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人大战,西凉军兵败,李桓在迷迷糊糊之中,突然之间爆发出一股巨力,连拉带拽的,把胡轸和华雄从包围圈之中拉出去了,一起杀出重围,总算是活下来了。
他们这些残兵败将直接退回距离最近的陆浑和新城休整。
华雄被孙坚重伤,几乎殒命那种,外伤还算是好治,但是内伤却难愈,五脏六腑都被孙坚的刀气所伤,需要静养调息,无法继续领兵征战,率领麾下的关西营回了长安。
因为担心李桓。
所以还从麾下调遣二千将士,交于李桓节度。
这就是送给他的兵马。
当还人情了。
李桓在休整之后,也搞清楚了自己的一些处境,不知道是灵魂穿越,还是觉醒前世记忆,反正人已经在东汉末年了,这本体是出身北地李氏,而北地李氏当家就是西凉大将李傕,虽说他是李傕的从弟,事实上在李傕麾下并不受到重用的,麾下能节度兵马不过一千余将士而已,都是北地子弟兵。
有了华雄这两千将士,将近的三千多将士,才算是他初来乍到的立足根本。
他倒是想要矫情,可想想就不干了。
要知道,他来到的是一个乱世。
这是什么世道?
汉末,接下来就是三国,他读过历史了,还追溯过一些历史,想到这一段人不如狗的历史,他都不寒而栗。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
没有经历过,是不会懂得乱世的可怕的。
他曾看过一些数据,汉末三国,百年征战,有后世历史学家做过一些数据调研统计,在汉桓帝时期,东汉户籍上就有六千万人,加上世家门阀,地方豪族隐匿的人口,大概能到八九千万人口的数据。
而经历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走过三国,进入晋初,全国人口,哪怕加上隐匿的佃户长工什么的,估计三千万都不到。
这死去的人,都是一茬接着一茬的。
而李桓也感觉到了危机。
这年头,有兵才是安全感。
所以他没有拒绝华雄的人情,得到了两千关西兵马,和自己麾下一千嫡系合并,整合了三千兵马,虽然看起来有些乌合之众,事实上用现代人的视线来看,这就是乌合之众,有精锐,绝不多,能上战场,百战而活下来的兵,都是主力了。
接下来就是雒阳之战。
雒阳之战的爆发是有计划的,是太师董卓得了朝廷中枢的控制之后,在完成西凉军团保住整个关中的战略上,为了保证在失去河南之后,不会丢掉弘农郡所打了一场仗。
说到底是关东群雄都走的走散的散,却还有两个不服气的刺头,那就打一场。
本不需要他参与的,但是为了功劳,他也只能上了。
他想过了,既来之则安之。
来到这个时代。
建功立业什么的,往后面靠一靠,活下去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想要活下去,就要有兵,而想要兵马,就得从战场上立功,立下功劳,才能招兵买马。
他藏兵在伊闵关,距离雒阳不足二百里,就等着大战爆发,打输了救人,打赢了就截胡,奇兵杀出,有绝对的控场力。
计划还算是顺利。
雒阳之战的大败,让他有了用武之地,直接救了董卓,又收拢了残兵,其实董卓需不需要救,不好说,历史上看的都是一笔过的评价而已,事实上这老登作为西凉军团的领导人,那心机城府都是杠杠的。
反正对于这个西凉胖子,李桓的感官还蛮好的,豪气,有人格魅力,礼下于人,沉稳有气度,临危而不乱。
对于李桓来说,当他来了这个时代,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了,历史上的见证,可以参考,但是不要绝对相信,因为历史都是人写出来的,人都是带着情绪的,特别是儒家史官,成王败寇在他们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的。
现在这局势,残兵收拢了基本上就是自己麾下的了,局势乱的很,谁知道原部队在哪里啊,对于兵卒们来说,也是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又得到了胡轸的武威营,别看武威营仅存两千兵卒,可作为西凉起兵入雒阳的主力营之一,这编制就让无数人眼红了,没有这营号,你再多兵马,说分就分掉你的,有了这营号,你收拢再多兵马,那也是属于武威营的,别人不敢抢,抢了就是内讧,这就是一个名义。
这世界,名义很重要。
这才是立足的根本吧。
李桓在适应这个全新的世界,他现在都没有搞清楚,这到底是三国志里面的世界,还是三国演义的世界,要说三国志,虎牢关出来了,要说三国演义,没有关二爷温酒斩华雄,可三关战吕布又是存在的……
奇奇怪怪的。
还有,如果用后世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怎么感觉,都好像是一个高武的世界,那些顶级武将,还真是非人哉,跟武侠世界似的,飞墙走壁什么的,那都是正常。
同时,李桓也发现了一件事情,自己好像不一样了。
力气。
自己的力气还在时时刻刻都在增长。
是纯粹的力气。
李桓这一具身体,是北地豪族李氏子弟,会修炼真气引导术,这传言是古时代炼气士筚路蓝缕走出来的一条修行之道,引天地之气,导体内之经脉,体内的真气越强,力量越强,传言修炼至极境,能超脱生命极限,破碎虚空,甚至白日飞升,这都是传言了,没人见过。
不过修炼真气引导术,的确能变强。
但是世上传承下来的真气引导术都是比较稀缺的,基本上都是世家豪族所掌控,普通人想要修炼,要么就进入大族为奴,要么就看运气能不能天降好运。
和读书一样。
世家门阀把持了天下大部分的资源,不管是知识传承,还是土地人口。
北地李氏和陇西李氏一样,都是西汉名将李广传承下来的家族,其实都已经落地生根几百年了,就算是翻族谱都未必能翻出老祖宗来,不过李氏还是有一些传承的,李氏的真气引导术,名为《苍狼劲》。
说是有炼气士,观草原上的苍狼,而创出来的一套真气引导术,然后又经过李氏祖祖辈辈的高手修炼之后进行完善,算是一套还上得了台面的真气引导术。
