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说来也巧,吕旷吕翔写给韩湛的密信,在到达邺城之时,正好是郭嘉带着一批百姓从长安返回的日子。正在给郭嘉接风的韩湛,看到了吕氏兄弟发来的密信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郭嘉看到韩湛愁眉不展的样子,忍不住好奇地问:“主公,不知这封书信中写了些什么,居然让你如此为难?”
“奉孝,你看看吧。”韩湛想到自己手下最得力的谋士,非郭嘉莫属,这种事情只有他才能给自己好的建议,便将手里的书信递了过去。郭嘉接过书信,只看了几眼上面的内容,便不禁蹙起了眉头。
韩湛一直在旁边观察郭嘉的反应,看到他脸上的这副表情,试探地问:“奉孝,此事你怎么看?”
郭嘉没有立即就袁熙去荆州寻找袁绍的事情发表任何意见,而是皱着眉头反问道:“主公,若是嘉没有记错的话,袁谭袁熙兄弟是被我们软禁在邺城吧?”
“没错。”韩湛点点头,肯定地说:“一月前,他们的确是被软禁在邺城内。”
郭嘉又问:“嘉想问问,主公为何要将袁氏兄弟放走了?”
“袁绍如今下落不明,而执掌渤海郡大权的,又是袁绍的幼子袁尚。”韩湛见郭嘉面无表情,不知道他对放走袁氏兄弟一事是什么态度,便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袁谭和袁尚虽为亲兄弟,但若是将他们放回去,势必会因为夺权而兄弟阋墙。这样一来,我们在攻打青州之际,就不用担心渤海郡的掣肘了。”
“唉,主公差矣!”郭嘉听韩湛这么说,急得直跺脚,连忙说道:“不知您有没有考虑过,一旦袁谭、袁尚兄弟在渤海郡大打出手,最后渔翁得利之人,将会是谁?”
“会是谁啊?”韩湛一脸茫然地问道。
“还能有谁?”听到韩湛的这个回答,郭嘉有些哭笑不得地说:“最后获利的人,自然是幽州的公孙瓒了。主公,你想想,若是袁谭、袁尚在渤海郡大打出手,一旦斗得两败俱伤之时,公孙瓒只需派出一支偏师,就能轻取渤海郡。你说说,一旦让公孙瓒在渤海郡站稳了脚跟,我们还能安心地夺取青州吗?没准什么时候,后路就被公孙瓒的大军截断了。”
郭嘉的话,给韩湛提了个醒,他以前光想着让袁家兄弟内讧,但却忘记了在北面虎视眈眈的公孙瓒。想到这里,他有些慌乱地问郭嘉:“奉孝,那你说说,我们如今该怎么办?”
“主公,目前有两件事,我们需要立即去做。”郭嘉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一是立即派人将吕旷吕翔兄弟召回,使袁谭变得孤立无援,就凭南皮城内的几个心腹,他还下不了决心与袁尚大打出手;二是派人到荆州去寻找袁本初的下落,并将他安全地护送回南皮。”
郭嘉前面的一个提议,韩湛还能无条件地接收。但听到第二个条件时,韩湛立即从自己的座位上蹦了起来:“什么,派人寻找袁本初,并将他送回南皮?”
“没错,必须找到袁本初,并将他送回南皮。”郭嘉点着头,用肯定的语气说:“只有等他回到了南皮,袁家兄弟才不会兵戎相见。只要渤海郡是铁板一块,便能阻止公孙瓒南下,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专心地攻略青州了。”
虽说议事厅内并不热,但韩湛的额头还是冒出了密密的冷汗,他抬手用袍袖擦了一下后,对郭嘉说道:“幸好奉孝提醒,否则本侯就酿成大错了。”说完,他命人拿来了笔墨纸砚,给吕旷吕翔两兄弟写了一封书信,命令他们立即返回邺城。
等信使离开后,韩湛问郭嘉:“奉孝,最多再过一个月,子龙就能从长安返回。依你之见,是让他们休整一段时间,再进攻青州呢?还是直接进攻青州?”
