份。
满打满算,还有半年多。
不知道青储料就罢了,既然知道,肯定要看着青储料稳定的。
不过县丞讲得也对,有纪元负责这件事,大概不会有错。
别看他年纪小,人却十分聪明。
说不定,以后还会是同僚。
县令叹口气:“继续忙吧,可惜此地的牲畜养殖,还未能到三户一头牛。”
“您已经尽力了。”县丞道,“最开始接手这里时,那可是二十户只有一头牛啊。”
天齐国对官员是否称职的标准很是细致。
至少规定上是很细致的。
像每百户多少头牛。
每个地方多少人出多少秀才,以及等等等等。
全都是官员的考核标准。
像前朝盛世时,也未能达到三户一头牛。
在现在这个县令手里,能把正荣县变成六户人家,至少有一头牛,已经很厉害了。
当然,这算数也不够精准。
毕竟像县丞牛家,堡李村李家这种,一户就百头牛的,很容易就把低位者给平均了。
大概就是,小明今年收入一百块,你收入两块,对外面说的,就是你们两个去年一共一百零二块。
前者说低了,后者说高了。
县令原本想做的,就是平衡后者。
但做着做着发现病牛,以及正荣县缺兽医的事,几次向上峰请示,才逐渐改变如今的局面。
想要养好一头牛,都是千难万难。
更别说让全县每三户都能一头牛。
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实现起来更是艰难。
“希望多出些纪元这样的学生。”县令道。
从他不忍两个马家汤圆因为他而亏本,所以帮忙写食谱,在事后也不声张,就能看出纪元的品行跟机智。
那些,都是一个好官的特质。
自己当了多年县令,才明白的道理。
纪元小小年纪就本能做出这些行为,他看着都暗暗点头。
“安纪村青储料的事,一有消息,就来报我。”
要说安纪村不着急,那也不对。
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安叔公张兽医,找了安村长,又在统计清楚青储料的用量,安纪村还是有村人听说了此事。
纪元让安村长也不要着急,谁找过来,就把名字记下。
能听到风声就找来了,必然是想挣钱的,也是勤快的。
这些人用着更放心。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些人明显准备好了。
八月十二,麦假的第五天。
各方统计出来的青储料需求,终于送到纪元手上。
因是只要需求量,各家也不用管安叔公这有没有,只要做出来,他们能买。
当然,这都是值得信赖的人,还有张兽医做保,基本不会有错。
堡李村李家,六万斤。
县城牛家,八万斤。
这是正荣县养牛最大的两户了。
其他散户加起来,也要七万斤。
剩下的就是外县的。
张兽医那边联系了几家,一个张家定了五万,另一家定了四万。
剩下的多是观望,散户定了两万。
外县的观望很正常。
他们不像正荣县这些养殖户们,一有官府的认证,官府近几年都扶持他们养牛,所以更信赖。
二是这两年的青储料确实打出了名气。
不管怎么说,总的算下来,今年至少要做三十九万斤的料。
这自然是把税费,以及各种损耗都加到里面。
“三十九万斤?”安叔公惊呼。
不算就罢了,这么一算,才知道他家一年做那六万斤,根本什么也不是啊。
幸好当时不知道这个数字,否则他能一夜愁白了头。
安村长也在惊愕青储料的买卖。
他就算作为村长,也从未经手过这么大的买卖。
要怎么做啊。
众人的目光自然又在纪元身上。
他们现在除了信赖纪元,已经没有第二个想法。
好像都形成依赖了。
纪元那边已经把人数算好了。
安叔公家,去年男女老少二三十口一起齐上阵,不过做了六万斤。
但就算他们内部,也是有人做得多,有人做得少。
把十四岁以上的人算里面,主要劳动力大概在十五个人,可安叔公跟安老大这种,又是出了名的肯卖力气。
安大娘子更是居功至伟。
也就可以算是十八个人做了六万斤的青储料,还要去掉前年挖的窖。
纪元边解释边道:“这么算的话,青储料的买卖,一共需要一百三十人。”
不等他们说,纪元继续道:“分为两个工种,一个挖窖运草料。”
“女子则来细细的铺料,这个活要格外细致,必须妇女来。”
后面算是纪元的私心。
如果一窝蜂地找人,各家必然先派男子出来,毕竟是挣钱的活计。
可铺料这事,确实要细。
而且这买卖从一开始,就有安大娘子这样做活的。
也有安二娘子这种记账的。
要是因为推广出来,全都变成其他男子的活计,那她们两个“创始人”说不定都会被排外。
纪元感激当时安大娘子雇他做事,必然不会让安大娘子“失业”。
而且他说的也是实情,相比于挖窖这种事,均匀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