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消停之后,楚泰突然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奇怪感觉。
他微微皱眉:“这么凑巧,那遗迹的位置就在先前我分身所在的地方?可那里不是平原……”
楚泰话没有说完,就是知晓先前韩偃武站立的位置下方,便是那一处遗迹的位置,并且因为是楚泰的气息刺激到了遗迹开启,所以他也是知晓了部分信息。
与此同时,遗迹被迫开启,没有丝毫压制的气息便是向外扩散,附近的一些大能纷纷睁开眼睛,一些关系密切的大能也是生出感应。
阴山之中的地尊抬头看向六安城,低声道:“问侠峡,想不到时隔五百年竟然又出世了,这群家伙的传承还没有断绝吗?”
“南无地藏王菩萨!”
佛号响起,随后另一个声音,用略带欣喜的语气开口。
“自五百年前此脉最后一位修行之人莫名陨落,我都以为这一脉的修士,因此断去了传承,今日见到问侠峡出世,让人深感欣慰,有此一脉传人存在,当今世道想来会好不少。”
闻言,阴山地尊没有马上回应,而是呆呆的望着问侠峡的方向。
问侠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聚集地,诞生于万年前,两位修士的战斗。
后来其中一位修士在此传授道法和自身理念,虽未曾收徒,但受他影响的人不少,也有许多人将自身称之为他的弟子,倒也让问侠峡在人间颇有声望。
后来,那修士为了践行自己的理念,于一场无意义的战争中坐化,留下的门人相互扶持,以其理念为核心,构建了新的问侠峡。
阴山地尊,低声道:“他那一脉的祖师,为了不让后人崇拜自身,连名号都没有留下,并且丝毫不在意弟子门人和其他人学习术法。”
“这导致创立这一理念的祖师陨落后,后来修行之人来源众多,有平民百姓、有王公贵族,甚至还有一些仙家散修、佛门沙弥,修行之法更是驳杂,诸子百家之法有,仙道和旁门之法有,沙门和魔法也有,他们可不一定是正道修士。”
另一个声音笑道:“但只要继承他们的理念,必然会坚守同样的信念,毕竟这个派系,比起如今的宗门,性质更接近于秉承共同理念的人们汇聚在一起的特殊团体。”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个方向的哈哈老祖也是睁开眼睛,随手轻拨水面,从中取出一块残破的傩面,这是他成就四品之后,非常罕见的失败品。
当年,他没能将对方的道果扒下来,炼制成属于他的傩面。
手指在坑坑洼洼,残缺不全的傩面上划过,口中轻声念叨百家之中史家对这一派系的评价。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我原以为你们在五百年前就断了传承,我再也没有机会补全你的道果,但在这个时候,你们最后的聚集体现世,似乎是天意也认为我应该执掌部分伱们派系的理念啊。”
哈哈老祖又是伸出一只手,轻点了一下水面,几张新的傩面飞出,落在身边一些石像上。
粗糙的石雕人像纷纷生出血肉感,对着老祖微微躬身之后,便架着云光离开。
而楚泰本人这时候也是初步消化了遗迹传递给他的信息,他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人。
这些人的行为不一定符合法纪,但他们说出的话却一定会兑现,答应的事情也一定会诚心去办,哪怕这样做需要奉献出他们的性命。
同时,他们尊重强者,但更尊重弱小,为了弱小之人,他们会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弱小者的权利,解救弱小者于苦难之中。
但当这群人将别人从危难中拯救出来,同死亡拉开距离的时候,又会有些羞于夸耀自己的品德。
这等行为处事的理念和作风,让楚泰有些惊讶,又有些钦佩。
“侠义仁道吗?”
楚泰望向遗迹的方向,他因为身上的善功和加持,得到了问侠峡的认可,获得了进入的权利。
‘我等皆是为了公义聚集于此,你若是愿意秉承善念,维护公义,便请上前一步。’
他思索了片刻,先前走了一步,下一秒乾坤倒转,楚泰已经进入了问侠峡中。
整个峡谷非常的荒凉,两边是光滑的峭壁,脚下是翻滚的液体。
天空灰蒙蒙,好似深夜,又似乎是黎明前最后的夜色。
楚泰向前走了两步,微弱的亮光在他的脚下升起,留下了浅浅的脚印,同时他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部分善功、福德和加护全部受到了压制,走的越远,受到的压制越多。
同时,脚下的液体也是开始不断翻滚,似乎要将楚泰吞并一般。
而借着自己留下的脚印微光,楚泰从那翻滚的液体中看到了一些残缺的尸骸。
这些尸骸上布满了不该正常出现在人体表面的伤口,以及一些不应该出现的器官。
尸骸身上的气息也是浑浊、混乱,充满了绝望和堕落之感。
当楚泰再向前走两步的时候,一具尸骸从液体之中翻滚而出,拦在了楚泰的面前。
露出的面容则是楚泰认识的司书白,她浑身**,满身伤痕和一些让人难以启齿的污秽,瞪大的眼睛中布满了绝望和愤怒。
液体翻滚,一段话语出现在楚泰面前。
‘若是行在仁义之道上,受人不解,被人污蔑,经受常人无法忍受之苦难,最终身死魂消,你可会后悔?’
‘若此行为我所愿,所作所为,皆我所求所得,何来后悔一说?’
楚泰大概弄清楚了其中套路,回应一句后,就见到原本不算非常熟悉的司书白样子变化,变成了郭山的模样,变成郭山父母的模样,变成了浮光的模样……
每一个人,每一具尸骸上都是无数的伤口和折磨的痕迹。
‘若行在仁义之道上,导致亲朋受害,死不瞑目,你可会后悔?’
‘若是行在仁义之道上,我并无过错,亲朋受害,死不瞑目,我固痛心,会有恨意,却不会后悔。’
ps:文中史家评价那一段源自于《游侠列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