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刘彻就知道为什么了。
“在我们现代非常多的影视剧中,王夫人一直是被栗姬欺负的形象,大家总觉得栗姬应该比王夫人的级别高,事实上呢?”
“根据考据,汉武朝之前,姬的身份低于夫人,被认为可能是夫人品级一下妃嫔的泛称。”伍爱华解释道:“在景帝立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的同一时期,立刘彻为胶东王,封王夫人胶东王太后。”
“事实上,在汉朝,如果皇帝在世,即使皇子封王,如果皇子的母亲没有得到册封,那么仍然只是皇帝的妾,不能被称为王太后,最起码当时给刘启生了三个儿子的栗姬、生了三个儿L子的程姬、生了两个儿子的贾夫人、生了一个儿L子的唐姬都没有这个待遇,反而是第十个儿子的母亲王夫人被封为王太后。”
“根据可能还算靠谱的史料考据,据说汉景帝为了王夫人母子打破了两个惯例,惯例一是太子和诸侯王不同年册封,但是他在册封刘荣太子的同时就册封了刘彻,惯例二是皇帝在世妻妾不封太后,但是他在世的时候就封了王夫人胶东王太后。”
“从这就可以看出,刘启对于王夫人母子有多宠爱,位分和宠爱都高于栗姬,王夫人有可能一直被栗姬欺负吗?”
“如果有被欺负,也应该是韬光养晦,并且让刘启看看,你在世的时候栗姬就这么欺负我们了,如果刘荣当了皇帝,我们这些妻妾之女都要没有活路了!”
听了伍爱华的话,刘启没有说话,周边所有人听着伍爱华对于王夫人谋划的推测,都不敢大声喘气。
伍爱华这时候继续说道:“事实上,如果不是王夫人足够受宠,刘彻也足够受宠,刘启应该大概率不会废掉刘荣立刘彻。”
“我们之前提及,西周是嫡长子继承制,其实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如果不出意外,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比如刘邦最终确立的继承人就是嫡长子刘盈,刘邦长子不是刘盈,但因为吕雉是妻子,所以刘盈是嫡长子。”
“刘恒捡了皇位之后,立刘启,刘启的母亲窦太后其实一开始也不是刘恒的妻子,但是因为当时刘氏诸侯和大臣们诛诸吕,所以刘恒的王后吕氏和吕氏的儿L子们都被杀死,最终窦太后封后,刘启就是实际上的嫡长子。”
已经实际掌权吕雉冷笑:好啊!很好!诛杀诸吕?刘氏欺人太甚!
已经矛盾无法掩盖的吕雉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
“扶苏和刘荣都是庶子中的长子,但是因为他们的父皇没有嫡子,所以按照立法,他们都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
“一开始的时候,刘启应该是真的想过要传位给刘荣的,因为主少国疑,国赖长君,刘启过世的时候刘彻才十六岁,可以说但凡刘启少撑几年,刘彻继位时就是个儿L童。”
“孤儿L寡母这种设定,一般就是那么两三个发展方向,要么手下大臣和赵黑胖子,自己去坐了皇位,要么寡母太后摄政,要么摄政大臣权倾朝野。”
“古往今来(),暼鸸l??詢豣?葶???载??葶?蝶??[()]?『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也就那么几个,最出名的就是康熙,”伍爱华摇头:“幼主登基,实在是一种风险远大于收益的选择。”
“所以当时刘启废太子立七岁的刘彻为太子,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这事说到底,还是栗姬和刘荣这对组合不太行。”
“如果刘荣行,那栗姬再怎么折腾,刘启肯定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汉朝太后权力比较大又如何?实在不行临死之前把栗姬一起带到地下去就是了。”
“如果栗姬行,参考吕雉,那刘启看在栗姬以后能够发展大汉的份上,也不会那么容易就下定决心立才七岁的刘彻,才七岁的孩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是正常的。”
“而且他们两人不仅能力不够,人缘还不太行,不仅人缘不行,脑子也不够清楚,拎不清。”
“比如说馆陶公主想让刘荣娶自己女儿L,栗姬就是不答应,其实这有什么啊?古往今来,帝王哪有不妥协的?刘启不也是娶了薄太后家的女人,熬到薄太后死了才解放?”
“你要是真的不喜欢馆陶公主,就学王夫人和刘彻那样,先把这个同盟拉到自己这边,等刘启和窦太后死了,想废后废后,馆陶敢有异议就威胁杀她全家。”
“结果呢,馆陶天天去景帝那里说你俩坏话,窦太后也对你俩有意见。”
“而且薄皇后被废之后,王夫人让人进言立栗姬为后,栗姬居然一点阴谋都想不透,还得意洋洋沾沾自喜,果然惹怒刘启,让刘启下定决心废了太子,这可谓是智商碾压了。”
“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刘彻为了忍到窦太后死,之前就没敢掀桌子,对陈皇后的很多行为都忍一时之气秋后算账,后面直到三十岁左右才有第一个儿L子,这一点他和他爹如出一辙。”
青年刘彻听到这话,终于放心了:“朕还是有儿L子的!”
