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的题目为五经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
拿到素纸与考卷,沈康将文房四宝摆放整齐,一边撩着衣袖徐徐磨墨,一边垂眸看着二场复试中最为重要的这篇八股文题目。
“纳于大庙”,语出《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字面上的意思,纳,有收入、享受、缴付、姓氏之意。在这句话中,取其收入之意。大庙,即是太庙,也就是古代皇帝的宗庙。
连起来,便是收入皇帝宗庙之意。
虽然是短短的四个字,乍看起来简单。但是,在应试当中,越是简单的题目,越是让人觉得模棱两可,一时间找寻不到出题人的意图。
沈康心想着,暗自思忖。
《春秋》是经典的儒家典籍,被纳入“五经”之一。这部伟大的著作是记载鲁国的编年史,据传说,编纂之人乃是孔子。
春秋的用字遣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精炼,虽然精炼,但却字字带有或褒或贬的深意在其中,这种叙事手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此次的题目前后文大致意思是:夏天的四月,鲁国从宋国取得了部国的大鼎。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般来说器物的名称都用原定的本名,而土地便跟从主人的名字。
这件大鼎既然是从宋国取来的,理应叫做宋鼎,却为什么叫部鼎呢?
因为大鼎给了人,并非占有了就是他所有的,这个鼎原本就是宋国当初用不正当的手段从部国夺来的。
所以,人们仍然叫它的本名,部鼎。
至于土地,给了人就不一样了,瞬间就成为他所有。那么,随意用不正当手段夺取的就可以占为己有吗?
回答是:“不行!”
就好像楚王以妹妹为妻子,这个妻子的名分,任何人都不会承认。
戊申这天,把部鼎送进鲁国的太庙。《春秋》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
为了谴责。谴责什么?
谴责鲁桓公趁着宋国的祸乱,接受华父督的贿赂,并把贿赂物送进太庙,这是不合于礼的。
换句话说,鲁国今日今时的做法,与当年从部国夺取大鼎的宋国有什么区别呢?你虽然占有了这个部鼎,但却不能永远拥有它!
这题目是何人所出啊!他分明是让考生议论礼仪,且是皇家礼仪!
一介布衣,枉论皇家礼仪,一个不小心,便会触犯皇家威严与规矩,还真是害人不浅。
再联想起嘉靖皇帝登基之初的大礼仪事件。
虽然大礼仪风波已然平息了数年,当年涉事之人早已各有归处,但这件事情却是嘉靖皇帝最为忌讳的。
沈康觉得,这位出题人意图深远,绝不是个小人物。
这人有勇气承担嘉靖知晓此事以后的震怒,也鲁莽的让人胆颤心寒,他这样做,很有可能连累许多无辜的考生啊!
想到此处,沈康的眉心越蹙越紧,他必须避开能让人联想到当年嘉靖皇帝将亲生父亲请进太庙之事,这可真是让他犯了难。
人往往都是这样,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容易走进死胡同。
他能够一眼看穿出题人的出题意图,却没能避开出题人设下的陷阱,一场考试,两个素不相识之人,却仿佛在无形的空间中拉开了战线。
......
沈康想起了孙子兵法中的一段话,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退,而谓之退......
这位出题之人,便是那危害三军的国君,他以上帝视角来出题,丝毫不顾及参考院试学子的安危,真是个冷血无情之人。
沈康轻笑了一声,他若当真是个十一岁的稚童,恐怕今次便是不能全身而退的走出考棚了。但事实上,他却是个年过三十的男人,无论从智力还是勇气上,都要超过这具身体原本的能力。
他无法左右所有考生,只能自保,于是乎,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他便更加渴望起了权力。
权力,可以让人枉顾生命,也可以救扶无数生命。如何摆弄手中的权势,全看此人心肠。
他习惯性的捻着衣袖袖口,双唇微微扬起,露出洁白整齐的八颗牙齿,就是这么从容的灿然一笑,计上心头,落笔生花。
纳入大庙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是为破题。
你特娘的会模棱两可,老子也会!
沈康写下破题,暗自发笑。紧接着,笔锋一转,写道: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归。自圣师之行,而始可与之言矣。
你说礼仪,我偏要逆风而行,将你的深意给抹去,偏从字面去写,你能奈我何?
“哈哈...”沈康低笑两声,在肃静的大堂之中,显得极为突兀。惹来旁人频频侧目观瞧。
沈康却早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文章当中,无法自拔,越是往下写,越是写得顺手,什么圣人先师,什么大仁大义,这些东西,还不是信手拈来?
不过两个时辰的功夫,从破题到、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便全部完成了。
从起股到束股,又有两股排比对偶句,整篇文章全仿孔孟口气,四副对子平仄对仗。
平实尔雅,裁约就正,夏言惯用的温柔敦厚之文风驰骋满卷。不知从何时起,沈康已然习惯在作文制艺之时,运用这等文风,写起来,还真是得心应手啊。
待他落下最后一笔之时,整张素纸上,竟无一处涂改,落落大方的台阁体,写得风姿翩然。
他又是从头看下一遍,自觉毫无错处,便誊写在了试卷之上。
他吹干墨迹,完成了院试复试的最关键的部分,沈康觉得浑身舒爽畅快,将试卷卷起放进身边的木匣中,过了不一会儿,便被巡查考场的学官将试卷收走。
沈康垂眸看向最后一道大题,五言八韵诗。
五言八韵诗,也叫“赋得体”,因其创作之时,常在前缀“赋得”二字而得名。
五言八韵诗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