李氏子弟,从小就开始修炼,李桓也修炼,可事实上他并不出色,在武艺上,他是北地李氏排不上名号的,所以在李傕那里根本排不上名号,寂寂无名,可血脉又算是亲近的,毕竟从弟可是仅次于堂兄弟的关系,用来联姻,最好了。
可不知道是灵魂穿越了,还是觉醒了前世宿慧。
真气引导术没什么进展。
但是他的力气每天都在增长。
可以说是天生神力了。
他现在,打出一拳,拳力能逼得上一世最巅峰的时候的双倍以上了,当然,这只是打出来的拳力,好像西楚霸王那样,单手千斤巨鼎,恐怕还是有些距离。
只是这些天以来,力气每天在增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停了。
李桓觉得,还是要通过修炼,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起来了。
在上一世李君临内家拳大成,精于形意,学过太极,也和八卦宗师交流过心得,可以说是内家拳的大宗师级别的。
他对比了一下这个世界的真气引导术和上一世的内家拳拳法,就他一个资深武人来说,那应该是不一样的修炼方式,内家拳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的,本身就是一个周天的世界。
而真气引导术,更讲究一个天地之气,引气入体,以天地之气锤炼身体,又讲究天人合一,和天地融为一体。
他总结了一下,可能是这一方世界不一样了。
传言隋唐之后,天地灵气就大幅度潮落,不知道真假,可不过在隋唐之后,虽有练武之人,可已经很少出现那种斩千军,万人敌的超级猛将了。
对于这个世界,李桓还在摸索,单纯感觉来说,他感觉这世界比他上一世的世界,好像多了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有时候他能清晰的感觉到,自己和空气之中一些特别是气息比较契合,有一种想要拥抱天地的想法。
不过在修炼了一个月苍狼劲都没有太多的进步,他在考虑,是不是可以转修内家拳,可他有些犹豫,不知道内家拳可是另外一个体系的修炼之道,会不会因为这天地不一样的灵气,而有所变化。
………………
“校尉!”斥候司马李陆小跑过来了,低声唤醒了已经有些进入梦乡的李桓。
“怎么了?”
李桓睁开眼睛,反应很迅速,立刻就握起了身边的长矛:“敌人杀进来了?”
“没有!”李陆摇头。
“没有你喊什么?”李桓揉揉鼻梁,有点郁闷之气,好不容易休息一下,休息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唤醒了,躁火很大啊。
练武之人,都有血气,血气越大,躁火越大。
大多数都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血气的,也有好像猛张飞那样,通过虐待麾下部将来发泄自己的血气躁火的。
“我发现了点好东西,你去看看!”李陆和李桓说话倒是很随意,不是亲兄弟,但是是堂兄弟,任人唯亲的时代,麾下将领不沾亲带故都不敢相信。
“什么好东西?”李桓站起来:“要是普通的金银珠宝就收起来得了!”
“反正你去看看吧!”李陆压低声音,不让周围人听到。
李桓看李陆这摸样,估计不简单,就点点头,跟着李陆往前走,走到了甄宫旁边的井上,周围都已经被亲兵所戒严了,只看到一个木桶装水,桶里面有一块被龙纹黄布包裹着的东西。
“皇家的东西?”李桓看着这龙纹黄布,就知道这是御赐的东西,这时代是有禁忌的,龙代表天子,龙纹的所有东西,都是只有皇家才能的使用的。
“嗯,你再仔细看看!”李陆低声的说道。
李桓打开,一方玉玺现出真身,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雕纂有文字,仔细一看,念了出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我去,这是传国玉玺!”
“我让将士打水的时候,捞上来的,一开始不在意,打开一看,吓死我了,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李陆低声的说道。
“可能是真的!”
李桓想了想,他记得历史上好像有记录,孙坚进了雒阳,捡到了传国玉玺,后来还因此而死,真正的印证的那一句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东西说不准就是一个祸端啊!”
他问:“有多少人看到你捞起来了这传国玉玺?”
“四个!”李陆说道:“李中,李岗,李钩,加上我,一共四个人知道,他们三个都是我部下!”
“能相信吗?”
“放心,绝无二心!”
“会不会给大兄传信?”
李家的顶梁柱是李榷,族人更加相信的自然也是李榷。
“不会,我和你不一样,你相信李稚然,我可不相信,我斥候屯都是我精挑细算的庶出子弟,这些年嫡系子弟对庶出多有苛刻,除了你之外,谁还愿意以我们庶子子弟为将啊!”李陆冷冷的说道。
“大兄终究是家主,尊敬点!”李桓白了他一眼,然后说道:“这传国玉玺你先收起来,不要让人知道,也不用告诉我,该用的时候,我会告诉你怎么用,这事情要是发了,我一二三四五六七,推得干干净净的。”
“得勒!”李陆眉开眼笑的,可没有丝毫的怨言。
“我们还是实力太低了,哪怕拿到好东西,都保不住啊,这玩意估计最后还是要送出去的!”
李桓看着即将天边已经浮现了一丝鱼肚白,黎明将至,天下风云还是会转动,而自己,实力不够,乱世立足,兵强马壮才是根本:“莫要好高骛远了,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吧,尽快让麾下有一万兵力,不然不安全,想要在这动乱之世活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