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Chapter33
在伦敦建立一所女子医学院?
洛奇夫人听到这个建议充愣片刻。
倒不是闻所未闻类似的想法。伊丽莎白·安德森女士创建妇女儿童医院,也有过自立门户培养女性医疗从业者的构想。
实现构想却不容易。
洛奇夫人:“今天的情势至少比十几年前要好。可在伦敦办学,最大的阻力是……”
莫伦:“是缺钱。”
洛奇夫人点头,“实不相瞒,以治病救人为目标去经营医院,维持收支平衡就不错了。
为创建这家医院,安德森院长与志同道合者协力筹款,目前很难再拿出一大笔款项去建立学校。”
莫伦指了指自己,“所以我来了。”
洛奇夫人只听汉姆律师提到要引荐一位资助人,尚不清楚莫伦的资助金额范围。
她直说最大难题:“建校先要有地,而医学院对占地面积一定要求。想在伦敦借到合适的大面积房产,不只租金不菲,更大的障碍是找不到房源。”
莫伦报出一处别墅花园地址,问:“这个地方够用吗?比摄政公园是小了点,只有它的十分之一。”
摄政公园约166公顷,也就是166万平方米。
即便只有十分之一,也已高达16万平方米,是一座含有多栋建筑与优美风景绿化带的大豪宅。
洛奇夫人听到这个回答,下意识飞快地朝窗外扫了一眼。
今天的太阳是从哪一边升起的?还是东方吗?现在下雨了,还真不好判断了。
她听过今年初在伦敦闹得沸沸扬扬的沃尔案,也知道莫伦有钱。
伦敦是不缺富豪,但缺少这样做慈善的富豪。
洛奇夫人不确定地问:“这块地,是您的?”
莫伦:“侥幸继承,想捐出为教育事业做点贡献。放眼伦敦,它也挤不进奢华豪宅的前二十名。与王宫相比,更是一簇萤火,不足与日月争辉。”
洛奇夫人:不,她从没想过租用维多利亚女王的王宫做学校。
有一句真话放在心底,此刻对莫伦的钦佩,是远超对女王的尊敬。见过资助者,没见过这样的资助者。
她真心表示:“够用了,真的够用。您太慷慨高尚,为女性教育做出杰出贡献。”
“不敢当。”
莫伦真不是谦虚,更不标榜道德高尚。
她坦言:“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找个正规医学院上学。花钱买课,很俗套。”
有个不能说的理由。
这笔遗产是飞来横财,不合理地花出去一些,她觉得烫手。
尤其是在继承的别墅阁楼出现人皮书,更似无声提醒,命运的礼物总要支付代价。
莫伦做慈善的原因之一,想要对冲古怪运气。
与其让豪宅空置,不如给它找到有意义的用途。今日大撒币,来日与己方便。
不必纠结建校的最初动机。
论迹不论心(),?艙?N?鹒Ⅸ??げ葶N魎?膉?题?
???“?蕘?????屏Ⅸ??[()]?『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要另外配置仪器。”
洛奇夫人摆摆手,这算小事。
“比起校舍,仪器设备不难获得。在创办医院时,已经与一些工艺精湛的手工作坊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
莫伦有点诧异,“手工作坊?没有全英国或欧洲的统一规格标准吗?”
“没有。”
洛奇夫人表示不只医学仪器,其他自然科学的实验设备也都在初级发展阶段。
“比如显微镜,也多是找私人作坊定制。整个行业没有形成精密化标准化的规格。”
莫伦伸出两根手指,“那就剩下两大问题。首先,教师从哪里来?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安德森女士担任学校校长。”
目前,没有比伊丽莎白·安德森更合适的人选。她是第一位获得英国医院正式岗位的女医生。
洛奇夫人无法为安德森院长做主,“院长很忙,又要经营自家医院,又要去东伦敦医院做访问医生。
我不确定她还有时间兼任校长职位。我会尽快安排您与她见面,在此之前有个好消息。”
这就提起三年前英国颁布了《教育法》,要求各地区成立教育委员会督管初等教育。
教委会不参与管理高等教育,但与大学方面保持相互往来,因为初等教育的学生是大学的生源。
洛奇夫人:“安德森女士已经入选成为首届伦敦教育委员会的成员。她与伦敦大学方面建立了较为友好的关系,而我院聘用的医生也与院方合作愉快。师资方面,我不敢说能请来顶级大拿,但支持者不在少数。”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莫伦猜测伊丽莎白·安德森女士也在筹谋建立女子医学院,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多事只能慢慢来。
莫伦问:“我猜测安德森女士今年仍会再次申请注册英国职业医生,对不对?”
