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模样不错,结婚前也是工厂一枝花,托周母的福,离婚后彻底成了厂里的焦点人物。
被人背后嚼舌根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后世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黑红也是红啊!
孟丽如今是厂里的红人,她穿什么用什么都有人关注,别看这年头的人都朴素,可女人的爱美之心自古以来就没变过,掐尖比较都是暗戳戳的。
孟丽穿了那衬衫上班后,不少人在背后酸她,也有同事羡慕的,来问她这件衣服是哪位师傅做的。
孟丽实打实说了。
她嫂子在家没事干,就帮人做做衣服打发时间,原本只给亲戚做,从没收过钱,后来问的人太多了,就收点手工费意思一下。
这就是她嫂子人好顺道帮个忙,不是搞资本主义,再说以她嫂子这手艺,真要搞也不能收这几个钱。
厂里的女同事相当于后世的办公室白领了,平日拿工资,比种地的时髦且爱消费,每年都要存点布票做几件体面衣服。
体面对于有工作的女人而言,很是重要。
有两个女同事非常心动,她俩没有布票,听说孟丽嫂子那有成衣,就想直接买成衣。
价格虽然贵一点,可款式好看呀,女人愿意为所有好看的东西买单。
有一些家里存着布的,舍不得花大价钱买成衣,就想叫孟丽带布回去请她嫂子加工一下,这几人经常做衣服,都知晓自己的尺寸,就一一写下来报给孟丽。
孟丽这次回家就把布料给带回来了。
“婶子,纸条都在这,你和我嫂子抽空对一对,看看什么时候能做好,我下次放假回来拿。”
甄臻把纸条递给了焦蕙兰,焦蕙兰面露喜色,论资历她不如冯裁缝,论工艺她也比其他裁缝差得远,可大家都看好了她给孟丽做的衣服。
她打开纸条把每个顾客的尺寸记了下来。
一共三件加工两件成衣,成衣卖五块钱,加工费收两块钱,虽然比不上卖瓜子卖猪肉来钱快,却也焦蕙兰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靠自己赚钱。
焦蕙拿着布料和纸条就在缝纫机前坐下了。
孟丽由衷为她高兴,她嫂子这样的农村女人,本该和其他人一样,有着不值一提的人生,却因为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儿熠熠生辉。
她关上门没去打扰焦蕙兰,转头和婶子聊起大宝二宝断奶的事。
甄臻道:“大宝二宝精神不错,吃的也好,真是省心的。”
孟丽回来后只远远瞄了两眼,没敢上前,怕孩子哭闹,听到她婶子这么说,也是松了口气。
“原本还担心夜里会哭,谁知断的这么顺利,孩子没遭罪就好了。”
她做了母亲后就学会了疼孩子,这母亲当的有模有样。
孟丽又说:“你不知道,我刚走到村子口,遇到几个婶娘在聊天,见了我就问肚子有没有动静,问什么时候生二胎,还说早点生好,早点生一起带,说得好像带孩子很容易似的。”
这年头养孩子可不是容易吗?
给口饭吃就行,生的又多,总有一个孩子能过好。
主流思想就是多子多福,一个孩子过好了就能拉扯一家子,大家都觉得多生几个好。
甄臻安慰道:“你们夫妻俩商量就行,没必要被人架着脖子生孩子,孩子生出来又不吃她们家米,又不要她们不吃不喝地带,她们上嘴唇碰下嘴唇,说的倒是轻巧。”
“可不是。”孟丽跟她婶子有共鸣,她婶子跟其他人不一样,从不催生,总是站在她的角度想问题,能体谅她的不容易,“我跟蒋东平都不想再生了,带孩子太累了,自打怀上这两个孩子,我们没睡过一个好觉。”
甄臻也觉得她憔悴了一些,就给了她一点人参片,让她拿回去泡水喝,补补元气。
孟丽自然是感谢她的。
下午孟丽就带着双胞胎回去了。
她不知从哪借来一个筐子,把筐子绑在后车座上,孩子睡着时塞进去,等骑到家时孩子也差不多醒了。
她一走,孟大嫂就能喘口气了。
孟大嫂今年种的辣椒叫雨水淹了,收成不好,就来甄臻这摘了一把辣椒回去做菜。
甄臻觉得她走路都轻快了不少。
她也跟着摘了一把青椒,她种的青椒不算辣,炒什么都好吃。
孟大嫂感叹:“好看的人种出来的东西都好看,你看你种的菜蔬,洋柿子是洋柿子,黄瓜是黄瓜,连韭菜都长得比人家的好看。”
甄臻笑笑:“哪有那么夸张,我不过是喜欢清理菜园,把菜园子打理的干净一些。”
这么说倒是没错,这年头种菜就图个温饱,哪有把种菜当回事的?
又堆肥又翻土又做什么酵素的,菜园里还用红砖做分界线,哪块地种什么,一目了然。
有空还给菜园子洗洗涮涮的,真有闲工夫。
孟大嫂就觉得她这妯娌是没吃过下地的苦,在家闲的没事干,就把种菜当大事了。
不过这倒是便宜了她家,这边种的菜产量高,吃不完的蔬菜没少往她们那送。
甄臻摘了点蔬菜回去,准备做晚饭了。
程素见她忙活就扔下书本来帮她。
“甄大娘,你想吃什么,我做给你吃。”她冲甄臻一笑。
她笑起来是真好看,比从前鲜活不少,可能是吃的好了,脸上有了血色,没之前那么病歪歪的了。
她浑身透着一股健康的元气,有这个年纪女孩子特有的鲜活。
一点看不出虐文女主的样子。
甄臻笑着说:“每天吃什么可真是伤脑筋,我瞧着大家胃口都不好,不如做火锅吃吧?”