“依嘉之见,”郭嘉若有所思地说:“子龙将军鞍马劳顿,还是休整一段时间再说吧。等夏粮收获后,再发兵青州也不迟。”
韩湛回想在这一年的夏天,因为粮食歉收,黄巾军再次起事,管亥会率兵围困北海郡。以至于孔融不得不派太史慈杀出了重围,去向平原的刘备求援。而刘备因为兵力不足,还专门去找公孙瓒借兵。
一想到在黄巾军重新起事之际,自己派兵去救援北海,没准还能将太史慈收入麾下,韩湛就心里就喜滋滋的,因此他对郭嘉的提议表示了赞同:“如此甚好,就依奉孝的。”
随后郭嘉又问了问宫殿的修建情况,搞清楚了迎接汉献帝进邺城的大致日期后,他对韩湛说道:“主公,等迎了圣驾来邺城之后,我们对周边诸侯的态度,也要进行调整。”
“调整,怎么调整?”韩湛好奇地问道。
“主公,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攻略青州和并州。”郭嘉对韩湛说道:“在出兵前,要想办法交好兖州牧刘岱,徐州牧陶谦,东郡太守曹操以及上党太守张扬等人。”
韩湛听郭嘉这么说的时候,眼睛瞥了一眼挂在身后屏风上的舆图,心里暗想:秦始皇统一六国,采用的不是远交近攻战术么?为何郭嘉此刻告诉我的战术,却是完全相反的呢?
郭嘉可能是看出了韩湛的疑惑,便向他解释说:“嘉是担心在我们出兵青州之时,这几家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到时我们就会陷入腹部受敌的境地。因此我们只能暂时和他们虚与委蛇,待夺取青州和并州后,集中冀州、青州、并州的兵马,北上夺取幽州。到时不管是袁本初还是公孙瓒,都可以一并铲除。等统一了北方,我们便可立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步,那是如何和这些诸侯相处,就全看主公的心意了。”
韩湛望着舆图,捏着下巴说:“奉孝,你为何认为周边的几家诸侯,会在我们出兵青州时,从背后偷袭我们呢?”
郭嘉听到韩湛的这个问题,淡淡地一笑,随后说道:“主公莫非忘记了,天子还在我们的手上。人人都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我们周边的诸侯,看到邺城空虚,你说说,他们是否会心动,想派兵将天子抢走啊?”
郭嘉这么一解释,韩湛总算搞明白了,汉献帝如今就是一个香馍馍,别看他没有任何的实权,就是一个摆设。但如果谁把他抢到了自己的手里,就占据了大义的名义,要做什么事情就方便多了。
韩湛转过身,面对着郭嘉问道:“奉孝,本侯只打算命子龙将军、荀公达率兵前去攻打青州,邺城内肯定还是重兵把守,就算有哪家诸侯前来想抢夺圣驾,本侯也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主公有没有考虑过,假如想抢夺天子的诸侯,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像讨伐董卓那样,有十八路诸侯。”郭嘉望着韩湛干巴巴地说道:“主公是否认为以我们的实力,能与十八家诸侯相抗衡?”
“不行,这肯定不行。”别看如今冀州的兵马不少,韩湛手下也有了一帮文臣武将,但要想同时对付十八路诸侯,还是力有不逮。因此他摇着头说:“如果真的有十八家诸侯来攻打邺城,本侯将会顾此失彼,就算邺城坚固,也难以久守。”
韩湛沉默了一阵后,问郭嘉:“奉孝,你认为应该派谁去游说几家诸侯呢?”