洛奇夫人点头,“是的,已经提交申请,委员会方面还没给回信。”
莫伦追问:“比起往年,今年的回信速度是不是有点慢?”
洛奇夫人说不准,“委员会隶属枢密院,行事风格也相似,拖拖拉拉是常态。”
莫伦分析:“今年刚好遇上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冲突事件最终宣判。女学生们败诉,爱丁堡大学撤回对女性进入医学院的批准。争辩争到最凶的时候,看似结局已定,委员会反而要谨慎。”
洛奇夫人认同,作为医院外联部的负责人,她对舆论风向也有自我判断。
“我认为今年委员会同意让安德森院长参加考核的可能性,比历年都要高。”
原因有二。
伊丽莎白·安德森年复一年地申请,被委员会年复一年地驳回。
可当她这位申请者的身份与头衔越来越高,英国医生登记委员会的态度就不得不发生
()变化。
另外,发生在苏格兰的医学院冲突把女人从医的问题摆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洛奇夫人:“反对者现在以爱丁堡女医学生们的冲动鲁莽行事为借口,指责七位女学生不够客观冷静才会在没有充分证据时口不择言,当场指责克里斯蒂森爵士是幕后主谋。
那些女学生的性格被认为不适合行医,将来无法客观地检查病情,也会对病患也无中生有,从而造成医疗事故。三年过去了,争议范围扩大到整个女性群体。”
这是持续多年的刻板印象,认为女人比男人更情绪化。
莫伦说句实话,“冷静也要看情况。七个女学生被两百多人在校门口围攻责难,凭什么要求她们冷静客观?换成是男学生遇到那种局面,不只是爆发口角,很可能直接打起来。”
话是如此,现实却很残酷。
法律的公正是相对的,它无法保护被抓到言辞把柄的弱势群体。
眼下,终审已经宣告结论。
不可能翻案,只能抓住危机里的机遇。
莫伦说出了洛奇夫人的判断,“您认为委员会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英国从几百年前开始就一直标榜最出色的医生是智慧的、理性的、绅士的。”
在争论女人能不能做医生的舆论风口,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大众关注。
今年继续不同意伊丽莎白·安德森参加考核,还用什么理由呢?
在伊丽莎白·安德森身上挑不出鲁莽冲动的缺点。
她更是在霍乱肆虐时开设药房收治病人,又获得法国正规医学院的学位。不仅成为伦敦教委会的成员,更是第一位被英国医院聘用的女医生。
莫伦:“我认为今年委员会找不到好的理由拒绝安德森女士参加注册考试,否则就违背了一直以来英国对优秀医生的定义。”
那就变成自己打自己的脸。
莫伦略嘲讽地笑了,“或许该庆幸,医生登记委员会一直以来都标榜他们有着高尚品格。”
洛奇夫人说得更加直接:“人要脸就得顾忌舆论风向,所以我认为安德森院长本次能参加考核。”
只要获得参试资格,她敢说伊丽莎白·安德森99.99%能考核通过。
莫伦拉回话题,建校还要面临第二个问题。
“校舍有了,老师有了。比起招生,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让她们也能注册成为正规医生,是职业发展的第一步。”
对于这一关,莫伦很清楚不要冒进,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我想伦敦或整个英国不乏有意成为医生的女性。最开始几年,招收学生时不必贪求人数越多越好。”
洛奇夫人很认同,这与创办医院有相似点。
“我院也是先从药房做起,通过八年才扩大为医院。至于学生如何获得委员会的考核名额,也不用太悲观。从入学到毕业至少需要三四年,这段时间可以用来争取注册资格。”
莫伦:“这让今年安德
森女士是否通过医生注册考核变得更重要了。”
有了第一位英国官方认证的女医生,那就可以有一就有二。
汉姆律师也忍不住插话:
“大英数百年贯彻判例法的司法体系,核心就是「遵循先例原则」。
没有先例的第一个案例最难判,是打破了0到1的局面。只要有了1,之后的2、3、4直至无穷就变得容易起来。”
莫伦深谙交易的艺术,只要是团体就不会是铁板一块,有部分成员能被游说。
她问洛奇夫人,“您说院方与伦敦大学的关系亲近,那里也有入驻医生登记委员会的校方代表吧?”
