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00章 政通人和生财有道

作者:东方邵康 字数:7773 更新:2022-05-08 18:32:23

    现在天下皆知大唐在整军备战。

    时间拖得越久,对大唐可能就越有利。

    宋国和隋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结盟,并往唐宋边境调遣兵马,一方面是源于和大唐的新仇旧恨;另外一方面无疑看出大唐崛起得太快了。

    他们必须要尽快采取行动。

    后续不排除秦国和汉国也会和他们联手。

    大唐南境的战事可谓一触即发。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李韬从未想过要给各大兵团两到三载的时间专门练兵。

    最好的练兵方式无疑是以老带新,以战带练。

    实战是最能够查漏补缺的,也是打造一支精锐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李家军镇守在东北、徐家军镇守在正东、禁军随时都有可能调往西北。

    而镇守在南境的有飞龙军、白袍军和岳家军。

    三大军团全都扩员十万的任务早在年前便完成。

    这也就是说李韬在成立六大军团之初,便将矛头对准大宋了。

    想要直接灭了大宋,难度太大。

    想要让大宋像大梁一样改朝换代,难度也不小。

    但在重兵压境,里应外合的情况下,让大宋陷入内乱,还是比较容易的。

    一旦大宋自顾不暇,赵祯就是心再大,也不敢再让秦、汉、隋的兵马留在大宋的疆土上了。

    他们虽可联盟,但也是不折不扣的随时都会张开血盆大口咬人的猛兽啊!

    如此一来,大宋就有望成为像大梁一样隔绝大唐和秦汉隋三大强国的缓冲区。

    三国只要攻打大梁和大宋,他就从北蚕食。

    可以说进退自如。

    到时大唐掌握的主动权将更大,也利于他实施下一步计划。

    当然,此番和大宋较量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他不能实现既定目标,那么南境将面临秦、汉、隋、宋,乃至梁的联合攻伐。

    这还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让魏、眀、清、楚四国暂时放弃南洲,一起从东方攻打大唐。

    大唐势必会陷入到空前的危机中。

    所以搅乱大宋一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为此他可以不惜成本!

    穆羽带着特殊任务离开后,房玄龄和杜如晦求见。

    曹正淳笑道:“陛下,看来两位大人终于想通了。”

    李韬道:“宣吧。”

    未几。

    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到御前,一起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免礼。”

    李韬看向杜如晦道:“看杜爱卿这气色,你的病情已大为好转,这是大唐之福啊!”

    杜如晦慌忙道:“若非陛下摒弃前嫌,亲自救治,臣这条命恐怕已经没了。如今大唐正值用人之秋,臣无以为报,若陛下不弃,臣愿尽己一份力。”

    房玄龄附和道:“臣亦愿如此。”

    李韬微微一笑道:“此事你们有没有和秦王商议过?”

    两人也没隐瞒,点了点头。

    “他怎么说?”

    “秦王说天下大势波诡云翳,变化极快,我们不该旁观。”

    “看来老李心中的那份执念有所减弱啊,这是好事!”

    李韬会心一笑道:“杜爱卿听旨,朕升你为检校侍中兼任吏部尚书。”

    “吏……吏部尚书……”

    杜如晦伏拜在地,大脑一片空白。

    要知道自从“三省

”被撤后,权利下放到“六部”。

    六部的权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吏部掌管官吏任免、考核、举荐等等,更是万众瞩目。

    现在吏部虽然有魏征的都察院制衡,但依然是让人挤破头也想任职的地方。

    以他这秦王党的身份,无论怎么看陛下都不该把这么重要的官职交给他。

    估计秦王知道了,也会非常震惊吧?

    不过很快他便想到了一种可能。

    陛下这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凝聚朝野,准备和敌国大战。

    另外,经过重塑吏治后,现在官员考核、任免、举荐等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流程,想要像以前那样暗箱操作已经很难了。

    还有一点,这又何尝不体现了陛下的大度和对他的信任?

    杜如晦一时百感交集,老泪纵横道:“谢主隆恩!”

    “起来吧,你身体还没完全好,不要一直跪着。到吏部任职后,也无须夙兴夜寐,你需要和魏征一起进一步完善各项流程和体系,如果需要律法支撑,那便去找刑部,然后上报内阁。”

    李韬拍了下他的肩膀道:“吏部的事务千头万绪,绝不能只想着一个人埋头苦干。爱卿是有大才之人,想必能明白朕的一片良苦用心。”

    杜如晦连忙道:“臣明白,臣定不让陛下失望!”

    李韬又看向房玄龄道:“房爱卿,你精通典制政令,朕升你为中书令,专掌律法修订,要让我大唐的律法跟得上大唐的发展。”

    这也是要职啊!

    房玄龄激动道:“承蒙陛下器重和信任,臣必殚精竭虑,不负重托!”