“田丰、沮授过于刚直,不适合这种差事。”郭嘉皱着眉头思索地说:“嘉认为徐庶徐元直倒是堪当此任。”
“可是徐元直如今和子龙都在长安。”韩湛有些为难的说:“没准要等一两个月,才能来到邺城呢。”
“主公莫要担心。”见韩湛有些着急,郭嘉笑着安慰他说:“交好周围的诸侯,不用急于一时。以嘉之见,还是等迎圣驾来邺城时,请这些诸侯来管理,那时元直应该已经回到了邺城,到时就让他去接待这些诸侯。”
对于徐庶的能力,韩湛还是非常认同的,既然郭嘉说他是笼络诸侯的最佳人选,韩湛自己是牢记在心,准备等徐庶回了邺城之后,便与他私下谈谈此事,让他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主公,嘉还有一事要说。”
“奉孝有话,但说无妨。”
“冀州下辖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安平郡、渤海郡、平原郡和阳平郡,外加中山国、赵国和乐陵国。”郭嘉一口气报出了一连串的地面后,说道:“除了渤海郡在袁氏的手中外,另外的平原郡、安平郡、河间郡、中山国,可都在公孙瓒的手里。在我们出兵攻打青州之前,要想办法将这些地方收回来。”
“怎么收?”韩湛听郭嘉这么说,不禁皱起了眉头:“难道和公孙瓒兵戎相见吗?这么一来,我们先夺取青州、并州,再取幽州的计划,就不得不进行调整。”
韩湛的这种回答,显然是在郭嘉的预料之中。他等韩湛说完后,继续说道:“当初我们和黑山军携手,一同攻打冀州。赶走袁本初之后,按照事先的约定,主公将常山郡划给了张燕的黑山军。既然被公孙瓒、袁绍所控制的郡县无法收回,不如先收回黑山军控制的常山郡如何?”
如果郭嘉不提黑山军和常山郡,韩湛都差点忘记了张燕和他的黑山军。韩湛觉得要从黑山军的手里收回常山郡,并不见得要动刀兵,黑山军虽说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毕竟人数众多,若是能将他们招揽过来,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乱世中,人口是最重要的。只要拥有了足够的人口基数,才能获得税收钱粮和兵员,才能具备争夺天下的实力。
韩湛在穿越前,曾经看过一本小白写的穿越小说,主角带着一个超市回了三国,最开始只是卖点日用品赚钱,但后来膨胀了,想称霸天下,觉得光卖点ak47和42还不带劲,便囤积了大量的原子弹,看哪个诸侯不顺眼就扔一颗过去。他没想过,把三国的人都炸光了,就算让他统治地球,也有什么意义。
韩湛自然不会干这种傻事,他如今是想尽一切办法招收人口,使自己控制的区域变得繁华之后,再来实现争霸梦想,就要容易多了。
按照韩湛的想法,以郭嘉的智商,绝对不会让自己派兵去攻打黑山军,便好奇地问:“奉孝,你觉得我们该如何收回常山郡呢?”
“很简单,派人去劝降张燕,并接收他的黑山军。”郭嘉笑着对韩湛说:“我觉得夏侯兄妹是最佳的人选。”
韩湛原以为郭嘉会提议由哪位谋士,却游说张燕,没想到他居然建议让夏侯兰和夏侯云两人,去劝降张燕,便有些为难地说:“奉孝,他们兄妹二人冲锋陷阵还行,要想劝说张燕归降,可能不合适吧?以本侯之见,还是派他人前往为妙。”
“张燕是常山真定人,而夏侯兰兄妹正好是他的同乡。”郭嘉笑着说:“既然大家是同乡,那么要谈什么事情,就要比派外人前去方便一些。可惜子龙将军不在,否则让他也一同前往,那么游说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韩湛想起上次为了对付袁绍,张燕二话不说就派出了五万大军前来协助自己。虽说他们在战斗中所起的作用有限,但不管怎么说,几万大军出动,还是牵制了袁绍的部分兵力,使他无法集中所有的兵力在界桥与公孙瓒决战。
自己之所以将常山郡让给了他,完全是因为以自己当时的实力,根本无法控制那么多的区域。如今实力大增,手下又是兵精粮足,此刻要恢复对常山郡的控制,正是合适我的时机。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赞同了郭嘉的提议,随后叫过一名护卫,吩咐道:“立即将夏侯兰、夏侯云两名校尉叫到这里来,本侯有要事和他们相商。”
护卫答应一声,快步地走出了议事厅,赶去寻找夏侯兄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