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咱们来一次县里也不容易,每次只三两天的功夫,可不得抓紧时间支摊子。”
“爹,你想想,咱们要是早中晚都支摊子,每次的时间肯定长不了。要是出两次摊子,每次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就省了来回折腾的功夫,算下来,也是没亏了多少的。”
她爹娘几个想想也是,来回折腾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别说,这样仔细一想,丫丫说的也对。”她娘一琢磨,坐下,也不着急了。
这就对了嘛。
院里院外收拾的差不多,这边她爹和于景把炉子也垒的差不多,又找来木头,正院子里生火烧呢。
她娘和于瑶两个正帮着她弄骨头,泡了这么一会,骨头里的血水也也都泡出差不多。又一个个的好个洗,洗干净之后找来劈好的木头,架在灶膛里,放上佐料,炖上一大锅。
老先生这边没耽误,按时按点的拿着小桌子椅子,摆摊卖字画。小小后面跟着,要和先生出去摆摊,她娘怎么留都留不住,两个小手抱着胖墩,颠颠的要和先生一起出门。
她娘拧不过,也就由着他,还一边给先生道歉,说是给他添麻烦。
老先生倒是不在意,说是有个人作伴,不麻烦。
于景有眼力价,帮着先生拿着小桌子椅子,先生手里拿着纸墨笔砚和一些字画,小小抱着胖墩,先去摊位上摆摊子了。
如果这样的话,她家和先生出摊时间错开,那样子吃饭的时间也是吃不到一块了,这样子的话还得想想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还是得想想有没有什么更方便更好的办法。
她也不能闲着,这边她爹娘和于瑶这边准备一会出摊子的土豆和茄子,她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就干脆到屋里,拿起新买的纸笔,开始练字。按着先生教的,一笔一笔的写,写的烦了也得忍着继续,总之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新弄好的炉子帮了不少忙,做的酱料,还有油热的蒜,都是用这个炉子弄的,很是省事,火也大,一点都不耽误工夫。
虽说说好要晚些时候出摊子,但是她爹娘和于瑶于景几个都是着急。一边忙活,一边还念念叨叨的说是现在摊位空着,街上等着买的人肯定多。她是在看不下去,“要不这样吧,咱先把弄好的这些拉出去烤,院里留个人接着弄,等这些卖完了之后,再家里拿,不用等到都弄好了一起送过去,离的近,这样子也好的。”
一听这个,几人眼睛都冒光,连连说好。她爹赶紧牵过来毛驴,套上车,把弄好的这些先放上去,准备的差不多,跟着于景两个先赶车去了摊位摆摊。
她娘说是她留在家里,一会让于瑶跟她两个去街上一个帮着刷酱一个收钱,少一个人多少是忙了点,但总归是没落下。
看着差不多,估计她爹和于景两个摊位快摆好,于瑶领着她去了街上。
这摊子刚支上不久,没想到小老婶还有姚夫人和李修仁家的三个过来了。因为这次过来时间紧,昨个加上今儿上午,倒是一直没有去小叔家说一声,本想着过两天生意稳定了,抽个空过去一趟。没想到小老婶大着肚子,竟然来了,跟着的还有李修仁家的。
这边等着买的人多,好几个人还在排队,她抽不出空,只得一边收钱,一边笑着打招呼,“姚夫人、小老婶、你们来了。”
一看他们摊位跟前这么多人,许是没想到,这边姚夫人四处打量着,跟着李修仁家的好个看她忙碌的收钱。她爹和于景是男子,多少有些避嫌,只打过招呼了之后,就各自忙,不说话。于瑶和她们也不熟悉,虽说学着通透了,毕竟是赵家的亲戚,她也不好多出面,说了一两句话,就接着忙。
她娘又不在,可不得她跟前应着,帮着招呼,不能怠慢。
姚夫人又四处看了看,“本来你说找了摊位我还不信,只这今儿上午听说是这开了个烤土豆片的,想来是你们不假了。这不,下午刚得了工夫,就叫淑贞也四处走走,过来看看。”
她笑,“昨个到这县里太晚了,就没得时间过去给姚夫人问声好,本想着这一两天抽出工夫来,我们过去一趟呢。我娘也念叨,说是小老婶有了身子,让我有空多过去陪陪解解闷呢。我们这没过去,姚夫人、小老婶也别挑我们的不是才是。”
“这做生意的谁不知道,忙是肯定的,我们这一家人的,哪来的那么多挑剔。看你们这营生做的不错,只这半天的工夫,大半个县城都在说呢。”
她笑,一边让她爹多烤出来几串,让姚夫人李修仁家的还有小老婶尝尝,“就是挣口饭吃,得些辛苦钱。”一边说着,她一边看李修仁家的,没想到她今儿个从来到现在,倒是一句话都没说,只四处打量。
她爹把烤好的土豆片递过来,于瑶问了她们要刷哪个酱。这边小老婶有身子,刷了芝麻酱,姚夫人都看了看,说是先尝尝这辣子的。只李修仁家的,还在四处打量,于瑶这边问,她好似没听到一样,不答话。
她看在眼里,笑笑,念在老姚家的份上,白送竟然不领情,他们可是不会再上赶着的。
“既然婶子不喜,我们强求着给也不是这个道理,小姨你收起来吧。这一串多少也是有点钱的,咱留着卖就是了。”
这边李修仁家的看苗头不对,哼了一声,“我就说嘛,只这半天工夫就眼高看人低了,怪不得当初我是这个殷勤的想着帮这帮那的,现在倒好,没落下好不说,还让人家挑着不是,给人瞧不起了。”
说完还酸酸的‘啧啧’两声,边上买土豆片的客人也都侧目,回头看。
明知道李修仁家的这话是说给他们听的,但是她就不明白了,这事情道理都明摆着,说话带针带刺的,仿佛道理都是她家的,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