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隆多建筑公司
因为烘干机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孩子们甚至缺少上学的衣物。
而乡村和无家可归者的身份,更让合租旅馆里的四个孩子,备受同学的嘲笑和歧视。
而拥挤的住宿环境,也让两户家庭六个人没法好好睡觉。
在一个夜晚里,诺玛的孩子罗伯特就有所抱怨,并产生了以下对话:
“我的老师说如果我在数学课上再睡着了,我就会被踢出去。”罗伯特说道。
“你明天不去上学了。”诺玛轻声回答。
“为什么?”罗伯特不解的问道。
“因为你没有上学的衣服。”诺玛说。
米国的福利系统大致分为三个层级。
虽然米国政府会提供基本的保障。
但这更多的是资金层面上的。
且人均下来,其实分摊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米国人身上就不算多了。
最多只能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
所以米国的福利,主要依赖州和地方进行补充拨款,落地协调。
尤其是落地协调这一块,尤为重要。
这关系到低收入者的住宅安置、食物领取和公立教育。
而由于州市财政的不同,所以福利也就并不一样。
富裕州的福利优于贫困州。
而富裕州贫民聚集的大都市又优于中产和富人聚居的郊区。
因此,米国的大都市往往会虹吸穷人。
而都市里的富人群体虽然不满意。
但就全米国来说,中产和富人还是整体乐于见到如此的——穷人尤其是少数族裔穷人的犯罪率往往更高。
因此中底层民众被大都市虹吸后,郊区中产和富人社区的治安就会大幅提高。
“米国都市的穷人虹吸效应”又加剧了郊区和广大乡村的福利建设弱化。
随着穷人和无家可归者离开。
民意和群体自然更加纯粹。
进而促使这些地区抑制福利投入。
从而避免吸引穷人。
同时节省税金,将钱投入到其他地方甚至降低税金。
而米国社会的运行规则,
也就导致了米国乡村和中西部县域里的米国人。
一旦因为经济动荡或者其他原因而失业返贫后。
往往境况凄惨的原因——而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去大都市。
是因为由于大都市穷人太多。
福利住房和资源紧张。
女性无家可归者沦落到住公园的话。
更会面临巨大的人身安全风险。
此外,米国乡村和中西部的公共教育虽然没法和富裕州大都市的好学区相比。
但远比蓝州普通的公立学校要好很多。
至少兢兢业业在教书。
穷人家的孩子有很大的概率可以上本州免学费的公立大学。
且由于大部分县域民风纯朴。
就算失业无家可归者。
孩子也不容易学坏染上药瘾。
经济向好后,全家从大到小,自然另有一番前程。
这也是为什么布莱恩一家,宁愿寄居旅馆,也不住药贩横行的社区的公租房的原因。
这样的情况在米国比比皆是。
而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自然是不可能完全不了解。
即使是在平日里全然不提在贫困州的艰难情况。
但是他们在心底里还是对正在发生着的一切心知肚明的。
然而由于经济持续下滑的原因。
所以米国的财政状况也已经岌岌可危。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毕登说要立即效仿华夏国发展基建的时候。
德朗普的神色非常为难的原因。
两人不禁双双陷入了沉默。……
而与此同时。
在阿三国的一个建筑公司内。
“不就是搭积木吗?我们也行!”
“没错!”
“没错!”
“老大!我们也能两天就建造一栋大楼!”
“我们当然可以,我们马上就开始动工。”
“到时候,看华夏国还怎么嚣张!”
这是阿三国最大的建筑公司。
这家建筑公司叫做多隆多建筑公司。
而他们的老板叫做隆冬。
在看到了网络上龙腾建设集团用两天的时间就建造出了一阵座城市的房子时。
隆冬激动极了。
他也被龙腾建设集团这样的建造速度深深震撼。
他们阿三国向来以速度快著称。
虽然质量是一向差的可怜。
但是,只要他们的速度够快。
那么质量崩坏的速度就追不上他们。
就这样,隆冬时刻关注着龙腾建设集团的动向。
自然也看到了新闻直播。
知道了龙腾建设集团是运用楼板和榫卯结构组装成了大楼后。
他可是信心满满。
从小他就喜欢搭积木。
而他现在认为。
楼板和榫卯结构组装的方法过于麻烦。
直接用强力胶水就可以做到!
而他们公司最擅长的就是用强力粘合剂制作房屋。
因为他们公司经常承包一些贫民窟的建筑建设工程。
这些工程都是由阿三国的财政拨款。
虽然阿三国经济不富裕。
但是一个石头一个坑。
在这样的环境里。
他们自然有自己的办法赚钱。
多隆多建筑公司的工人们最擅长的就是发掘。
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四处留意一些篷布和竹子。
而他们找到的这些篷布和竹子,卖给公司里。
不但自己能获得一笔收入。
这些材料也就变成了多隆多建筑公司的建材。
而篷布和竹子搭建成的棚户房子。
非常受贫民们的欢迎。
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缴纳比砖房更低的房租。
这一次。
多隆多建筑公司决定,不再发挥自己的长处。
不再建造棚户房,而是要建造一栋纯粹的混凝土大楼。
这将会是自从多隆多建筑公司成立以来。
花费费用最高的一次工程。
但是隆冬非常有自信。
只要他们也能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建造出这幢大楼。
就一定会受到阿三国领导的表扬。
到时候,趁机将大楼卖给阿三国领导。
那不就是不但没有费用。
反而还能大赚一笔。
何乐而不为呢?
说干就干!
多隆多建筑公司的二十名员工。
马上就来到了公司前的空地上。
隆冬捡来了一根烧火棍。
用棍子在地面上画出了一个边长大约二十米的不规则正方形。
他将烧火棍扔在一旁,双手叉腰,说道:
“就在这里建!要一百米高!”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