    “你们出宫后,可以去和秦王聊聊这方面的要务,不用有所顾虑。”

    说这话的时候,李韬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

    截止今日,他总算把秦王党、太子党中有大才之人笼络到自己麾下了。

    便宜老爹和皇叔们很难再翻起什么浪花。

    政通人和的大唐将不再是憧憬。

    他也以一己之力证明,不为世俗所容的言行举止同样可以笼络人心。

    而这无疑更加坚定了他一条路走到黑,就用这种方式争霸天下的决心。

    见他海纳百川,大肚能容,而且胸有成竹的样子,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感慨万千。

    说真的,他们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

    才刚改元,这个少年天子已呈霸主之姿。

    这么下去,大唐吞并九国,一统中原完全有可能……

    半月后。

    长安正门。

    文武百官齐聚。

    他们看着干净、平整且坚硬的地面,都很诧异。

    “这是何物?竟可让地面变成这般?”

    “难不成又是陛下琢磨出来的新东西?”

    “难怪陛下要大修官道,有了此物,我大唐的官道必将举世无双啊!”

    ……

    听到他们窃窃私语,李韬也没说话,而是看向了阎立本。

    阎立本难掩激动道:“诸位大人,此物名为‘水泥’,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很高,而且还能抵抗各种侵蚀。”

    “今后我大唐修路、砌墙、兴修水利等等都可以用此物。在阎某看来,它就是工部的神器,灰不溜秋的却能给大唐带来康庄大道!”

    众臣急切道:“此物是谁琢磨出来的?”

    阎立本看向李韬:“如此精绝之物,自然是陛下
所想。”

    百官齐刷刷地看向李韬。

    以前他说曲辕犁、榨油机等是他发明的,他们是不信的。

    但经过文抄公之事后,他们意识到这是个经天纬地的皇帝。

    在他这里,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李韬淡然如风道:“此物的制造之法在工部的《将作大典》中就能寻到蛛丝马迹,并没有诸位想的那么难!”

    《将作大典》?

    不仅阎立本,连工部尚书阎立德都犯迷糊了。

    他们俩都能把《将作大典》倒背如流了,怎么会不知道?

    陛下这不会是要卖书吧?

    他们不由自主地萌生了这个大胆的猜测,旋即发现真有这种可能!

    现在水泥制造和兵器制造一样,被列入绝密。

    可一旦大唐利用水泥修路的消息传开,九国必想得知。

    因为他这一句话,大唐的《将作大典》肯定会大卖。

    而且单本的价格势必会提升到极为夸张的地步。

    偏偏《将作大典》的内容乏善可陈,并无什么秘密而言。

    即使被九国获取也没什么。

    他真是生财有道啊!

    贺若弼忍不住道:“陛下,用水泥修官道,明明可以在原有官道上修建,可看现在这样子并非如此,敢问为何?”

    李韬言简意赅道:“两用!”

    从京城到天启城之间,确实有相当一段官道。

    但李韬早已告知阎立本,只在官道旁修水泥路,不作覆盖。

    原因并不复杂。

    水泥路伤马蹄。

    原有的官道是经过炒土、夯实等一系列成熟手段铺设,本身就很耐用,也适合战马驰骋,不宜浪费。

    新修的水泥路其实是“商道”。

    这个时代主要的运载工具是马车。

    不过相较于大军调动时常需急行军,可以通过多设驿站,勤换马匹来实现商业畅通。

    尤其是在雨天道路泥泞的时候,水泥路的优势会进一步展现出来。

    他已经让房玄龄着手制定《商业法》了。

    该法会提高商贾的地位,对商税也有明确的要求。

    待天启城建成,成为容纳天下商贾之城。

    再修好这宽阔的并行官道,大唐的商业必然繁荣。

    倘若再打通丝绸之路……

    李韬的脑袋已被不计其数的真金白银塞满。

    论发展商业,他是认真的,估计也是十国帝王之中最擅长的。

    百官们热议了一番后,张居正率先开口了:“陛下,这官道不仅要往东南修,还要往西北修,内阁愿和百官一起尽快让国库充盈,拨款修官道!”

    其他人纷纷附和:“对,修官道!百年大计,在于修路!”

    终于明悟了!

    朕带你们前来可不仅仅是让你们看水泥的。

    是要告诉你们,你们得想方设法让国库充盈起来,得拨款!

    难不成让朕一直掏钱修路?

    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道:“诸位爱卿都能有此眼光,朕心甚慰。还有一事,朕今早接到消息,宋隋联军已数次小规模出击,意在试探。你们要各司其职,做好兵器和粮草供应。”

    随口说了这么一句后,他便回宫了。

    留

    不过他们也谈不上紧张。

    因为这是预料中的。

    目前唯一的变数
是大战何时开启,大秦和大汉何时参战……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4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