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黄恒虽然经常在黄举的面前吹嘘他泡妞的技巧,可是他有时候说的话,连黄举这样先进的知识分子都承认是至理名言。他临走时说的一句名言,黄举记住了,然后付诸实践。
而黄恒所说的,更让黄举心服口服的一句话是: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睿智无比的女人。
这样一句跨时代的话获得了黄举的强烈赞同,两人时常谈论一些先进的问题,偶尔会捧腹大笑,偶尔会引人深思。所以他们父子之间,与其说是父子,倒不如说是忘年交。
莫倾是个睿智的女人,她能看出娘家送给黄家的棉花糖里,藏着一根细小锋利的银针。莫家五爷来到黄家,仅仅是为了送信儿,这事儿搁谁都不会相信,可不相信又能怎么办?她想提醒一下自己的儿子,或者是给个隐秘的眼神,让他不要掉以轻心,她正在发愁该如何提醒,黄举就已经注意到了,并且做出了很好的应对方式。莫倾一笑,自己的儿子,果然不是利益熏心,见钱眼开的败家子。
“伯羽客气了,莫家和黄家乃是血肉之亲,关系本就如同兄弟一般亲密无间,互相帮助也是正常,怎么能用‘借’来衡量?伯羽且先收下,勿要推辞。”莫器从容应对,这点小难度,还难不住他,不过他还是惊讶黄举的反应速度。
能看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就算是一些大家族的精英也要思考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莫器早就和他们谈好了,马后炮的行为,最符合那些人的特点。可是莫器没有想到,黄举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看出来。
黄举在早年的荒淫无度行为,莫器是知道的,尽管最近这些天有所改善,名声渐广,可任何一个纨绔了十几年的世家子弟都会有一些本性难移的情况,并且大多数贤名远播的名人,他们的背后都会有许多黑暗而血腥的故事。
如果在他面前的是黄恒这个老狐狸,他一定不会剑走偏锋,而当他面对的是黄举这样一只小狐狸的时候,他才会向家族建议使用这样的法子,并且带上自己的亲生女儿过来。
“不不不……”黄举摇了摇头,帅气的微笑转变成了略带不满的皱眉,书生般的气质反而将他的皱眉衬托的更加色彩缤纷“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一码归一码,如果是舅舅私下塞给我银子,我一定会收下来买些点心吃。可是涉及家族大事,我是万万不敢自作主张,随性而为的。”
既然莫器用亲人之间的关系作为铺垫,用感性思维来作为说服黄举的理由,那么黄举便用理性思维来应对。
亲人之间的血脉感情往往能让人突破规矩的束缚,脑袋一热就会被感动的热流盈眶,进而做出荒唐无比的决定,在清醒之后才追悔莫及,原来这一切都中了别人的圈套。
家族的联姻就是如此,一切都是以家族的利益作为最优先考虑的选项,往往两个家族的子弟联姻,他们还从来都没有见过彼此,男方还好,可以有其他的考虑,而女方,她们大部分都是感情的失败者,家族用来赚取利益的工具。
黄恒与莫倾之间固然是两厢情愿,可如果黄恒是一个外乡的穷小子,没有房子,没有马车,就算有,可如果不是门当户对,莫老爷子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封建时期的桎梏,一时一刻是改变不了的,就算是如今,也难以冲破其束缚。
而门当户对相比于两厢情愿,自然是前者更具有说服力。于是利益造就了所谓亲人。
所以莫器用亲人之间的情感作为说服进而获取利益的方式,是一种最好的,也是最坏的方式,获得的收益也同样如此,要么最好,要么最坏。
理性是一切正确行为的基本思想,有的时候往往是真理,往往是道德情操。理性思维在这个时候,对那些拥有理性的人,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方式。
只有那么一些顽固分子,才会坚持氏族时期财产完全平分、没有一点私有财产的兄弟玩笑话。
莫器盯着主席上那个微微皱眉的白衣书生,略显沧桑的额头上渐渐浮起了一层薄薄的细汗,就连他厚厚的嘴唇,在此刻都显得有些发干。
莫燕看了一下擦着额头的父亲,再看了一眼那个让自己春心萌动的文雅书生,美丽的面容在这时有点花容失色。他的父亲在外面谈生意极少吃过亏,而能让他在客席上紧张的擦汗的人,也就只有这个她今天才见到的少年书生了。
“舅舅,伯羽有个中肯的建议,不知舅舅有没有兴趣听一听?”黄举见莫器迟迟不接话,便主动的帮他圆场,顺便把交易的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上,获得更大的先机。
“哦?伯羽说说看。”莫器有些无奈,他完全可以说“你是不是看不起我,看不起莫家”,这样的说法确实可以再次占据先机,可是如此一来就等于是贴脸了。利益之下诞生亲人的说法莫器也是知道的,正因为知道,所以就不能太过火,不然就把黄家有求于自己而欠下的人情全都败光了。
“我黄家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来舅舅那边的粮食,在原有的价格上提高一成,不知舅舅愿不愿意?”黄举笑着说道。
他帮莫器圆场,是一举三得的局面,一是夺回了主动权,二是挽回莫器的颜面,三是拯救亲人之间的关系。即便这种亲人是以利益为核心,但总归有血脉关系不是?就算这种亲人要不得,可是两家的大本营都相隔不远,生意上也有不少的往来,一旦闹僵了,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反而会徒增尴尬。
“嘶……”莫器倒吸了一口凉气,黄举的话让他的思维暂时发生了紊乱,“伯羽,你说什么?”
莫器重复问了一句,是想确定一下,莫倾则是听得清清楚楚,她知道黄举在其他地方偶尔会发发神经,开开玩笑,可生意上的事情,他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
她相信黄举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三思过了,可是要在原来粮食价格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成,黄家得要亏损多少银子啊?那可是莫家三分之一的屯粮。
这件所有人都认为愚蠢无比的事,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