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太皇太后躺在炕上,康熙陪坐一旁。
太皇太后正想继续劝康熙几句,匆匆进来个太监,悄悄递了话给李连运,李连运的脸刷的惨白,慌忙至康熙跟前,小声道:“主子爷,大人们都在乾清宫候着呢。”
康熙并没有宣召谁,便问:“怎么回事?”
李连运想说不敢说,只好道:“有事。”
如此隐晦,康熙便知道出了状况,同太皇太后简单说句安慰的话,便匆匆赶去了乾清宫,待他到时,满朝文武,正翘首期盼。
康熙升座,众臣叩拜,康熙挥挥手:“到底怎么回事?”
兵部尚书出列,禀奏:“葛尔丹同漠北蒙古人勾结罗刹国,大军压在边境,且是马上鞍辔兵上铠甲,恐要大举进犯。”
葛尔丹同漠北蒙古人和罗刹国联合的事康熙已经知道,正如李连运说的,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朝廷一直没明确应敌不应敌,今日突然说敌人从虎视眈眈改为即将进犯,康熙凌然而笑:“朕还怕他一群乌合之众不成,这次,朕会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当即遭到诸位大臣的反对,杀鸡焉用牛刀,大清兵多将广,对付他所言的乌合之众,起用皇帝亲自出征,于是有人自动请缨,也有人举荐良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征北,莫过于巴毅最合适。
康熙亦有此想法,于是宣召巴毅,而此时,巴毅已经上殿觐见了。
玉醐之死,巴毅却是死也不信,不信也震惊,进宫后先打听了那件事的原委,刚好碰到了玉耕儒,当着他,玉耕儒无需隐瞒,听说玉醐是假死,巴毅先是高兴,后又担心,再听玉耕儒说若想救活玉醐,不能超过三个时辰,而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过半,再不接玉醐出宫,她的假死就变成真死。
所以,巴毅来见康熙。
行君臣之礼,康熙道:“额驸可是听说了漠北之事?”
巴毅当然知道,却懵然不懂的样子:“漠北又出何事?”
康熙笑了:“额驸所来见朕,难道不是为了漠北之事?”
巴毅听着,像是隐隐的怀疑,巴毅倒是一副坦荡无私的神态,道:“臣来见皇上,是为了告老。”
告老,是辞官的婉转说法,辞官,如不是对朝廷有意见,功名来自不易,谁人会辞官不做呢。
一瞬间,整个大殿之上,众臣哗然。
康熙万没想到,巴毅是来辞官的,他还以为巴毅是为了玉醐之事呢,震惊之余是震怒,想着还需要巴毅冲锋陷阵,遂压了火气,尽量和颜悦色道:“额驸正值壮年,没理由告老。”
巴毅语意哀凉:“臣之心已老。”
他眉宇间浮盈着抑郁之气,如晨雾似流岚,整个人都仿佛是瞬间将百年岁月走完,苍老的不仅仅是声音,还有容颜,可是他这话说的太婉约,康熙没能立即明白,只感觉或许是同玉醐有关,暗想难道是玉醐死了,他便灰心失落?如是这样,更让人恼恨,而今他也娶了云衣公主,不该再觊觎旁的女人,何况玉醐还是皇帝所爱,康熙冷冰冰的看着他:“眼下漠北起了敌情,额驸怎能在这个时候告老。”
巴毅故作吃惊:“漠北又有异动?”
康熙点头:“六百里加急,可见这回那起子人不是虚张声势了,额驸曾经坐镇关外,经常同漠北人打交道,所以这次,还需额驸出征,朕方能高枕无忧。”
说完,他猜测巴毅大概会以各种由头婉拒,不料,巴毅却答应的非常痛快:“臣遵旨,只是臣这次出征还朝之后,请皇上恩准臣告老还乡。”
康熙有些迟疑,在巴毅管辖关外的时候,他是一百个放心又是一千个不放心,放心的是关外有巴毅在必然无忧,不放心的是,恐巴毅学吴三桂反叛朝廷,可是等降罪于巴毅,又让别人暂代吉林将军之职,他发现,自己或许真的错了,所以对巴毅的告老,迟疑不决。
巴毅不得不再次道:“恳求皇上恩准,臣只想侍奉老母,归去故里。”
康熙冷冷的表情:“大丈夫,当为国尽忠职守,额驸这个年纪告老,实在让朕匪夷所思。”
巴毅犹豫下,道:“有些事,不便在朝堂上讲,只请皇上恩准。”
康熙好奇他到底有什么事不便在朝堂上讲,就道:“朕准你说出来。”
巴毅深深叹口气:“达尔罕王的女儿和硕漱玉格格,与臣有了婚约,可是却在如花年纪香消玉损,和硕云衣公主,与臣成了亲,却十日久病,还发过癔症,甚至臣的义妹兰香,也因为暗慕臣,不能瓜熟蒂落而终,还有蒙江木帮大当家李青若,她也同臣有过些许缘分,却得了个砍头的下场,再想想玉先生的女儿玉醐,也不过是在臣身边做过差事,现在也落个天妒红颜,臣反省自身,实乃不祥之人,所以臣想隐匿于世。”
他历数同他有过关联的女子,皆没个好下场,而这些个女子,康熙大多知道,只是他不说,康熙还没发觉,经他这么一番演绎,才忽然发现,他好像真的有些不祥。
巴毅又道:“臣再请求皇上,准许玉先生将玉小姐接回家去安葬,人死之后,讲求个入土为安,而玉小姐又并非宫中之人,这样放在宫中,于理不合。”
康熙不高兴了,刷的撂下脸:“巴毅,你管的太宽了。”
这一句带着三分挑衅七分责难,众臣皆是替巴毅捏把汗。
巴毅却神色自若道:“臣同玉耕儒是八拜之交,他的女儿,便是臣的晚生后辈,臣该管。”
而他这一句,就有些以上犯下的感觉,众臣个个噤若寒蝉。
康熙高高扬起手,就想拍案而起,李连远在他身侧咳嗽了下,极短,极轻,只能他一个人听到,他明白李连运的用意,眼下漠北堪忧,需要巴毅,一个漠北的局势,远比一个死人更重要,他终于开口:“传旨,按淑妃之仪,安葬玉醐。”
淑妃,后宫仅次于贵妃的位分,之所以没说按贵妃之仪,是佟贵妃在呢。
这道旨意,也足以让朝野上下,一片议论。
他终于肯放走玉醐,这事太皇太后知道后,也没有阻止,只无奈的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