“有。”
洛奇夫人简述了委员会的成员分布情况。
“获得注册考试的参试资格后,具体测试是在不同大学内进行。”
莫伦看向汉姆律师,“我的第二、三家捐款对象,不如从有医生登记委员会成员的医学院校中挑选。”
汉姆律师当然懂得捐赠中的利益交换。
他的雇主不再要求那些医学院在风口浪尖开放女性入学,但必须游说医生登记委员会授权女性去参加医生注册考试。
这种支持不用很激进,三四年间给几十个名额就行。其实是对委员会温水煮青蛙,但表面上看不出任何过分行为。
洛奇夫人听懂了,哈哈大笑,“除了要花钱,这是个好方法。”
莫伦又道:“趁着人们还记得我与萨米·沃尔的纠纷,如果安德森女士希望我给贵院捐一笔钱的消息见报,我也能约几家报社进行访谈。”
梦境任务让她也难免产生一种时速错位感。
似乎沃尔被实施绞刑已经成为旧闻,其实只过了一个多月。
莫伦知道自己尚有流量余温。不介意利用最后一点热度,给医生登记委员会施压。
她会接受采访,表达支持妇女儿童新医院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引起人们关注。
如果委员会读不懂第一篇采访的风向,她不介意在第二篇访谈里问一问为什么不给安德森院长注册医生考试的参试资格。
莫伦:“现阶段,委员会最不希望发生的恐怕是被舆论关注,而他们该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有利。”
洛奇夫人明白是要软硬兼施。
“委员会有部分成员支持改革,让他们去提醒一下中间派,充分说明采访的效果,可以触动委员会成员的灵活底线。只是……”
她顿了顿,看向莫伦。
虽然今天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但不论从利益捆绑或敬佩对方人格的角度,她对海勒小姐有了真实的担忧。
洛奇夫人:“这种方法一定会对您的名声招来非议。”
莫伦笑了,“自从决定绝不在萨米·沃尔的死刑判决上妥协,我就做好准备会在名声上毁誉参半。
比起医生登记委员会中的那些老顽固,我有一个他们比不了的特长。”
洛奇夫人:“什么?”
莫伦:“粗俗点说,我可以不要脸。”
洛奇夫人与汉姆律师被这句大白话震惊到目瞪口呆。想说点什么,却又一时无言。
汉姆律师沉默片刻,最终只能感叹:
“狄更斯说得很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是最好的时代,所以遇见了莫伦·海勒与伊丽莎白·安德森这样的无畏开拓者。
可也是最坏的时代,才会有黑白颠倒,智慧与愚昧交错,善与恶的边界不明。
*
*
距离莫伦的伦敦妇女儿童医院之行过去一个月。
期间,《泰晤士报》先后发表了两篇报道。
第一篇是采访,《数万英镑遗产案后续:海勒表态支持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二十五天后,简短的通讯新闻见报,《伊丽莎白·安德森成为英国首位注册女医生》。
这两篇报道都没有引发太激烈的舆论浪潮,跟进报道的报纸较少。
小道消息传闻,莫伦·海勒与医生登记委员会部分成员有过亲切友好的交谈,却不知是真是假。
三月下旬,伦敦大学。
坎贝尔院长从教学楼顶层前往地下一层,又从底楼回到顶层,保证地板与墙面干净到没有一只虫子。
他问助手博格,“明天接待活动的流程细节,你核对好了吗?”
助手博格郑重点头,“您放心,明天接待海勒小姐的活动流程都安排好了。保证她参观我院后会满意地捐献一笔赞助费。”
明天,伦敦大学医学院将迎接莫伦参观。
近一个月以来,报纸杂志上没有大动静,但医疗相关业内人士已闻风声。
医生登记委员会改变态度的幕后推手是莫伦·海勒,她更有意要挑几家医学院进行捐款。
钱,谁嫌弃多呢?
坎贝尔院长收到消息,发动委员会中的伦敦大学学校代表支持安德森女士参加注册考试,偏向性已经非常明显。
明天的参观仪式其实是走过场。
他却还是严阵以待,虔诚祈祷:“但愿一切顺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