窦太后跟前,馆陶公主一脸不忿:“母后!刘彻这小子居然废后!”
窦太后神色淡然:“你哥哥不也干了一样的事情,还有你爹……他们老刘家就是这么刻薄寡恩的人,与其在这里和我抱怨,不如想想怎么尽快生下皇子,这才是保证后位的关键,老婆子我活不了多少年了。”
馆陶公主着急道:“可是之前天幕都说了,表姐弟之间可能因为血缘过近,没办法生孩子,生下孩子也可能是有病的孩子!”
窦太后闻言说道:“那你就和对你哥哥一样对你的侄子,他的姐妹能给他寻美人,到时候养在膝下,你难道不会吗?”
刘启尚在世时的时空,前不久还听王夫人说起要和馆陶公主定亲,但是天幕说起表亲之间成婚问题后,刘启就拒绝了这件婚事,只是和窦太后、馆陶保证,一定给外甥女找个好归宿。
刘启也不是没听到王夫人那些算计,但是天幕也早就透露了,以后刘彻可是汉武帝,能有武字封号,刘彻应该是干得很好才是,这样就更不必担忧继承人的问题了。
就是
()为了刘彻,王夫人这点算计,也不算什么了。
可怜栗姬还在和刘启吵嚷着王夫人陷害自己,被刘启冷冰冰地看了一眼,心下一阵惊慌。
伍爱华这时候终于发现自己说得太多了,连忙回到正题:“所以夫人这个位分,在西周的天子配偶中能排到前4名了。”
“在现代,婚礼想要有法律效力,有不同的规定,我国的规定是必须要进行婚姻登记,西周的规定则是必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六礼。”
“说起父母之命,我想到古代也有比较开明一点的父母,在定下婚事之前,会问孩子的意见,据说当时官家小姐们的回复都是一个模样。”伍爱华说着又开始跑题:“如果女孩子对对方满意,就会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自然应当遵守,如果女孩子对对方不满意,就说自己还想多多承孝父母膝下。”
“反正这话一说,大家都懂。”
伍爱华这话说完,刚刚说父母之命自己自当遵守的李清照就听自己爹感慨:“女大不中留啊!”
“其中六礼这六个步骤也很复杂,”伍爱华八卦完古代小姐的反应后,才继续说道:“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这一套礼节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都得到了沿用,作为我国婚姻的法定流程延续了下来,”伍爱华解释道:“其中有一些环节我们现在的风俗里依然有。”
“比如说纳采,是说男方家长向女方家长提亲,纳吉,就是告知祖先并且占卜问吉凶,”伍爱华举例道:“现代提亲程序虽然简化了,但是双方家长见面的时候,有些人家依然会提亲,而占卜这种事情,据我所知,广东福建等省份的部分地区,依然有这个传统。”
“纳征则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伍爱华说到这一点就想要叹气:“现代也有彩礼的风俗,一提起彩礼,我就知道评论区要腥风血雨了,总之这风俗属于支持的人觉得自己有道理,不支持的人也觉得自己有道理,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不犯法,就是离婚的时候别来折腾我们了。”
说起这件事情,伍爱华真的很多槽想吐,特别是这些年在学校的公益组织做法律援助,那真的是见得多了去了,可惜基本都是当事人的隐私,自己也不好说出来。
对此,伍爱华只能说一句:“在这里提醒一下,高彩礼在法院过往的判决中都是不受支持的,以及法官和律师的命也是命啊!”
【法院都不支持高彩礼,有些人动不动就彩礼十几万、三金十几万、婚礼十几万,谁结得起婚啊?】
【呵呵,别跳脚说什么高彩礼不受支持,人家不支持的是好几十万,几万块十来万很多都是支持的】
【彩礼这种存在就是在买卖女儿L,根本就应该直接禁止】
【笑死,直接禁止有人更娶不到老婆了】
【我周边的人成婚,基本都是彩礼嫁妆对等,甚至老丈人丈母娘恨不得全都补贴小两口,那些需要支付高彩礼才能结婚的,自身素质肯定很差吧?除了钱之外都没啥优点
(),?艙鱧楟?虎獙???⒉()『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就是在卖女儿L啊!】
【彩礼就是封建陋习,看看人家外国人!】
【呵呵,什么都和外国人比,人家外国人的工资还会从公司直接打到全职主妇的老婆账户呢】(注)
宋人很奇怪:“为什么因为彩礼吵地这里厉害?这都是周礼就开始要求的啊?嫁妆液很多啊,以后也都是子孙的。”
“他们说的可能是穷人家那种,给了彩礼之后没有嫁妆,或者彩礼让家里伤筋动骨。”朋友提醒。
宋人这才明白过来,却又不解:“我平日看到穷人家能娶到媳妇,就已经高兴地不得了了?”