她开春做过一次筒骨火锅,让程素印象深刻,想起来还真有点馋。
“好,我去准备食材,还是用筒骨锅底吗?”
“可以,切点大蒜和葱花,弄点花生酱和辣椒酱,搅拌起来就差不多了。”
甄臻空间里有
火锅底料,但她没敢拿出来,好在程素上次锅底就熬得不错,比火锅底料香多了,如今有了经验,肯定做的不错。
人要吃饭,猪也不能饿着。
家里猪多,猪食消耗得快,今早熬得猪食吃的差不多了,甄臻撸起衣袖又打算给猪做点吃的。
说起来家里就这一口锅,实在不够用,改天得去县城买口大锅回来,这样熬猪食和做饭就不冲突了。
菜园里不能吃的黄菜叶,生虫的瓜果,菜秧子,瓜藤子全部切成碎丁倒入锅里。
农村的大草锅容量很大,满满一锅熬至出汤汁后,加了点变质的米饭和馒头。
天气渐热,吃不完的饭菜都是坐在水里保存的。
但也不保险,前一天的米饭没吃完,第二天就很容易馊掉。
甄臻把剩饭菜一股脑倒进去,又倒了白花花的豆腐渣。
昨天苟子娘做豆腐,她跟程素就跟着学了,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错了,豆腐做的有点老了,口感一般,但豆腐渣能给猪补充蛋白质,猪很爱吃这个。
没多久,香味扑鼻而来,揭开锅盖一看,青白相间,整的跟菜饭似的。
别看满满一大锅,根本不够六头猪吃的,养猪虽然赚钱,但猪食开销这一块也不小。
家里的鸡过来啄地上的东西吃了。
甄臻把猪食盛出来冷却,刚拿起勺子,孟招弟就过来帮忙了。
有人帮忙甄臻乐得轻松。
晚上程素做好了火锅,甄臻特地切了羊肉片和牛肉片做涮肉,配合着筒骨和蔬菜,也是相当不错的一餐了。
不知不觉又到了夏收,夏收虽然不比秋收苦,却也够折腾人的。
夏天温度高,做活时汗时常流到眼睛里,地里不时有虫子和蛇,再加上吃不饱,罪不是一般人能受的。
夏收过后,村里除了甄臻,怕是每个人都要瘦几斤的。
孟老太和孟老太爹却一直盼着夏收,夏收后他们疼爱的小孙子就要回家了,他们老孟家就出了一个大学生,谁见着不稀罕?
孟老太攒了一包桃酥和一把糖,存在柜子里打算等她小孙子回来吃。
日头炙烤着田里干农活的人,这一场夏收下来,每个人都累得直不起腰,却没一个抱怨的。
大家都想早点把火干完,公粮交上去,了了这幢心事。
夏收刚忙完,孟华就回来了,和去年一样提前发了传真回来,孟大国就骑车去火车站接他了。
孟华饿了几天,在火车上又不能洗澡,人挤人那味儿可想而知,他下车前还特地整理了衣着,却依旧跟难民似的。
回家后他就指明要吃面,还好焦蕙兰早就准备了他爱吃的肥肠面。
焦蕙兰做的肥肠没有一点异味,非常香软可口,面条筋道爽滑,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孟华饿得不轻,拿起筷子就吸溜起来。
虽说他不是特别钟爱面条,可每次回家都要吃顿面,这心里还是很舒坦的。
吃碗面他就发现有点不对劲。
“程素怎么在这?”孟华问。
甄臻把村里知青宿舍倒塌的事告诉了他。
村里不是不想重修宿舍,可是重修就需要花钱,坝头村饭都吃不饱,哪会花这种冤枉钱?
孟华虽说喜欢程素,可他也看得出程素从没喜欢过自己,用他娘的话来说,他已经是见过世面的孟华了,他有自己的宏图大志,如何会因为一个女人乱了心神?
他冲程素点点头,程素也冲他笑了笑。
“孟华哥。”程素道。
孟华颔首,“听我娘说你学习上进步很大,有不懂的题目可以问我。”
程素也有这个意思,便欣然答应了。
甄臻很满意孟华得体的表现。
她不喜欢恋爱脑,男人女人都一样,恋爱脑让人脑壳疼,还好孟华是个聪明人,没有越陷越深。
孟华这次回来变化是很大的,甄臻寻思着他在学校没少偷偷赚钱,否则也不能变得这么从容。
孟华这次也给家里带了礼物,两个嫂子是丝巾,哥哥们是男式衬衫,送给他娘是一块和田玉的佛像挂坠。
和田玉的玉质是最舒服的,饶是甄臻不专业,也看得出这玉是极好的,虽说这年头玉不值钱,可要收到这么好的一块玉,请雕工精良的师父雕琢成佛像,肯定费了不少心思。
陶爱红撇撇嘴,本来觉得丝巾不错了,瞥了眼她婆婆的玉佛,就觉得自己这礼物实在不算什么。
这小叔子也够孝顺的,去年送手表,今年送玉佛,就没见过儿子长大后对娘这么孝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