朋友看了看天幕:“按照天幕透露的消息,他们是一夫一妻制,没有妾室存在,而且也没有厚嫁的传统,和我们的情况很不一样。”
“看来这后世,也不是处处都好啊。”宋人感慨。
知道一提到彩礼,哪怕什么都不说,弹幕上也会吵起来,所以说完这些,伍爱华直接不看弹幕,继续说道:“西周也有禁止成婚的条款,一是同姓不婚,问名的时候也是为了防止双方可能同姓,别说一开始应该知道姓氏,古代也有收养过继等情况,这方面是很严格的。二是居父母丧不婚,不过西周的父母丧期可能并没有三年那么久,并没有严格按照礼记的要求来,根据历史考据,先秦时期一般都是三个月,西晋开始才确定为三年,最后在唐律中正式规定。”
“至于西周的离婚制度,就是我们之前提及过的七出三不去,我这里就不多加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的直播回放。”
“说完婚姻继承法,我们回到物权法和债法~”伍爱华的声音开始变得雀跃,因为到这里,今天的直播已经进入尾声了。
“西周物权最重要的是不动产权,因为封建时期土地才是真正的资源。”
“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土地都来自于周王的分封和奖赏,但是在西周中期之后,土地已经可以开始买买交换,而买卖交换也就涉及到了契约。”
“我们说西周的债法,其根本是在西周的契约制度,《周礼》中甚至有关于‘质人’的规定,也就是西周市场上负责管理的官吏,要在他的见证之下订立书面契约。”
“契约中有一个特殊的契约,叫做‘傅别’,指的是借贷契约,可见西周时期的民事经济活动已经比较发达了。”
“说起买卖合同见证人,”伍爱华又开始扩展了:“我忘了说是哪个朝代,契约的见证人都是小孩子,就是双方订立契约的时候会请一个小孩子在场,契约成立之后好好地打孩子一顿,一定要打地孩子终生难忘的那种,等以后上官府,就会让因为被打所以印象特别深刻的小孩子来当证人。”
“当时我和同学看到的时候还在笑,说这法子虽然不错,但是就是有点废孩子。”
伍爱华这个小故事一普及,立马弹幕就爆发了。
【孩子做错了什么?】
【能多年之后都记得自己挨了打,那是打地多厉
()害啊!】
【这个对我这种记吃不记打的人一点用都没有】
胜利在望的伍爱华没有和大家多加废话,直接说道:“西周民事也可以找司法机关诉讼,但是需要双方到场并且交诉讼费,值得一提的是,西周的民事和刑事都要交诉讼费,不像我们对于刑事案件都是公诉,不会额外收取费用。”
“在审理的时候,西周格外注重‘五听’,分别是辞听,听言辞是否矛盾,色听,看脸色是否不对,气听,听呼吸是否有变化,耳听,看注意力是不是很集中,目听,看眼神是否坚定。”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都知乎好家伙,西周人居然就懂犯罪心理学了?”
【古代聪明人也很多啊】
【说明当时的罪犯还挺多的,人家都总结出心理特征了】
“不过虽然西周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五听查案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还是很有局限性的,如果罪犯非常擅长演戏,那肯定没办法确定他说话的真假,所以西周设定了一个制度,在死刑判决之前,司法官员要询问群臣、群吏、万民的意见,这个制度被称为‘三刺’。”
“这种判决方法,其实是由舆论和民意左右生死,一直到唐代才废止,事实上学界也一致认为,三刺的废止减少了法律被民意裹挟的可能,是正面的、进步的。”
“说起这个我就想到,国外有一些罪犯因为长得好看,收获了大量粉丝,如果民意能够裹挟并且最终决定判决结果,那多可怕啊!”
【长得好看的用处居然这么大?】
【以貌取人可要不得,国外明星罪犯那个我知道,真的是三观跟着五官跑】
【也不是第一次了,我记得当年德国军官被宣判,有个长得格外帅的好像都没有判刑】
伍爱华看了眼弹幕,正色说道:“长得好看也不能为所欲为,大家应该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知道不?”
说完,完成今天直播任务的伍爱华赶紧下线:“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了,朋友们,我们下期还是同一时间,请大家投票给我们啊!感谢大家!”
话说完,伍爱华就离开了直播间。
离开直播间之后,伍爱华打通了导师的电话:“导师,好像有人一直在监控、引导我直播的内容?这是不是学校干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